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份收藏级的采访披露了巴菲特的投资原则,还有他的盲点和弱项(下)

 新用户41015886 2023-07-24 发布于上海

​越把巴菲特看成圣人,你就变得越傻

 米格尔  你对巴菲特核心圈子的采访,在你采访这些人的过程中,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什么?这反映了沃伦的什么特质?

 爱丽丝  实际上,这些人之前接受过如此之多的采访,他们相互之间也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相互交谈,以至于有时候采访对他们来说就像排练一样是一种重复性的活动。

睿智、忠诚以及诚实是不断被提及的三个品质。

沃伦极其睿智,他可以每隔几秒钟吐出一句俏皮话,和他待在一起的一个好处是在谈话中出现幽默非常容易。我试着在《滚雪球》中尽可能多地引用他的话,从而让读者了解到和他交谈有多棒。

迈克尔·刘易斯曾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过对《滚雪球》的书评,通过阅读巴菲特的引言,他得出的结论是“巴菲特想干蠢事都没有那个能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在忠诚方面,巴菲特很珍惜与朋友的关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跟老朋友保持联系,他在这方面做得远比一般人多。

有一次,他告诉我,他母亲65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65张生日卡片,这真的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忠诚方面,他有点像收藏家,这和他看待伯克希尔持有的子公司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对待这些子公司就像博物馆对待自己收藏的油画一样。

图片
四世同堂的巴菲特

 

有时候,他诚实得几乎让人痛苦。我采访过的一些人曾批评巴菲特有时候诚实得过了头,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批评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你意识到他们这样做是有具体原因的。

这和巴菲特的人生经历有关,有时候他很无情。说到底他是人,是一个正派诚实的人,他的正直让人钦佩,他取得了恢弘的成就。这应该足够了,不能再把他往上推了。

当然,如果巴菲特经营慈善机构的话,他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但是有些忠于巴菲特的人把他描绘成永远正确,将对他忠诚与他永远正确划上了等号,这两者不是一回事。

为了对某人忠诚、敬佩,完全没有必要假装认为他是永远正确的。

我发现在有些人在对待沃伦·巴菲特这个问题上,认为如果他们承认巴菲特有丝毫的不完美,就是对他不忠。

 米格尔  这么说来,他们把他看成了圣人?

 爱丽丝  没错,越是这样看,你就变得越傻。有几个人坚持对我说,沃伦其实不是那么在乎钱。

常人看到的是动物,而巴菲特看到的是DNA

 米格尔  沃伦和其他价值投资者有什么不同?

 爱丽丝  首先,他更在乎钱。这对他的投资行为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在投资的时候,他的典型做法是投入大量的精力核实细节问题并挖掘出海量的信息,研究资产负债表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

他会追溯并深入考察一家公司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他过去经常花钱雇人参加他考察的公司的股东大会并代他提问。

他会调查他所投资公司的经理的个人生活,想知道他们的财务状况如何、他们的个人习惯以及他们的动力是什么,他的做法就像是一位调查记者。

他说,通过《穆迪手册》来选股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这个手册对他来说是一个屏幕,不过他绝不会止步于此。

第二,他在商业史、政治以及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既是百科全书式的,又是细致入微的,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来源于这些知识。

如果加州某个邮区的糖果销售量上升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他对这个邮区的人口状况以及整个加州的经济走势了如指掌;当棉花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他知道这对他所有的企业有何影响;等等。

第三个方面是他考察商业模式的方式。你我这样的常人看到的只是动物,他看到的是动物的DNA。

他对动物是否有皮毛不感兴趣,他只关注这只动物能不能跑、繁衍后代的能力有多强,这是决定一个物种能否旺盛的两个关键因素。

当年他的儿子皮特推出多媒体秀“The Seventh Fire”的时候,一般的父母可能会说,哇,我的儿子真棒,推出了一档如此成功、广受赞誉的节目。

沃伦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说出来的是,这场秀每张门票的价格是40美元,我觉得奥马哈这个市场太小了,这样的票价可能会导致入不敷出,在圣路易斯演出的话,收入可能抵得过成本,我想他为帐篷花的钱太多了,因为观众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他们坐的帐篷是什么样的,这降低了利润率,等等。

巴菲特的无情or原则?

 米格尔  给我们说说他无情的一面。

 爱丽丝  他如何买下National Indemnity(国民保险公司)、如何从他的合伙人手中购回股票、如何以他的价格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广场以及他如何对待工会,都体现出他的无情。所罗门也是公众知道得最清楚的例子。

举一个公众不知道的例子,我看到过他“鼓励”人们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但又不给人们任何承诺。这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为之努力的承诺永远得不到兑现。

另外一个方面是,在需要的情况下,他会无情地牺牲其他人,让他们做坏人。

有一次在路上我曾就这事和他说过,没想到他的反应是“准备好,我会利用你做我的牺牲品”,这不是开玩笑,他就是这么说的。现在想一想,从某种角度上说,我确实被他利用了。

赋予经理们处理各自企业的独断权一直被描绘成伯克希尔独特的并且是友好的一面,从某种层面上说确实是这样,但这也是保护沃伦的一种方法。

沃伦对风险的规避到了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地步,他给自己设定了钢铁般强硬的界限,如果一件事他不能完全控制,那他就一点都不想控制。他在合伙基金中就是这么做的,后来继续延伸到伯克希尔。

这种“让位式的(这是沃伦的原话)”分权做法其实写在SEC的披露文件中,伯克希尔的10-k文件强调伯克希尔的分权程度是非同寻常的,沃伦将分权做到了极端的程度。

沃伦曾经说过,他无法否决经理们的决定,这并不是因为他把权力赋予了他们,而是因为他实际上没有得到可以否决他们决定的授权。

如果股东对伯克希尔发起集体诉讼,巴菲特的律师会拿出10-k文件,狡辩说这不关沃伦的事,因为伯克希尔子公司的事情其实并不是由他负责。

这是荒唐的说法,因为一家公司的CEO需要对公司下面所有的事务负责,不管这些事情是不是由他直接管理,他们的头衔是经理,而不是CEO。

沃伦有时候很难看到事情中人性的一面。比如,当他的妹妹在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之后差点要提出破产申请的时候,他为不帮她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他认为如果帮了妹妹,他就是在帮她的债权人,而这些人是市场的投机者。

这些年来,他的子女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

 米格尔  我记得沃伦和他的孩子的故事,沃伦说“如果我为你做了这件事,我就必须为每个人这么做”。

 爱丽丝  这是他最喜欢说的话。担心建立先例是明智的做法,但这也可以是一个什么都适用的借口。

与生俱来的“金钱头脑”

 米格尔  沃伦记住了大量的信息,失真度似乎非常低。在投资方面,他的记忆力如何?

 爱丽丝  在这方面,他的记忆是捉摸不定的。

如果你和他坐在一起,你说“是不是很有趣,杰克·韦尔奇一离开通用电气,这家公司就由于隐藏的会计问题而出现各种问题……?”

他会说,“是的,是挺有趣的……”然后他会将这家公司过去30年的历史如数家珍地说出来,并开始滔滔不绝地道出各种数据。然后他会挑选一家同类公司,然后再挑一家。

他在脑子里就像橱柜一样为许多公司建立了档案,且这个橱柜很大。他以教导人的方式与人交谈的一个前提是有许多案例随时备用。

 米格尔  他是如何开发出这个记忆数据库的?

 爱丽丝  你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善自己的记忆力,但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却是天生的。我觉得伟大的投资者有三个品质很少得到人们的讨论:

一、他们有惊人的记忆力;

二、他们的数学能力很好;

三、他们有沃伦所谓的“金钱头脑”,一种本能的商业意识。

这三条沃伦全有。

我所说的数学能力好的意思是数据记得非常准、心算能力很好,能从直觉上判断资金的时间价值,这种直觉要好到不需要计算器就能进行基本的计算。

金钱头脑是这三个品质中最重要的,远比其他两个重要。

金钱头脑是一种直觉,就像第六感,能嗅出赚钱的机会在哪里以及如何赚钱。像沃伦这样6岁就开始做生意的人和一般的小孩不一样。

有翅膀且会飞的东西是他的投资盲点

 米格尔  沃伦还有没有其他特质像放大镜一样帮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

 爱丽丝  有,他的性格、他的情绪波动范围极其狭窄。当你和市场先生交手的时候,这种性格特征是有益的。他非常看重这一点,认为这是一项基本素质。

我还认为他对人性的洞察也是价值无限的。他判断伟大企业的能力超强,但必须要有伟大的经理来经营这些企业。

 米格尔  作为一名投资者,沃伦的弱点是什么?

 爱丽丝  好像大量的资金和有限的风险结合在一起会削弱他的间接视力(peripheral vision)。

因此,如果他有许多资金,同时投资机会有限的时候,他就会通过优先股这种表面看来下跌空间有限的工具来投资正常情况下他考虑都不会考虑的公司。

对美国航空以及所罗门兄弟的投资就是这样的,高盛的可转换优先股以及对USG公司的投资也不符合他典型的投资风格。

其次,有时候他会根据一些理论作出投资决策,他会根据这些理论投资一些从财务角度考虑显然不是绝佳的机会。

对柏林顿北方圣达菲公司的投资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拥护这一投资,但这起投资肯定不符合他正常的投资标准。这并不意味着这笔投资是个错误,不过它是好投资的原因可能和人们想的不一样。

 

​有时候,他喜欢某人就会爱屋及乌地投资他们的公司,更糟糕的是,因为有人将公司出售给他而喜欢某人。

 

​其他的不说,所罗门公司的约翰·古弗兰(John Gutfreund)以及通用再保险公司的Ron Ferguson他都喜欢,这两笔投资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最后,有翅膀并且会飞的东西显然是他的一个盲点。他投了三家航空行业的公司:Pacific SW Airways、美国航空以及NetJets。这些投资的结果不是差点失手,就是一塌糊涂。

模式识别是他最厉害的能力

 米格尔  许多价值投资者都遵循回避所有宏观经济问题的投资思路,比如宏观经济风险等。巴菲特如何将他对宏观经济的看法融入他的数据库和决策中?

 爱丽丝  巴菲特对经济周期以及相关数据了然于胸,他利用宏观经济数据为特定公司的经营构建背景,也就是说,他将宏观风险具体到了特定公司的微观层面上。

第二,宏观经济数据给巴菲特提供的信号是市场先生将在哪里出错,比如,股市的哪个板块可能有宝可挖。

 

​比如,他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过去几年(一直到2008年)经济有泡沫,因为你稍微作一些统计就会发现,公司利润率处于不可持续的高水平,房屋增长量超过人口增长的情况到了荒唐的地步。

因此,他没有介入抵押贷款行业,不过不难想象,肯定有很多人去找他,催促他进行一些看起来非常诱人的交易。宏观经济是他思考投资的背景。

 米格尔  这和他对历史的痴迷有什么关系?

 爱丽丝  即便在很小的时候,历史就一直是沃伦拿手的学科,他有这方面的嗜好。

但与此同时,模式识别是他的强项,可能是他最厉害的能力。因此在数据方面,与许多需要用的时候再临时查询信息的人不同,沃伦在用到之前永远会寻找能够刺激模式识别的因素。

他永远在寻找背景,而对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他进行许多决策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因为这些背景使得他能够类比古今。我想这对他避免犯“此次不同”之类的错误大有用处。

这让他有能力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类比,比如将网络公司的股票与早期的汽车股进行对比。

 米格尔  能否给我们多讲讲他的模式识别能力?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厉害的能力?

 爱丽丝  还是网络股这个例子。当时的网络股以及信息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创新,为了考察网络股,巴菲特追溯历史,从历史中找出与信息技术相似的模式,运河、飞机、蒸汽轮船、汽车、电视和无线电的科技大爆发和网络股很相像。

回顾了这些历史之后,他搜索次级模式(sub-patterns)并追问这些科技大爆发带来的财务后果是什么样的。在网络股这个问题上,人们关注的是网络公司与之前的科技创新有什么不同以及它的独特之处,而沃伦思考的却是这个特定的情况与其他相近情况的相同之处。

这就是模式识别的本质,因为某些情况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就为其特殊性寻找原因,在金融市场,这大概就是投机。

顺便说一下,沃伦并不忌讳投机,只要像他所说的那样是“聪明的投机”,他也会介入,聪明投机的意思是胜率对他有利。

模式识别是他默认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会产生一种冲动,让人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主要对那些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感兴趣。

和他的大部分交谈都是很愉悦的,因为他的谈话充满了睿智的妙语,就像从他非同寻常的大脑中下载信息一样。

我看到过他在电话上作出著名的五分钟决策,外人看起来他作出一个决策用了五分钟,其实如果对方能够在60秒钟之内简明扼要地把关键的意思表达清楚,他会在60秒钟之内作出决定。

他的决策时间是由对方需要多久才能表达关键意思决定的,而不是由他的思考时间决定的。一旦他抓住了两三个对他来说重要的变量或关键点,他几乎能立即作出决定。

一般说来,这一点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理解,具有某些特征的企业他是不会投的,因此只要对方说出企业的这些特征,谈话就结束了。

想让他投不喜欢公司的CEO,想都不要想。肥尾风险太大,不投。公司的利润率太低,不用再说了。

许多人想知道试着告诉他其他方面会不会弥补企业的不足,但沃伦思考问题不会从A想到Z,只要A不符合他的标准,后面的谈话对他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此外,他思考的速度太惊人了。记得我第一次准备了60个问题去采访他,结果他用了45分钟就解决了。

他带我去内布拉斯加家具广场的地毯仓库,开始给我报数字,每周每种地毯卖出多少码,每码卖多少钱,采购成本是多少,标价是多少。他在地毯仓库中飞奔,指着成卷成卷的地毯告诉我各自的价格。我慢慢地跟在后面,下巴惊得掉在了地板上。

这显然是巴菲特为什么和比尔·盖茨关系这么铁的原因之一,他们相互之间不需要等对方追上自己的思路。

 

投资可口可乐,是因为配方让人更口渴

 米格尔  多给我们讲一点他的趣闻轶事,尤其是与他的思考能力有关的。

 爱丽丝  我不想过分渲染直觉,但这么多年来他在大脑里吸收了如此之多的信息,借用芒格的话,使用了如此之多的思维模型,以至于这些信息和模型已经融合成一种和直觉几乎无异的反应能力,使得他能迅速应对投资状况。

这是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的境界,这不是神秘主义,虽然你无法用言语表达。巴菲特的大部分决策已经沉潜到下意识的领域里。

他的能力和速度部分源于他一点都不愿意为任何东西支付过高的价格,这一点我认为即使不是天生的,也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铸就了。

他非常善于判断价格是否过高——不管是从定量的角度还是从定性的角度,就好像有警笛在提醒他一样。

我们会在不同的时机讨论保险定价。他会说,“如果要为2002年到2012年间这栋大楼遭受x件恐怖袭击承保,你会收取多少保费?”我给出一个数字,然后他会说赞成或者不赞成。

由于我喜欢概率,并且拥有足够多的保险经验,因此我在这个游戏上玩得还算马马虎虎。不过他的能力真的让人大开眼界,你可以描述一个具有多个或有事件的情况、或者许多衍生证券、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或者掉期,他都会本能地知道它们的定价是否适当。

 米格尔  关于他的投资风格,什么地方被夸大了?

 爱丽丝  他是将重要的概念提炼成易记的谚语的高手,但是这些谚语不能代替研究和分析,他自己在实践中也不会这么做。

比如,“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其实是高盛的前任CEO Gus Levy说的,经常被他拿来引用。

我曾多次看到人们以这个谚语为理由买入因别人不敢买而惨遭打压的股票。沃伦不会这么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有一个他进行过分析的股票池,他对其中的每只股票都有心理价位,一旦这些股票的价格跌破他的心理价位,他就会买入。

人们误解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他说的持续性竞争优势和护城河。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与品牌不是一回事,人们有时候将这两者替换着使用。

我也看到人们会描述一些其实没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具有竞争优势,比如零售行业,零售商都有品牌,我们都知道梅西百货,可是零售从基本面来说是一个很糟糕的行业。

从根本上说,品牌的优点并不是品牌自身,品牌的优点是创造了客户忠诚度的产品质量。

最终吸引他投资可口可乐的原因是可口可乐的配比会让你更口渴,而不是不那么口渴,实验证明不管你喝多少,都喝不腻。

虽然有时候护城河包含品牌,可品牌并不是护城河。不管是什么品质,只要是企业内在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都是护城河。

人们把巴菲特对消费类公司的投资当作一个投资主题来看有点小题大做,所有具有持续性商业模式的优秀公司他都喜欢,而许多这类公司碰巧都是消费类公司,品牌可能是非常持久的资产的想法让他好奇,90年代品牌价值的缩水之快又让他惊诧。

真正具有护城河的品牌极其稀少,当他能够购买具有这样的品牌的公司时,他当然会买,不过这些公司的价格通常都很贵。

最后,投资不是宗教。

你不必一定得遵循一定的教义,只要是便宜的东西,沃伦就会买,他是个实用主义者,没有任何规则要求他一定得始终如一。

如果他发现一些东西的价格被低估了,偶尔他也会买,即便是韩国的一家牛奶公司。然后他会卖掉它。

巴菲特能很快嗅出价格是否被低估

 米格尔  还有什么需要我们避免的?

 爱丽丝  沃伦的一个强项是,虽然他是个实用主义者,但是在涉及到需要作出感情抉择的时候,他的原则性非常强。

这就是他说的能力圈。他从来没有买过英特尔,如果说有谁了解英特尔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巴菲特。他非常了解安迪·格鲁夫,公司创建的时候他就开始关注,显然,中间肯定有些时候他相信英特尔就像火箭肯定会一飞冲天。

图片
安迪·格鲁夫

 

换句话说,他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做到了避免风格转换(style drift)。学习新的知识或者适应新的环境没有任何错。

风格转换的错误是让人随波逐流,这是情绪形成的。风格转换恰好会在市场估值最高的时候水土不服,这样你就很难将钱投出去。可以说,这就是一些德高望重的投资者折戟沉沙的最常见原因。

最后,我认为,人们在对待金融公司的杠杆上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似乎以为由于高杠杆是金融企业的本质,这些企业就会对杠杆法则免疫。不用很长时间,人们还会犯这个错误。

人们会投资杠杆程度高达30倍的金融公司,而对于其他行业的公司,他们做梦都不会在价值投资组合中买入杠杆程度这么高的公司。

有趣的是,沃伦不会这么做,我这话的意思是他不会投资这类金融企业。

当他最后终于投资金融企业时,他购买的是高盛的带有强制付息以及其他下跌保护条款的优先股。这笔投资主要赌的是高盛会继续存在,而不是其短期或长期的盈利趋势。

​来源:公众号“志雄走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