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文帝为活着的舅舅高设灵堂,命大臣们为他披麻戴孝大声哭丧,连续几天后,舅舅自尽

 俊慧文史苑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诸多儿子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因为母亲薄姬不得宠,刘恒也不受父亲重视,因此被分封到了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代国。

既然没有争的资本,这对母子便在代国低调地生活着。

刘恒年幼时,是在母亲和舅舅薄昭的养育下长大,因此与舅舅的关系一直很亲厚。

后来,吕后掌握朝政大权,大肆清理刘氏子孙,薄昭是刘恒身边的一大主心骨。代王一家因为低调,不起眼,幸免于难。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以刘襄为首的刘氏宗室与朝中大臣发动了诛吕之乱,吕氏一族被灭门,吕雉的孙子刘弘被赶下台。

刘恒因为没有背景好控制,被选为下一任皇帝。

当使者来到代国请刘恒入京登基时,刘恒并没有被这突然掉下来的大馅饼砸晕,而是微笑着对使者说:“请特使先去驿馆等候,此事我还需与老母商议后再定。”

刘恒的谨慎是有道理的,毕竟无功不受禄。在诛吕之乱中他并没有出一分力,凭什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他担心其中有诈,稍有不慎,不仅当不了皇帝,还可能遭人算计丧失生命。

但经过身边谋臣的一番分析后,刘恒觉得此事可行。但为确保万无一失,决定先派最信任的舅舅薄昭前往长安探探风声。

薄昭此行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如果真的有诈,恐怕他是要先搭上性命的,但为外甥肝脑涂地,他是在所不辞的。

薄昭一路小心谨慎,终于来到长安见到了周勃、陈平等朝中大臣,将详细底细了解清楚,确定消息属实后,回去禀告刘恒:“朝中重臣完全可以信任,赶紧动身吧。”

这才有了汉文帝。

薄昭在汉文帝的心目中既是亲人,也是功臣。

汉文帝登基后自然不会亏待了他,将薄昭封为车骑将军,掌握兵权,将太原赐给他做封地,对他极为信任。

可是让汉文帝没想到的是,舅舅来到封地后,天高皇帝远又手握大权,不再像以前那般忠心为他做事,处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他不仅大肆收取贿赂,还对子侄们的强夺豪取行为置之不理。时间一久,搞得民怨沸腾,没多久就传到了汉文帝的耳朵里。

朝中大臣都害怕汉朝重蹈外戚专权的覆辙,纷纷上书要求汉文帝重惩薄昭。

汉文帝震惊不已,难以相信,就派宠臣钟毓到太原去探探虚实。

结果钟毓到太原后,眼见了薄氏子弟鱼肉百姓的事实,他愤怒不已,准备如实上奏给汉文帝。

薄昭听说后,十分恐慌,便中途将钟毓拦下,请到家中好话说尽,希望钟毓能帮他掩盖一下事实,在皇帝面前替他美言几句。

可钟毓不吃他这一套,坚持如实禀报。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了。

他自认为背后有太后撑腰,再加上与皇帝的关系够铁,就胆大妄为地将钟毓给绑了起来,威胁他隐瞒事实。

钟毓也是一个硬骨头,据理力争,薄昭被彻底激怒,失去理智竟一刀捅死了钟毓。

这祸就闯大了。

钟毓是代表皇帝出使的,薄昭擅杀使者,简直就没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啊。

消息传到宫中,百官哗然,以丞相张苍为首的大臣们执意要求汉文帝将薄昭绳之以法。

张苍跪地说:“陛下,难道身为皇亲国戚就可以随便虐杀朝廷忠臣吗?是不是凡是皇亲国戚就能不顾国家法令肆意妄为?”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汉文帝哑口无言,为了大局,为了不使法律废弛,汉文帝立即做出决定:“薄昭目无王法,其罪不可恕!将他拉到菜市场斩首示众!”

话虽这样说,但汉朝以孝治天下,汉文帝诛杀养育他的亲舅舅,会让天下人视为无情之人,有损他仁义的形象。

于是,大夫贾谊出来打圆场:“车骑将军大逆不道,按法律理应处死。万岁念其昔日情分,可设酒宴将其找来,申明大义,劝他自刎,既全其名声,又不亏万岁孝道。”

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命张苍带着毒酒去找薄昭传达旨意,主要是问责。一般情况下,天子下诏问责,臣下就会意自杀。

但薄昭一听吓得半死,坚决不从。

“汉文帝十年,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天子留情,臣下不领情,那就是给脸不要脸,只好撕破脸皮了。

但薄昭身份特殊,或许是汉文帝对舅舅深有感情,想给他留个全尸,留个体面,亦或许是为了保全自己仁义的形象。

总之,汉文帝又给了他一次隐晦的暗示。只是,这一次汉文帝是铁了心要将他逼上绝路。

汉文帝命张苍带领一帮大臣为薄昭高设灵堂,披麻戴孝,排队哭着到薄昭家去吊孝。

连哭几天后,薄昭觉得再活下去就太没脸了,含泪挥刀自刎。

有人说,汉文帝真是只披着羊皮的狼。

但好人很难成为一个好皇帝。

因为汉文帝能大义灭亲,才使法律能够得以实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