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死前为刘如意上了4道保险,为什么一道也没用上,仅一年后就被毒死?

 俊慧文史苑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驾崩,他生前早就预见了吕后掌权的局面。

他担心大汉的江山会落到吕家手中,所以才想方设法地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位,立刘如意为太子。

什么刘盈“不类我”,什么喜新厌旧,都是假的。

刘邦是多么理性的人,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江山社稷考虑的。

所以,戚夫人和刘如意这对母子,不过是刘邦稳固江山的棋子罢了。

但吕后与太子的势力已经稳固到刘邦无法撼动,夺嫡失败了,刘如意经过刘邦这一祸害,结局可想而知,不死也得半残了。

刘邦临死前,还是想尽了办法保护刘如意的。

他给刘如意上了4道保险,如果不出意外,保住性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只可惜,刘如意有个蠢母亲戚夫人,在她的一番操作下,计划被破坏了大半,最终一个也没用上。

第一道保险:封赵王,安排周昌保护

刘邦把刘如意封为了赵王,并且再三嘱咐他千万不要回来。

赵国是什么地方?有强兵,赵卒向来骁勇善战,是战国末年抗秦最顽强的国家之一。

其次,赵臣但凡被提拔重用的,都是经过刘邦考验的,绝无与吕家有关的人。

最后,为了更好的保护如意,刘邦特地挑选了周昌为赵国相国辅佐他。

为什么选周昌?

周昌这人正直认死理,不拒强权,敢直言,绝对是条硬汉。

并且周昌对吕后母子有恩,而吕后又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不会过分为难周昌。

刘邦这个布局可谓用心良苦,只要刘如意不离开赵国,吕后根本就动不了他。

吕后一开始也没打算收拾刘如意,他只是把戚夫人囚禁于永巷,让她做苦力。

可戚夫人是永远都不会认输的,她很有才华,编了一首五言诗,边舂米边唱: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意思是,儿子做了王,母亲却在当奴隶,每天舂米直到太阳落山,还要时时担心被处死。咱们俩相隔三千里,谁能告诉你我处境有多难?

戚夫人这首歌谣算是点醒了吕后,看来刘如意不除必是祸患。

吕后当机立断,三次召刘如意入宫,周昌极力阻止,让刘如意称病不行。

可吕后有的是办法,她先召周昌来长安,随后再召见刘如意,失去主心骨的刘如意还是来了。

刘如意被吕后毒死后,周昌因过度自责而死,可见,刘邦给他选的人是绝对忠诚靠谱的。

怪只怪戚夫人太愚蠢,自己儿子虽然是赵王,但也仅有11岁,羽翼未丰啊,怎么斗得过老谋深算的吕后?

此时愿赌服输,夹起尾巴做人,儿子越低调无用,越是安全的。

第二道保险:处死樊哙,削弱吕后势力

刘邦在弥留之际下了一道圣旨,命陈平和周勃速速去把樊哙杀了。

刘邦说的很明白,是直接斩杀于军中,因为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必须在他死前杀掉樊哙。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

樊哙那可是汉初的大功臣,鸿门宴上冒死救刘邦。

如今因为说了一句要杀戚夫人和刘如意的话,刘邦就毫不留情地要杀掉他。

当然,刘邦急着杀樊哙,是因为他手握兵权,将是吕后最坚实的后盾。

只要樊哙一死,吕后势力大减,一时半刻不敢跟赵王作对。

可惜,没杀成。

陈平这个老滑头,他看透了刘邦将死,未来掌权的必是吕后,而樊哙正是吕后的妹夫。

他若杀了樊哙,自己小命不保。

于是,他与周勃慢悠悠地把樊哙带回长安。

说好听点是等刘邦亲自处置,说难听点就是等着刘邦死。

果然,他们在路上就传来了刘邦的死讯,樊哙被吕后释放,恢复爵位。

在这件事上,很明显陈平和周勃是违抗了刘邦旨意的。由此可见,没有实力,遗诏也不好用。

第三道保险:丢车保帅,舍母保子

都说刘邦爱戚夫人,但为什么刘邦没有安排戚夫人去赵国找儿子呢?

他明知吕后最恨的人就是戚夫人,他死后戚夫人的下场一定是很惨的,唯有赵国才是她最好的藏身之地。

而刘邦不让戚夫人去赵国,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儿子。

他了解吕后的性格,不出这口恶气她决不罢休。

如果戚夫人去了赵国,吕后的报复目标必定是赵国,母子俩被一同报复的可能性很大。

而把戚夫人留在宫中让吕后出气,或许还能缓解她对刘如意的怨恨。

再说,如果把戚夫人安排到赵国,刘如意年幼,赵国的大权也就落到了戚夫人的手中。

以她的性格,绝对会跟吕后继续斗下去,这对朝局十分不利。

刘邦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绝不能容忍国家的分裂和内战,所以说把戚夫人留在宫中,也是他采取的最好措施。

舍母保子,我想刘邦是做得出来的,他是一个目标极为清晰的人。

当年,项羽要煮了他的父亲来要挟他开战,他哈哈大笑着说:“别忘了煮好分我一杯羹啊。”

也许他是在伪装给项羽看的,但项羽的残忍他是知道的,就算真煮了,他也只能认了。

因为他是要夺取天下的人,要成大事必有所牺牲,而刘邦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能保持理智。

父亲都可以成为他夺天下的牺牲品,一个女人算什么?

如果戚夫人能够看清形势,懂得隐忍,最多也就是在苦力中熬死,但最起码不会牵连儿子。

但她没有那样的智商,不甘心败给吕后,最终惹怒吕后,将她做成了人彘,扔进了厕所里,这应该是最残忍的死法了吧,历史上仅此一例。

据史书记载,戚夫人没了四肢,没了五官,在厕所里还活了好几天,估计是她连自杀的能力都不具备了。

更遗憾的是,她年仅11岁的儿子也被毒死。

第四道保险:仁弱的汉惠帝刘盈

班固是这样评价汉惠帝的:

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知子莫若父,刘邦很了解刘盈的性格,他仁厚重感情,应该不会伤害刘如意,所以经常嘱咐他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如意。

到了这时,即便是前面几道保险都失效了,这最后一道也该起到作用了。

刘盈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他得知母亲召如意回宫时,抢在母亲前头,亲自到霸上将如意接到了自己宫里,与自己同吃同住。

刘盈为了防止母亲毒害如意,所有吃的东西全部自己试过才给如意吃。

无论走到哪里,都紧紧拽着弟弟,不给母亲有可乘之机。

确实,在刘盈的保护下,吕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动的了如意一丝一毫。

可能是如意这孩子自小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他自己是没有任何危机意识的。

虽然他才11岁,但好歹也是一国之王,政治的黑暗应该是明白的。

哥哥的小心翼翼也在暗示他,整个皇宫的人都想要了他的命。

可他就是心大。

一天,刘盈要外出打猎,可如意还想继续睡懒觉。

刘盈也心疼弟弟就没把他喊起来,结果就是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吕后就毒杀了刘如意。

刘邦万万没想到,自己为儿子上了4道保险,却未能挽救他的性命。

这场悲剧的发生,戚夫人有错,刘邦也有错。

皇权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从刘邦欲立刘如意为太子那天起,就注定了两个儿子只能活一个。

假如是刘如意登了基,戚夫人也不会放过刘盈母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