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年,一宫女端着盆伺候宋光宗洗手,光宗看着她白嫩纤长的手,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顺口说:“好!”第二天光宗就收到一个锦盒,打开一看,竟是两只血淋淋的人手。 这双手他十分熟悉,这就是那个宫女的手,昨天他还为之神魂颠倒。 关键是,他还没来得及干什么呢,皇后李凤娘就闯了进来。
光宗看到李凤娘就像老鼠见了猫,立即脚底下抹油溜走了。 没想到,他走后李凤娘就派人剁掉了宫女的手,送给了光宗。还附上一张纸条:知陛下甚爱此手,特遣人取来奉上,以解寂寞。 光宗悲愤交加,脸色惨白,却又无可奈何,竟硬生生咽下了这口气。 
可是,没几天,李凤娘就又收拾了光宗的宠妃黄贵妃。 李凤娘虽长得国色天香,貌美如仙,但她彪悍的性格自然成不了皇帝的最爱。宋光宗最喜欢的是黄贵妃。 黄贵妃性情温柔,非常体贴光宗。宋光宗患有“少白发”的疾病,虽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大半,为此宋光宗很是烦恼。 黄贵妃却说:“皇上何必为白发担心呢,头发白了正好让天下人都知道皇上老成,办事沉稳,让群臣都不敢轻视您。” 这番话让光宗听了心花怒放,更加宠爱黄贵妃,经常留宿在她的宫里。 李凤娘实在无法容忍丈夫喜爱别的女人,她醋意大发,趁着光宗出宫祭祖的空隙,竟残忍地将黄贵妃杖责致死。 软弱的光宗一言不发,把气都憋在了心里,久而久之便得了抑郁症。 
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宋光宗怎么会被一个女人欺负成这样?即使性格再软弱,可毕竟大权在握,为什么不废了李凤娘的皇后位呢? 可以说,李凤娘从一开始进宫就是一场阴谋的策划。 李凤娘的父亲叫李道,官拜朝廷庆军节度使。相传李凤娘出生时,军营中出现了数只黑凤凰,在天空盘旋,久久不肯离去。 等到李凤娘长大些,久经官场的父亲,便借着她富有神秘色彩的出生,准备将她送进宫里。 
于是,李道便带着女儿找到了一个老道士皇甫坦。 宋朝时期,道教盛行,道士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而最有名的道士当属皇甫坦,因为他曾给宋高宗的母亲治好了眼疾,深得宋高宗信任。 皇甫坦接受了李道的贿赂,在宋高宗面前大夸李凤娘贵不可言。高宗听信了道士的美言,将她许配给了皇孙赵惇,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 宋高宗是提前禅位,由养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高宗去世后,宋孝宗也对朝政失去了兴趣,提前退位,让给了儿子赵惇,是为宋光宗,李凤娘也晋升为皇后。 
宋孝宗虽然早就对儿媳李凤娘的跋扈性格非常不满,但毕竟这段婚姻是宋高宗安排的,看在高宗的面子上没有废掉李凤娘。 另一方面,大臣们认为光宗刚刚即位就废皇后,不利于江山稳固,在朝臣们的力劝之下,孝宗便把这事搁了下来。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宋光宗对她的维护。 宋光宗只有一个儿子赵扩,是李凤娘所生,夫妻二人都想立这个儿子为太子,本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宋孝宗的态度就很奇怪,他认为这个孙子生性木讷,不是做皇帝的料,不想立他为太子。 这时,夫妻二人便犯起了嘀咕,我们唯一的儿子不能被立为太子,那太子让谁当?莫非孝宗有废掉光宗的想法? 所以,父子俩便起了嫌隙。 
宋光宗一直身体不好,孝宗出于对儿子的关心,给他求来了良药。但在李凤娘看来,这是父亲想要毒死他,换光宗的兄长为帝。 宋光宗真的听信了李凤娘的谗言,夫妻俩站在同一战线,对抗老父亲。 此后,宋光宗就恨起了父亲,再也不去看望他。 在宋孝宗病重时,很想见儿子一面,大臣们也都去跪着光宗,叩头叩到流血,但光宗也没有去见父亲最后一面,甚至连葬礼都没有参加。 对父亲的不信任,使得光宗不得不依赖李凤娘的势力,替他去争。 
除了太上皇,南宋的权相对皇权的威胁也不小。宋光宗纵容李凤娘发展势力,也是为了抵抗相权。 在光宗看来,父母不爱他,大臣不拥护他,妻子虽然凶了点,但却是唯一站在他身边,能帮他坐稳皇位的人。 殊不知,宋光宗的纵容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由于身体的原因,宋光宗不理朝政,大权旁落李凤娘之手。 李凤娘大封娘家人,在前朝有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到了后期,宋光宗忍受不了妻子的欺压,再想废掉李凤娘已经做不到了。 倍感无助,郁闷至极的宋光宗俨然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人。 
1194年,在诸位大臣和太皇太后的拥护下,太子赵扩登基称帝,宋光宗被逼退位,李凤娘也只能迁居泰安宫。 宋光宗退位后,宫中再也没人愿意伺候这个恶毒的太上皇后,她常常一个人跪在佛堂里念经,直到病死了也没人知道。 后来佛堂内臭气熏天,宫人才不得不去为她收尸。 毕竟身份高贵,宫女本想给她讨身礼服穿,谁料宫内回道:“李皇后作恶多端,崩了就给她一张草席包裹一下就好了,还穿什么礼服啊?” 这大概就是因果循环吧,一切都是自己造孽太深的结果。 所有的结局,其实都是一种偿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