分享

雪中卧龙行

 植物札记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到达卧龙时,有点飘雨,在卧龙镇上馆子里,能看到叫“竹叶菜”的野菜,叶鞘和叶片一看,就是鸭跖草科特点。早前写紫露草鸭跖草时,就有阿呆说过成都周边吃白花紫露草的,终于看到,当然就吃了它。吃货评论是,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对于野菜来说,但求无过,就是有功了。

当天晚上下了雪,第二天白天却天晴,这是多大的幸运呢?向导当地说之前都没有雪的,所以我们都很觉得选时间的虫子和狗尾草是幸运之子。对我来说,亲近这么大的雪,是许多年来头一次。
听踩在新雪上的声音,如天籁。脚感很好,软绵得甚至产生温暖的误觉。而且,这新雪一点都不打滑。
我看植物。相对低矮的高山栎或黄背栎,挂着球状的雪。
高耸的云杉或者冷杉,挂着片状的雪。
箭竹上,有枝状的雪。
杜鹃们,挂着星点的雪。
文学修养不够,一路上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我第一次雪中见到的卧龙。虽然没有花开,但是云杉冷杉新生命的萌动,苔藓地衣的微缩雪晶,无不让我惊叹。
步道旁有讲解牌,也在夜晚积了厚厚的雪,随着我们的深入,它们在慢慢下坠。
​而在溪流河沟,更低的温度,则产生了冰凌,看起来晶莹剔透又形状各异,这一片很像熊爪。
动物也有,幸运看到(也许是)毛冠鹿跳跃而过,完全来不及拍摄。后来面对小小的隐纹花松鼠,我们温柔相待(并没有喂食),就能从容拍摄了。
​出得邓生沟来,外面雪的痕迹已经很弱。去看卧龙的大熊猫,比成都的看起来更有活力,认真的像人类吃甘蔗一样吃竹竿。
这是一只两三岁的熊猫宝宝(长得已经跟妈妈一样了),在蹭妈妈,据说是想求吃奶。
小熊猫三两住在一起,但每一群里,都有一只将自己挂在树上,荡漾。
可爱的小川金丝猴,澄澈的眼神看着你。因为这铁栅栏,觉得有些悲哀。还好这里是绝对的保护,甚至可能会野化回归。
卧龙是个好地方,还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可以参观,陈列也很不错。很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