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顾”信宜地名由来】带你了解金垌(含径口)

 txldyj 2023-07-24 发布于广西

据说当地有金矿,故名为金垌。金垌墟始于清道光年间(1835年前后),建墟于金垌河的河墩上,有商铺50余间,四面环水,墟期是逢二、五、八日。
民国36年(1947年)夏,特大洪水冲毁商铺、市场。灾后,迁至桥头垌背牌坊一带建成新墟。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扩建。1985年后新增一个开发区,后陆续开发。现有五个开发小区,是信宜西北部较大的集市,建成街道6条,商铺400余间。
金垌河之南是商业、工业区,河之北是政治、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区,金垌镇政府驻此。
金垌主要矿藏资源有南方碧玉、滑石、花岗岩、石灰石、石棉、萤石、金、银、锰、铜等;植物有红椎、楠木、马尾松、竹子、杉等;野生动物有黄猄、穿山甲、山猪、龟、果子狸、石蛤、画眉、喜鹊、鹰等,规模较大的行业有玉器、红木家具、竹木加工、建筑、建材、运输服务业、矿产、造纸、烟花炮竹等。南方碧玉原产地在金垌,所以玉雕工艺业较为发达,有加工企业200多家,生产品种1000多种。造纸业,也是金垌镇具有100多年的产业,所产金罡纸远近驰名。

图片

【金垌历史沿革】
明朝万历四年,金垌称德亮围,分属一都、四都。
清朝沿制,直到光绪十五年,改为德亮围一甲、四甲。
民国21年为信宜县三区金垌乡;民国29年为一区德亮上乡。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2月改为四区后改金垌区;1957年为金垌乡,1958年秋为北界人民公社;1959年秋分设金垌人民公社;1961年5月为金垌区,辖金垌、上磨、泗流、径口、木威5个人民公社;1963年撤区并社,为金垌人民公社;1983年冬再改为金垌区;1986年冬建制为金垌镇。

图片

【径口】因地处粤桂边三个山径的出入口处,故名。

图片

【径口历史沿革】
明朝万历年间,径口镇境属信宜县德亮围。
清朝光绪十五年为德亮围二甲、三甲、五甲。
民国21年(1932年)为信宜县三区的米场、良地、筏步、奕面镇、中央、得宁、旺宁、六楼、木威、容德等乡。民国29年,为信宜县一区德亮南乡。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2月属信宜县四区,后改金垌区;1957年撤区并乡改为环球乡;1958年秋属北界人民公社;1961年为径口人民公社、木威人民公社;1963年撤区并社,为径口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径口区;1986年冬建制为径口镇。
径口河古名筏埠,民国2年(1913年)建墟,有店铺10多家,墟期3、6、9日。现径口镇镇区面积0.3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面积1.8万平方米,主要街道6条,共长1.6公里,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综合贸易市场,有新建的卫生院综合楼、农技站综合楼、商业楼、住宅楼、林业站办公楼等。全镇有商业200多家,其中个体150多家。
径口工业有花岗岩、石板材加工、竹木器加工、石雕工艺、玉雕工艺、农副产品加工、矿产、服装加工、造纸、茶叶加工等行业。有黄榄、龙眼等生产基地,粉蕉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万头母猪生产示范点。

图片

【名胜名山】

图片

【玉川龙影】市新八景之一。位于金垌镇六明村和泗流村交界处的溪河中。

图片

  【状元坟】位于金垌镇西部大人山顶,距金垌镇政府驻地约10公里。大人山海拔943米,周数十里。……为信宜、茂名、东安、罗定、阳春诸山脉之祖。今名大人山。'状元坟在山顶之东。相传是广东番禺乾隆时状元庄有恭的祖坟,故名状元坟。山顶自西至东有九个峰,峰峰相连,气势雄伟,传说可出九代状元。登上峰顶,可眺望粤桂5县;俯视山下,群山莽莽,松涛黎树千顷;状元坟四周,

绿树成荫,翠竹成林,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天然胜境。

图片


  
【特亮山】位于金垌镇光荣村与南屯村之间。

信宜金垌镇的特亮山上有一个非常奇特而宽广的洞穴,当地人俗称万人洞。据介绍,入口位于特亮山山腰处的“万人洞”深不可测,初步估计面积最少有10000平方米。
洞内冬暖夏凉。走近洞口,顿时感觉清凉阵阵,因为洞中漆黑,用汽油灯和电筒照明,只见洞中碎石堆积,据说是以前村民取石灰石时留下的。洞内时宽时窄,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有的地方宽达好几百平方米。洞顶潮湿,偶尔有水滴落到头上。从一个大洞口直入100米处,可见洞中河,河水盘绕弯曲,河面宽约4米,据说有些河段水深不可测。河水清幽,触之冰凉入骨。洞中有一宽大平坦的“石床”。
该洞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洞中有瀑布。瀑布有两层, 上窄下宽,高数十米。因为是旱季,瀑布流水不多,只见涓流缓缓,如悬挂着条条玉练。村民说,若是春夏雨水充足,瀑布流水就会多而急。
洞中洞里还有几条石柱,顶天立地,当地人称为天柱。洞中的岩石并不是简单的石灰石,而是混合形的古老岩石,矿物质的放射性非常低,岩石的磁场作用与里面的滴水、洞外的树林所发出的氧气共同混合成洞内清新的空气和负氧离子。因为该洞十分奇特,许多地方无法通往,洞穴究竟还有多深,目前尚未能探明。

图片

【金垌墟鳄鱼头】
现在的金垌墟以公路为轴,路口为线,纵横相辅。因金垌为北界,高坡等过广西容县的必经之路,故广西车较多。市面楼层林立,颇为繁华,店铺连栈,水果肉菜,土特产,日用百货,一应俱有,不过现在所看到的墟是新建的。
原来墟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河墩),人们称之为“鳄鱼头”。四面环水,水流湍急,清凛不见底,激流撞在石上,泛出串串水泡。远而视之,仿如巨鳄浮于水面,十分惟妙。早在明代人们就在上面建造店铺,客栈,两面搭之以木浮桥,两岸往来,十分便利。而这种商业的繁荣一直延续到1947年,因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雨终结了这个曾经兴盛一时的街巷。这场大水几乎把所有的店铺都付之东去,当时正是墟日,许些人因来不及走而被大水无情的冲走,幸好墟头的一棵大榕树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否则徒添饿殍。
后来金垌人痛定思痛,决定把墟建在地势较高的大坡上面,那也就有了现在金峒墟。而原来的“鳄鱼头”也就因此摒弃了,现在已经和镇府那边连成一片,再也看不到“二水中分”的景象了。

图片

【合箩茶】 径口合箩茶始生产于明代(一说清乾隆年间),距今数百年。相传在海拔605米的三唛顶上有一块巨石,形似竹箩,裂缝中生长一株茶树,由它繁殖发展,故称'合答茶'。该茶内含物丰富,据测定:茶多酚38.3%,儿茶素总量132.2%毫克/克,咖啡碱4.1%,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制成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茶汤呈浅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合箩茶,历史上曾列为贡品。被列入中国名茶--历史名茶类,载入《中国名茶志o广东卷》。1992年和1996年两次参加广东省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