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gudian386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1945年5月,日军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军屯惨案。143名无辜村民惨遭毒手,其中包括58名儿童,37位60岁以上的老人,遇难的青壮年中,只有7名男子。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惨案发生后,就有别有用心的人提出:附近的八路军为什么见死不救。

到底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1945年4月30日凌晨3点多,日军一个中队120多人,以及伪军一个排30多人,悄悄的离开南皮县黑龙村据点,去往80多公里外的献县淮镇据点。

这伙儿日伪军行动非常诡秘,他们昼伏夜出,白天选择在人迹罕至的野地里宿营。

日军的行军速度不快,180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三天,于5月2日凌晨2点左右,抵达距离淮镇还有十八里的军屯,在村东北的贾家坟地里临时休息。

两个小时后,日伪军出发了。由于走得匆忙,竟然没有发现一名日军,还熟睡未醒。

上午八点左右,军屯村村民贾廷元的妻子,到坟地里来烧忌日。却发现有个鬼子躺在坟头上酣睡未醒。

贾廷元的妻子非常害怕,急忙跑回村里,向民兵队长李盛田报告敌情。

李盛田当即带着民兵郭亭义,郭治祥,每人拿了一支红缨枪,悄悄的来到贾家坟地。

三个民兵排出品字队形,对尚在熟睡中的日军包抄过去。

李盛田突然跃起,将鬼子的枪抓在手中,懂日语的郭亭义厉声喝道:“不许动,举起手来”。

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连忙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解释说:“我头疼,在这里假装睡觉,我不愿干了,自愿向八路军投诚,求你们千万别杀我”。

就在这个时候,村长郭会义,正在军屯执行任务的八路军青(青县)沧(沧县)交(交河县)支队侦察员崔玉民及时赶到。

在崔玉民的劝说下,这个名叫香川正夫的日本兵,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上午10点左右,崔玉民带着香川正夫,去了八路军青沧交支队指挥所。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香川正夫是忍受不了长时间行军才投诚的,从军屯到八路军的指挥所,也有七八十里地的距离,崔玉民担心香川正夫坚持不下来,还专门给他借了头驴代步。

到了下午,驻淮镇据点的日军,终于发现少了一名士兵。

日军中队长松田暴跳如雷,并很快查明失踪的这名日军,是第9独立混成旅团第38大队军曹香川信义的侄子。

当天晚上,淮镇据点的伪军队长丁凤阁,在三个小时内,连续两次给军屯村下最后通牒:“如果不把失踪的日军交出去,就把军屯村杀个鸡犬不留”。

军屯村有201户人家,总人口815人。村长郭会义担心鬼子第2天会来报复,连夜通知各家各户马上转移。

这种事对军屯村的老百姓说,已经不是第1次了。

几年前,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23团,在军屯村东,全歼日军“扫荡”部队200多人。

吃了亏的鬼子为了泄愤,出动日伪军1000多人多包围了军屯村。

村里的老百姓已经提前转移,鬼子在村里折腾了三个昼夜,愣是一个人也没抓到。最后只得偃旗息鼓,悻悻而归。

村长通知村民转移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尤其是孩子和老人,打算到天亮再走。

5月3日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400多名日伪军就已经包围了军屯村,然后挨家挨户的抓人,抢东西。

村里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已经安全转移,他们只抓到100来个没来得及转移的村民。绝大多数都是贪睡的孩子以及他们的母亲。

鬼子抢了100多头骡、马、牛等大牲畜,抢来的贵重物品装了十几大车,押解着被抓获的村民出了村子,临走前又放火烧了几间房子。

不少村民躲在村南盐河南岸的芦苇荡的,他们看到村里火光冲天,以为鬼子已经撤退,纷纷赶回村里救火。

哪知这是鬼子耍的诡计,他们假装撤退,事先却在村里埋伏下300多人。结果又有100多村民自投罗网,都被鬼子抓了。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鬼子把200多村民驱赶到村西北角的麦场里,带队的日军军曹香川信义装模作样的站出来,威逼被捕的村民们,把他侄子香川正夫交出来。

军屯村村子不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用不了多长时间,村里人就都知道了。

香川正夫被送走已经将近24小时了,乡亲们也知道是谁送走的他,但就是没人肯跟鬼子说一声。

日军的翻译姓韩,他和村民张培兴是少年时的同学。

韩翻译把张培兴拉过来,假惺惺的道:“咱们是老朋友了,你有什么话直接跟我说,皇军肯定不会亏待你”。

张培兴回答说:“俺们老张家规矩大,祖宗留有遗训,凡是伺候过东洋人的,死了不能上家谱,进祖坟”。

韩翻译还想再劝,香川信义不耐烦的跳过来,把指挥刀架在张培兴的脖子上,命令他快点回答。

张培兴看了香川信义一眼,冷冷的说:“不知道”。

4个日军打手一拥而上,几条皮鞭劈头盖脸地落在张培兴身上。

过了一会儿,鬼子打累了,继续问。

浑身血肉模糊的张培兴,依旧咬紧牙关说:“不知道。”

又有4个鬼子上来接着打,张培兴昏了过去,鬼子把掺了盐的凉水泼下去。张培兴苏醒过来,怒骂道:“我C你日本人的祖宗”。

话音未落,一个鬼子抡起洋镐,用力劈向张培兴的脑袋。

张培兴惨死在日本人之手,他老婆疯了一般,不顾乡亲们的阻拦,冲到杀人的鬼子近前,愣是在鬼子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另一个鬼子见势不妙,抡起洋镐,将张培兴的老婆拍倒在血泊中。

张培兴的女儿张凤英当时只有9岁,冲出人群,扑在父母的尸体上嚎啕大哭。

汉奸队长海佬迈步上前,抓住张凤英的辫子,把她提在空中,狠狠的向地上摔下去。

张凤英临危不惧,张嘴咬住海佬的手背。

汉奸队长惨叫一声,把孩子丢在地上,没等张凤英从地上爬起来,一个鬼子高举着洋镐,劈向孩子稚嫩的肩头。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军屯的乡亲们愤怒了,他们肩并肩,迎着鬼子的刺刀大步向前。

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在军屯村村民视死如归的脚步里,鬼子们终于胆怯了。他们对着天空开枪,警告村民们不要轻举妄动。

双方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束手无策的日军,只能押送这些普通百姓,去往淮镇据点。

年近古稀的赵大娘重病在身,又裹了脚,没走多远就脚步蹒跚,气喘吁吁了。

鬼子毫无怜悯之心,用枪托猛砸老人的后背,最后还是有两个女人看不下去,一起搀着老人。

叶普田的妻子怀胎10月,马上就要生产了,鬼子连推带搡,把她也带走了。

那天是淮镇大集,集市上的人摩肩接踵,摊位多,街道比较窄。

虽然素不相识,但赶集的乡亲们还是鼎力相助。军屯村的人趁机跑掉了六七十个.

剩下的156个人,绝大多数都是行动不便的老幼妇孺。衬托着其中三个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

这三个人是山东来的铁匠,刚才他们是有机会逃脱的,但这三个人肩并着肩,挡住了一条胡同的入口,逃走的人中,将近有一半走的是这条胡同。

如果不是这三个铁匠舍命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淮镇据点中的监牢闷热潮湿,鬼子把抓来的150多个人都关在一间牢房里,大家挤在一起,连坐下的位置都没有。躺下睡一觉更成为奢望。

孩子们饿的“呜呜”直哭,可整整等了一天一夜,鬼子也没送饭给他们吃。

第2天一早,七八个鬼子打开沉重的牢门,他们不是来送饭的,而是来诱口供的。

那年赵小明只有13岁,清秀的面容,格外引人注目。

鬼子把赵小明扯出来,先是抓了一把糖,塞进赵小明的口袋里,随后又拿出几个白面馒头,举到赵小明面前说:“小姑娘,只要你告诉我,我们要的人,现在藏在谁家,这些糖和馒头都是你的。”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世上哪有不嘴馋的小姑娘,赵小明用力吞了一下口水,她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在这种时候,就是成年人也抵挡不住食物带来的诱惑。

可这小姑娘天生有股狠劲,将馒头丢到门外,口袋里的糖也给扔了,不卑不亢的说:“吃了鬼子的东西,死了会下拔舌地狱的。”

平时大家都都是背后称呼日军是鬼子。当着日军的面,直接骂它们鬼子,赵小明还是第一个。

鬼子恼羞成怒,将小姑娘踹倒在地,然后又从人群中拉了七个人,拖着赵小明。来到淮镇村西南的莲花池旁.

莲花池不远处有个关帝庙,这是鬼子预设的刑场,周围架起了铁丝网,在莲花池和关帝庙之间挖了一个硕大的深坑。

赵小明,70多岁的李寿明,刘德顺、刘德仁、叶寿田,三个山东铁匠宿光发,宿光和赵某某共7个人,被带到深坑旁。

鬼子首先拉出刘德顺的老人,香川信义挥起指挥刀,砍断了刘德顺的一条胳膊,然后狞笑的问道:“你说不说。”

刘德顺道:“小鬼子瞎了你的狗眼,你看你爷爷是贪生怕死的人吗?”

恼羞成怒的香川信义,把指挥刀刺进刘德顺的胸膛。

剩下的七个人都开始破口大骂,鬼子冲过去用枪托和木棍,将7个乡亲打的头破血流,随后又用刺刀挑死了其中5个人。最后只剩下李寿明和赵小明两个人。

赵小明瘫坐在地上,口中不断涌出鲜血。鬼子把刀架在她脖子上,恶狠狠的问道:“你怕不怕。”

赵小明说:“怕!”

鬼子说:“要想活命,就把你知道的秘密说出来。”

赵小明说:“我怕你们不敢杀我。”

香川信义说:“今天我偏不让你死,现在我放你们回去报信,三天以内,不把我们的人放回来,你们就等着收尸吧。”

遍体鳞伤的李寿明老人,一句话也没说,背起赵小明脚步蹒跚的去了。

后来李寿明老人回忆说:“当时我以为鬼子会在身后开枪呢。”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汉奸们把被杀的6个人的尸体丢进深坑,尸体上薄薄的盖了一层土。现在被抓来的人中,一个青壮年男子也没有了。

第2天鬼子又把40多名上了岁数的老人带到刑场上。

孙大娘70多岁了,面对凶残的日军和汉奸,老人临危不惧,厉声喝骂道:“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小鬼子,个个都天打雷劈。你们这帮汉奸卖国贼,活着死是汉奸,死了也是汉奸,你们披着这身汉奸皮,就不怕后人戳你们脊梁骨吗”。

汉奸们被骂得无地自容,两个鬼子冲上来,用刺刀杀害了这位倔强的老大娘。

其他老人毫不畏惧,怒斥鬼子和汉奸的恶行。

日军队长松田下令,用机枪对老人们扫射,这些辛劳一生,与世无争的老人们,就这样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现在牢房里只剩下100来人,有五十多个孩子,赵素清的儿子还不满一周岁,在牢房里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们住在这间牢房里已经整整6天了。

6天时间里,鬼子没给这些乡亲们一滴水喝,更不要说粮食了。

所有人都饿得奄奄一息,也就没有人留意,有多少人已经饿死了。

赵玉金的母亲赵大娘,一家七口都被关在牢房里,6个孩子都是赵大娘的孙子孙女。最大的孩子赵景文11岁,最小的孩子,赵景武还不满两岁。

懂事的景文把景武抱在怀中,从破棉袄里撕出一块块棉絮,塞进弟弟口中。

景武嚼了半天难以下咽,赵大娘说:“吃不下去也得吃,只有活下去,才能杀鬼子报仇。”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到了第6天,终于有人送饭来了,李寿明和赵小明用独轮车送来200多个馒头、饼子、还有窝头。

干粮是乡亲们连夜蒸出来的,但是派谁把这些救命的干粮送进牢房,成了个难题。

最后还是重伤未愈的李寿明和赵小明自告奋勇,赵小明说:“反正我已经死过一回了,再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据点里的鬼子吃的是大米白面,汉奸们平时也是吃粗粮。汉奸们把军屯村送来的馒头,给吃了个一干二净。这才允许一老一小把干粮送进牢房。

汉奸们太可恶了,他们不但吃光了馒头,饼子和窝头也糟蹋了不少。最后送进牢房的,只剩下几十个窝头和饼子。

叶普田的妻子,头天晚上刚从牢房里生下个孩子,她虚弱的靠在角落,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牢房里的成年人都没有吃饭,分给他们的干粮,一半留给孩子,另一半给了叶普田的妻子。

6岁的小女孩赵小诗,手里拿着半块窝头,是自己舍不得吃,往她妈妈手里塞,口中还念叨着:“娘,你多吃点儿,吃饱了好涨奶水,要不弟弟又饿哭了”。

小诗的母亲突然泣不成声,她哽咽道:“好闺女,你留着自己吃吧,你弟弟以后不会再哭了。”

善良的小女孩哪里知道,她那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一天前就已经饿死了。

戒备森严的牢房里,竟然被人送进去干粮,鬼子队长松田闻讯后怒不可遏,把负责看守牢房的香川信义以及汉奸队长海佬,叫去臭骂了一顿。

海佬恶狠狠的说:“今天这顿饭,就当是这些穷鬼们的断头饭了”。

香川信义道:“这都是那两个送饭的家伙惹的祸,所以不能放过他们”。

可是等鬼子去抓赵小明和李寿明时,这一老一小早就走得不知去向。

5月8日下午,上百个鬼子和汉奸,凶神恶煞般的来到监牢前。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一个汉奸上前打开牢房的大门,一股难闻的恶臭味汹涌而出,门口的鬼子汉奸们纷纷捂住口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少年闪电般的从牢房里冲出来,一抬手把两包东西砸在香川信义和海佬脸上。

两个家伙顿时捂着眼睛发出“嗷嗷”的惨叫声,其余的鬼子汉奸不明就里,纷纷卧倒在地。

那个少年趁此机会钻过两道铁丝网。鬼子们这才如梦方醒,原来有人越狱。

十几个鬼子举枪向少年射击,那少年犹如神助,竟奇迹般的没被子弹打中,瞬间就跑得踪影不见。

成功越狱的男孩就是赵景文,他弟弟吃光了棉袄里的棉花,赵景文在棉衣里装上沙土,造了两门土炮,关键时候给鬼子、汉奸来上这么一家伙。没想到竟帮助他顺利脱险了。

香川信义和海佬折腾了老半天,才把费劲眼中的沙土清理干净。

鬼子们冲进牢房,把乡亲们都赶了出来。

叶普田的妻子刚生完孩子,行动不便,身体周围更是一片狼藉。鬼子嫌这个女人不吉利,便把她和刚出生的孩子独自留在监狱里。叶普田的妻子,也因此成为牢房中最后一个幸存者。

乡亲们相互搀扶着,脚步蹒跚的来到几天前刘德顺等人遇难的荷花池旁。

深坑中刘德顺等人的尸骨隐约可见。在这个深坑旁边,鬼子又挖了两个两丈多深的大坑。

在几个大坑前边柜子摆了两张桌子,香川信义装模作样的坐在桌子后面。

在刺刀的威逼下,乡亲们背对着大坑站成一排。

汉奸队长海佬,来到24岁的赵素清面前,伸手去夺她怀抱的孩子。

赵素清身子一扭,怒骂道:“你个帮狗吃屎的下作玩意儿,别碰你姑奶奶。替鬼子杀中国人,你祖宗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海佬被骂得有些不知所措,一个鬼子冲上来,一刀砍断了赵素清的一只胳膊,孩子也掉在地上。

赵素清不顾剧痛,弯腰去抱孩子。

香川信义窜过来,直接把孩子踢落深坑。

孩子在坑里哇哇直哭,海佬这才如梦方醒,拿了一把铁锹,将土劈头盖脸的埋在孩子身上。

赵素清疯了一样扑了上去,却被香川信义从背后猛砍一刀。

赵素清挣扎着转过身来,用尽全身力气喊道:“人善被人欺,乡亲们,报仇啊。”

又一个鬼子用刺刀扎进赵素清的后腰,然后把她挑进深坑里。

浑身是血的赵素清,挣扎着把孩子抱出来,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只有两只眼睛还睁得大大的。

赵素清说:“孩子,好好看看,记住杀了咱娘俩的人,咱们变成厉鬼,也不能放过他……”

没等赵素清说完,几个汉奸就把她活埋了。

鬼子又拉出年逾古稀的赵玉廷,他一家13口,被鬼子抓来八个,都是赵玉廷的孙子孙女,最大的孙女赵小梅,也才刚满13岁。

赵玉廷最小的孙女儿已经被饿死了,鬼子把孩子幼小的身躯丢进深坑里。

愤怒的赵玉廷大吼一声,一个独眼的日军抡起枪托,猛砸赵玉廷的后背。

老人年轻时是个武功高手,头都没回,一个撩阴腿正中敌人。

独眼日军丢下手中的枪,弓着身子,身子佝偻成大虾的模样。

汉奸海佬用刺刀向老人猛刺两刀,赵玉廷死不瞑目的倒在血泊中。

他的5个孙子孙女一拥而上,手挠、嘴咬、脚踢,把海佬弄得狼狈不堪。

4个鬼子冲上来,用刺刀去杀杀孩子。岁数最大的赵小梅捡起一块砖头,正砸在一个鬼子脸上,那家伙惨叫一声,痛苦不堪的蹲在地上。

赵小梅趁此机会向刑场外逃去,在穿越铁丝网时,她的辫子被铁丝网挂住,一个鬼子追上来,对着赵小梅的后背连开两枪。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鬼子汉奸们也一拥而上,用刺刀和砍刀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乡亲们。

深坑里都是哭叫的孩子,他们挣扎着扒上坑沿儿,还没等爬上来,就被凶残的鬼子踹了下去。

一个叫赵小金的12岁女孩,用沙土迷住日军的眼睛,然后也向刑场外跑去。

赵小金顺利的穿越铁丝网,跳入荷花池中,鬼子向池中开枪,子弹打的水花飞溅。

赵小金在荷叶下躲到晚上,成为这次惨案最后的幸存者。

军屯惨案,一共有143人遇难,其中有六户被杀绝。死人最多的是温光荣家,他家18口人,被鬼子杀害了14口。

其次赵镜明家有13口人,其中有八口人在惨案中遇难。

两个多月后,淮镇据点儿被八路军攻克。

军屯村的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来到荷花池旁,把遇难者的遗体挖出来,重新安葬。

悲伤的气氛,笼罩在军屯村上空。报仇的念头,写在每个热血青年的脸上。当场就有45个人报名参军。

攻克淮镇据点儿时,那个铁杆汉奸海佬没有逃掉。

八路军将这个民族败类交给军屯村的老百姓们处理。最后海佬以及十几名帮凶,在军屯村被执行死刑。

乡亲们使用私刑处死的这些汉奸,让汉奸们死得惨不堪言。

至于惨案中的主犯香川信义,1946年4月16日,在北平特别军事法庭上,被以战争罪判处死刑。

当时香川信义还狡辩,声称自己没有动手杀人。当时就有证人反驳说:“赵素清的儿子,当时还不满一岁,是不是被你下令杀害的。”

铁证如山,香川信义最终认领罪行。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就在将要执行死刑的前两天,最令人吊诡的一幕发生了,罪孽深重的香川信义,竟然越狱逃走了,而且没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

几年后,有人在南京发现了香川信义,再对他实施逮捕时,竟然又被这家伙逃脱了。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

多年以后,有个别有用心的家伙,竟然公开对军屯惨案提出异议。他认为军屯惨案的爆发是咎由自取。如果他们把俘虏的香川正夫早点交出去,就不会有后来这些麻烦了。

没过多久,又有人指责八路军,在军村惨案中表现的莫名其妙,交换战俘自古有之,八路军为什么不把香川正夫送回去,把那些无辜的村民换回来。

另外,八路军青交沧支队,距离淮镇据点近在咫尺,为什么在惨案发生时,八路军选择袖手旁观,而没有积极的进行营救。这不是冷漠又是什么?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

1945年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厌战的日本兵向八路军投诚的现象并不罕见,香川正夫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日军却因为他大打出手,实在是有些不正常了。

这其中只有一个解释,身份普通的香川正夫执行的任务一定不寻常。

黑龙村据点距离淮镇据点虽然只有九十多公里,但中间这段距离都是解放区,各村几乎都有民兵、儿童团、妇救会,日军要想神不知、鬼不觉通过解放区,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日军几乎做到了。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如果不是香川正夫投诚,八路军对日军的行动竟一无所知。

日军还从其他据点秘密调兵,只是没有被八路军察觉而已。

日军为什么要从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据点调兵。

南皮和泊头两县之间距离只有八公里,但是却分别隶属八路军两个军区,

南皮属于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管辖,而泊头属于八路军冀中军区。

渤海军区的八路军主战场在山东境内,驻扎在南皮、盐山各据点的日军,面临的军事压力稍小一些。可以抽调出一部分富余兵力。

日军为什么要秘密集结兵力,因为冀中八路军主力部队厉兵秣马,准备发起子牙河东战役。请注意,是战役级别的。

冀东八路军集中了主力部队五个团,以及青沧交支队等地方兵力共三万多人。

也就是说,在军屯惨案发生时,八路军青沧交支队并不在淮镇附近,所以不存在见死不救的问题。

八路军大规模集结,日军也有所察觉,而且准确的判断出,献县县城会成为八路军主要攻击目标。

所以日军选择在淮镇据点秘密屯兵,准备在献县城下与八路军主力部队决战。

献县周围,也有日军不少的据点,可这些据点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被八路军察觉。于是狡猾的日军选择了从冀鲁边区调集兵力。

如果不是阴差阳错,香川正夫投诚,泄露了敌人的阴谋,八路军非吃大亏不可。

即便是八路军有所准备,在攻打献县县城时,日军从淮镇据点出动两个大队760人(没有伪军)进行增援,并顺利的突破了我军重兵防御的阻击阵地。

如果不是县城的鬼子,过早的弃城而逃,日军真可能会师于献县城下了。

逃出城的日军,在援军的配合下,顺利的逃回淮镇据点。

子牙河东战役八路军大获全胜,收复献县、大城两座县城,大小村镇270多个。消灭日伪军4000多人。

子牙河东战役结束后,指挥战斗的八路军铁林政委坦言,如果淮镇据点的日军援军再增加一个大队(300多人),我军不但难以收复献县县城,还会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进而可能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

其实这其中的利害,日军也一清二楚,只是淮镇据点内只有700多名日军,自从香川正夫失踪后,日军认为他们的计划已经泄露,继而停止了向淮镇据点继续增兵的行动。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现在有些所谓的智者,口诛笔伐的谴责八路军不应该收留香川正夫,应该把他交给日本人,换回被囚禁的军屯村民。因为交换俘虏自古有之。

这样的说法简直是荒谬之极,无论是投诚的香川正夫,还是那些无辜的军屯村村民,他们都不是战俘。

如果八路军把香川正夫交给日本人,就会让八路军蒙上不仁不义的恶名。也会让那些厌战,准备投诚的日军望而却步。

退一步说,即便是八路军把香川正夫交给了日本人,日军不但万杀掉香川正夫,军屯村被捕的百姓也难以幸免。

毕竟这次他们秘密军事行动计划泄露,让日军蒙受的损失太大了。

八路军把香川正夫留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既没有声张,也没有相应的行动,让日军一直摸不到头脑。

也幸亏军屯村罹难的村民们宁死不屈,至死没有透露关于香川正夫的任何消息。

因此日军也一直不能确定,香川正夫是不是真的落入八路军手中。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就在这揪心的等待中,日军等来了子牙河东战役的惨败。

而这次战役的胜利,是军屯村143名村民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理应名标青史。

军屯惨案上百妇孺罹难,八路军未及时救援;是冷漠,还是另有隐情

而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然捕风捉影,利用这些罹难的无名英雄来抹黑八路军。

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难道你们的良心,不感觉痛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