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池余韵:草海

 滇史 2023-07-24 发布于云南
有关草海的形成,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仍有迹可寻。杨升庵在滇多年,并长住峣海庄,他对那一带十分熟悉,多有吟诵。他的《滇海竹枝词》说:“罗汉孤峰祗树林,梁王辇道海中心。海垠青青堪牧马,海眼只今无处寻。”诗中揭示了滇池中两处独特的地貌。一为海中平直的长堤,正对罗汉山梁王避暑宫,青青芳草正可牧马。张文勋先生在《滇云诗词》一书中首及于此,指出:“辇道,梁王当时在滇池中修建的通向罗汉峰的车道。”揆之地望,此指海埂无疑。一为海中最深的地方,俗称“海眼”近年用现代科学技术测量,在滇池外海南半确实找到,深达11.2米,证明诗中所说不诬。海埂的出现,大约在元明之际。
海埂是滇池中隆出水面的带状土埂。东起海埂村,西至新庙(此龙王庙晚于对岸山邑村龙王庙,因称新庙),原距滇池西岸1公里,长约3公里,宽60~130米,海拔1887米。海埂的形成,既由于从北往南注入滇池的盘龙江夹带的泥沙堆积,又由于滇池上常年劲吹的西南风顶托。当然,在今海埂处形成堆积,也与当地底座特殊的地质条件有关。根据地质学家研究,由坚硬的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昆明蛇山余脉,从北往南延伸为圆通山,再南直至海埂附近,南半被埋于土层下0~500米处。这种堆砌,长时间在水下进行,元明时期治理滇池,多次凿海口降低水位,使之有可能出露水面。当它一旦成陆,这种堆积就会加速,并逐步扩大和巩固。海埂的出现,不但界分了两片水域,也加速了其北水域的沉积,影响着草海的淤浅,其北的草海(又称内海)和其南的水海(又称外海)生态景观愈加悬殊。草海蒲草长青,水藻繁茂,水禽众多,又称青草湖、茭草潭。水海水深,水面宽阔,苍茫浩渺,适于乘风挂帆。海埂挡住了外海的狂涛,草海有的是微浪轻摇,又称积波池。草海水浅,汀港错杂,适于篙撑桨划,小舟穿梭其间,增加无限情趣。草海距城最近,成了达官贵人游赏的首选。
明代,最早记录云南府城郊水上名胜的是《寰宇通志》。该书卷111载云南府山川说:“西湖,在府城之西,方围五里,蒲藻长青,土人多泛舟游赏。”《明一统志》基本照录。以后诸地志几不绝书。
正德《云南志》卷2载:
西湖,在府治西,周四里,蒲藻长青,人多泛舟游赏。即滇池上流,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
万历《云南通志》卷2载:
西湖,在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
澄清河,在滇池茭草潭内,土人呼为等清河。七八月间,潢水泛涨,此水独清。
天启《滇志》卷2载:
西湖,在滇池上流,又名积波池。周五里许,荇藻长青,兰桡画舸所之。多产衣钵莲,花千叶,蕊分五色。外丰葭荧,内阜川禽,俗曰青草湖。近城可一里。有亭榭曰鱼池,实莲池也,颜其亭曰“君子”。
西二十里曰澄清河,在青草湖内。七八月间,潢潦泛涨,斯水独清。
《肇域志·云南府》载:
西湖,在滇池上流,又名积波池。周五里许。荇藻长青。产衣钵莲,花千叶,蕊分五色。外丰葭荧,内阜川禽,俗曰青草湖。近城可一里。
《读史方舆纪要》卷114载:
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
以上资料,或抄录旧籍,或综合他书,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尚须说明:其一,草海不等于西湖。草海南起海埂,北至黄土坡、黑林铺,西抵车家壁、夏家窑,东达潘家湾。西湖周围仅四里至五里多,为草海北部近城部分,在云南府城西部,因名。其二,西湖的核心是明代云南最大的统治者沐氏的别墅,称水云乡,又称西园,俗称沐府鱼池、黔国莲池,也即通常所说沐府别业。其三,所叙物产及生态状况,系指草海,并非专指西湖,当然西湖也包括在内。如“池中产衣钵莲,花千叶,蕊分三色,而鱼虾、凫鸟、菱芡、荪蒲之利,为西南之最”一条,诸书皆系于滇池下。
沐府鱼池是一座官家拥有的大型水上园林,明初即已形成。据《徐霞客游记》所载,沐府鱼池距小西门仅一里半,在今人民西路北侧,李家堆、赵家堆一带高地,想即当年沐府鱼池的残迹。沐府鱼池以养鱼、种莲、赏花取胜。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云南府特产》载:“嘉莲,双花共干,景泰五年夏产于滇之水云乡。”明末高应雷《花朝歌序》载:“城西郭外为黔国西花园,名卉缤纷,穷宇内之奇丽。”《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76《云南府古迹》载:“水云乡,在西湖,明黔国公别业,一名西园。有楼名簇锦,山茶树四面簇之,故名。又有鱼池。前人题咏最多。”其主体建筑称簇锦楼,亭曰君子亭,鱼池边数十座亭台,朱窗临水,错落有致,可以乘船从城边直达。沐府鱼池的胜景,明人何景明《游鱼池》(原注:在沐黔国别业中)诗可供欣赏:
小岸城边上轻舸,一溪宛转向鱼池。
水藤漾漾荷叶暗,棹入中流总不知。
池边三十五亭台,个个朱窗向水开。
亭下扁舟荡双桨,打鱼送酒几回来。
半竿斜日疏蒲明,两岸人语凫不惊。
菱叶拂衣香袖举,秋风吹浪绿舟轻。
三阵两阵打落雨,一点两点明水萤。
笙歌留客不知夜,登舟回舟直到城。
何景明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弘治年间以进士提学陕西,作为客人,游沐氏别业的诗作至为珍贵。明代,沐府鱼池也是禁苑。杨升庵作为贵客有幸游赏,但留下的《水云归棹诗》说:“船随鱼浪去,人趁虎墟归。水叶晴萦棹,云珠冷溅衣。家家松火待,香雾满柴扉。”仅写其踏浪而归的过程而隐去别业的形势面貌。作为布衣的徐霞客,更不得踏入此禁苑了。
明代,草海北部西湖周围,棋局似的布列着若干军屯点。从城边开始,有小西门屯、小西门外鱼池旁屯、大西门外屯、黄土坡屯、小屯。草海西北的团山前所、团山中所、团山后所,皆在今大团山麓。梁家营即今梁家河,在草海中。洪家营在黄土坡附近。其北还有普吉村哨、黄土坡哨、黑林铺、高桥铺(即今高峣)等哨、铺。这些军力布列,几乎围卫西湖禁苑的四周,同时也形成对云南府城西北部水陆的多重拱卫。
遗憾的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水云乡已无迹可寻,明代的昆明西湖仅是一个历史符号。
草海中部最大的变化是明代后期傅堤的出现。草海虽美,但横亘在会城西郊,自古陆上交通都需绕道黄土坡、黑林铺,再经岷山麓、马街、车家壁,到碧鸡关;若从高峣换船起坎,水陆转运亦多不便。该堤“填洼支条,连为大堤”,横贯草海。西起马街稍东的夏家窑,东行堤上一里半,过澄清河(清代称海源河)桥,又东二里半,到土堆。至此,“湖堤既尽,乃随港堤(今鱼翅河堤,该河又称上河)东北二里,为沐府鱼池,又一里半,抵小西门”。所过捷直的路线,较之迂回黄土坡的弓形道路,“省其半焉”。傅堤不但具有改善交通的功能,也被培植成草海中的又一天然胜景。“堤南北皆水洼,堤界其间,与西子苏堤无异。”“遥顾四围山色,掩映重波间,青蒲偃水,高柳潆堤,天然绝胜。”可以想见,匆匆赶路的旅人,临近会城遇此胜景,会为之心胸豁然,步履轻盈,顿消疲累。该堤的修筑是傅宗龙为家乡做的一件好事,可称傅堤。傅宗龙,昆明人,字仲纶,又字元宪,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仕终陕西三边总督,《明史》有传。崇祯十四年(1641年)卒,有衣冠冢在眠山东面傅家凹山坳间,1991年云南轮胎翻修厂建炼油厂,墓被毁。
草海南部在明万历年间已经沼泽化,王士性《泛舟昆明池历太华诸峰记》可以为证。
下高峣,轻洲浅渚,蒲苇飒杳长过人,又称草海。海长二十余里,草中津港以千数,往来系里䍡而渔。……然北庵虽高,仅见草海,白蘋红蓼,楚楚有致;若南庵,面东南水海,风帆雪浪,日月出没其中,故大观也。下山,邑令棹芦舟以迓,稍具舲艇,欲放中流,以五两尚颠,复穿荻浦,披鱼梁,鸣榔击汰而归。……时水浅舟胶,不及过近华村。
王士性(1547~1598年),字恒叔,号元白道人,浙江临海人,性好游,明代著名地理学家。万历十九年(1591年)任云南按察副使到滇,其所记当时水海、草海的景观已大不相同,所记草海沼泽化的状况,细致生动。“轻洲浅渚,蒲苇飒沓长过人。”迷津汊港上千,只能用小鱼网捕鱼。从高处看,“白蘋红蓼,楚楚有致”。有些水域“水浅舟胶”行船困难。该文记返城途中,有“近华村”地名,应即有关“近华浦”的最早记载。该村近太华山(西山),因名近华村,当西山与会城的水路上,与现今大观楼的位置吻合。明代的近华村,仅为草海中的一处停舟烟舍,其形态和性质与其他称“堆”的地名相同。王士性《泛舟昆明池历太华诸峰记》一文在云南流传的版本,后为天启《滇志》所收录,“近华村”作“杏花村”一个地理专名讹作泛指的卖酒处。本文系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周振鹤点校整理本《王士性地理书三种》,为王士性家乡收藏的本子,较为可信。
据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近华浦何为而名也,以浦近太华山而名焉。浦中突起一岛,芳草平铺,垂杨四绕,俨然踏青拾翠之场。前明有楚僧卓锡此,结茅讲经,四方行脚僧、听经者往来不绝,因创一刹曰观音寺。”观音寺创自明末。道光年间,寺僧净乐又建五间三层华严阁。据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咸丰丁巳,楼与寺俱毁于兵燹,同治丙寅,提督马公如龙建复大观楼,而观音寺阙如,于是观音寺之名湮矣”,则作为宗教场所的观音寺亦存在了200年。作为公众游赏的胜地,则始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创建大观楼,至今也有300多年。当然,名胜还因其文化含量厚重而著称。乾隆年间,寒士孙髯翁撰写了180字的《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从此大观楼名扬海内。从近华村到观音寺到大观楼,作为草海中的水上聚落,它的变化轨迹十分特殊。清代通称近华浦,是对近华村名的雅化。
近华浦一带的湖岸线与白马庙有关,兹录《重修白马庙常住碑记》如下:
余滇人稔知滇事,其在邦域中者,尤知之详矣。此白马神庙,在昆海之滨,为华浦巨津,罗岩彼岸也。昔彩云见南中,汉武遣王褒入滇,封金马碧鸡……白马与焉,盖神之。昆季二十有四人,各有神奇显,皆南王阿育子也。……以世子身而现将军像,雄踞海滨。每岁暮春世之日,昆明士女祈福于斯者如云集焉。……庙貌之倾圯者,无不有感而重新之。自平吴逆三十年来,圣天子简命得人,百废俱兴……制昆范君、王君暨阖省文武宰官,罔不捐俸焚修,置田俱祀,……祈余曰:桓桓将军,镇海之滨,蛟潜龙伏,海波不兴,藩封景帝,职掌雨晴协应,稼穑丰登,……庙食百世,永奠昆明。时大清康熙五十年岁在辛卯十二月初六日昆明后学陈撰文并书。
按,白马庙在大观河北岸,篆塘与大观楼之间的适中处,各相距2公里,为一聚落,20世纪80年代调查,有172户677人,现为解放军43医院,在高墙夹缝中乡人仍恢复白马庙小庙一座。碑文有漫滤,下端难辨识,但其意仍较清楚。据说另有一碑,今已不知下落。滇池地区向以产名马著称,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元和中,王阜为益州太守,“有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被视为祥瑞。《华阳国志·南中志》载:“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昆明人把数千年以来对滇池和马的特殊感情熔铸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池边建白马庙,不亦宜乎!正如戴絧孙《昆明县志》说:“雄川阁之上流北岸曰白马庙,滇国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庙之所祀当即此。”明清时期,白马被演化为镇海之神,他能使滇池“蛟潜龙伏,海波不兴”,还管“雨晴协应,稼穑丰登。白马庙的位置当然选择在“雄踞海滨”,滨水之地,既处于“昆海之滨”的滇池岸边,又是“华浦巨津、罗岩彼岸之所从,通往近华浦和西山罗汉岩的水上交通要道。据此可知,康熙年间,白马庙正位于草海东岸的湖岸线上,当时的草海,已无王士性、徐霞客难于穿梭的感觉,从蒲草纠结中清理出一条航道,到近华浦者必须从白马庙乘船,远者还可到龙门村游西山,亦可从此出达水海。近华浦与白马庙隔水遥相呼应,一在水中,一在陆上,白马庙也成为人们祈福游憩的好地方。暮春三月,正是踏青赏景的日子,“昆明士女祈福于斯者如云集焉。乾隆年间的状况,孙髯翁《大观楼长联》透露出一些信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近华浦周围已开发为农业区和人工培植的园林。“蟹屿螺洲”“蘋天苇地”,则又是湿地的景物。“半江渔火”为运粮河(今大观河)的景色。“几杵疏钟”则是观音寺的钟声。当时的近华浦已处于新开发的农业区与草海湿地交错布列地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元节,林则徐有《泛舟近华浦,饮于大观楼下即事》诗云:
笋舆穿彻郭东西,载上轻舠息马蹄。
雨后浓园花四壁,水边香绽稻千畦。
阑干百尺横波立,楼阁三重压树低。
合乞文星留墨妙,长言休让昔人题。
(末句原注:大观楼有百八十言长对,故云。)道光年间的近华浦又是另一景色,栏杆长百尺,楼阁高三重,浓园花四壁,还有孙髯翁的180字长联,人工园林的建设颇具规模。“水边香绽稻千畦”,水边农业区的开发也颇具规模。
海埂犹如一条海上长堤,具有独特的景观,清代以来,它也发挥着各种功能。其西为滇池主航道,系进出会城水上交通的咽喉,历来风帆如织,即徐霞客所称的“海夹口”。其北为一片浅水,由于有海埂障壁,风平浪静,芦苇丛生,适于养鱼,俗称“养鱼潭”。伫立岛上,南眺碧水连天,狂浪袭人,大有“海”的感受;西览碧鸡山,苍崖万丈,云横绝顶,是一处赏景和休息的好地方,又名“望云岛”。岛上绿草青青,海风频吹,水饱草肥,也是牧马的好地方,又称“马场”。民国年间种了一批桉树,如今迎着风涛,皆苍劲喜人。但由于距城较远,游人须乘舟方可到达。1958年往北筑土堤与太家河尾的渔户村相连,1964年以后,在土堤上建公路(今海埂路前身),后开通了公交,从此游人纷至。
草海原是滇池北部一片不小的水域,南起海埂,西抵高峣、车家壁、石咀、马街、眠山,北达黑林铺、黄土坡,东北至麻园、昆一中、昆师路,以上湖盆的老埂至今还清晰可辨。昆一中校园的老埂边,有一水塘称“茭瓜塘”或“柳塘”也是草海的残迹。仅东南段为平缓的沙岸,界限模糊。草海狭长,北部约二十里,南部约三十里,北窄南宽。长期以来通过降低水位治理滇池的方针,使本来就沼泽化的草海更加淤浅,首当其害。但草海也有其自身存在的条件。其北为海源寺所出的澄清河,水质甚好,北部水清浅,沉积非常缓慢;其南为盘龙江夹带的泥沙堆砌,填淤突出。清代,盘龙江江尾东移,草海受的干扰减轻。这就是自明代以来草海湿地长期保存的原因。有一幅民国年间实测的1/2.5万的《昆明市县界域图》(以下简称《图》),反映从黄土坡到大观楼的状况,湖水退去,湖盆出露,对于认识草海的形象至为难得(附《昆明市县界域图》局部)。20世纪70年代,笔者踏勘徐霞客在昆明的旅游路线,走的几乎与徐霞客相同。夏家窑在马街稍东的老埂上,有烧砖瓦的窑,《图》上误为“下窑村”。从此往东,有堤跨水上,当年宽阔的湖面,现今变成了小河,应即明代的澄清河、清代的海源河。过石桥两座,其中一座略有缺坏。湖堤基址尚存,有马车路宽,比两边的田埂稍高,当年铺路的大石板零星可见。再往东到土堆。“土堆”《图》上作“土墩”。村边有一较大的石砌水塘,昔日可以停船。住户皆一颗印建筑,门前有条石砌的高坎,“土堆”确如其名。从土堆村沿鱼翅河堤往东北行,即徐霞客所说的“港堤”,途经江家桥、下栗村、上栗村、红庙村、六合村等村落毗连。《图》上有六合村、红庙、梨家窝,梨家窝为今下栗村或上栗村。港堤上此数村皆不见于《徐霞客游记》,当为清代出现的聚落。江家桥《图》上未注,疑建村更晚。清代以来,滇西的马帮多从这里经过,商旅繁忙,土堆一带的老人记忆犹新。不意400年前的记录、民国年间的图景于今再现。草海南部的状况,据《新纂云南通志》所收的《昆明县全图》所示,直至清末,大片湖沼还未成陆,仍是一片汪洋。
其实,保留草海这片湿地是我们的先辈有意为之的自觉行动。明清以来似乎忘记了对草海的大刀阔斧的垦殖正是先人们的远见卓识。1925年修建从大观街西安马路口经三分寺、黄土坡、黑林铺、普坪村到碧鸡关的公路,基本沿草海北部湖岸绕行。以后改建为滇缅公路,起点称西站,在今西站立交桥处,仍沿湖岸绕行。抗日战争时期迁昆的云南电缆厂等一批企业,也多安排在马街一带倚山而建。因此,草海湿地得以一直保留到20世纪50年代,北起滇缅公路南侧,南达海埂,仍然是滇池中最大的湿地。草海是昆明的后院,为昆明减少后患。它起到了调节水位、蓄洪、泄洪的作用,避免发大水时昆明城沿湖周围的大片农田被淹。这“茬苇满泽”“青蒲偃水”、一望无际的沼泽,也是昆明城边天然的净水设备。它的主要水源海源寺龙潭水质甚佳,“七八月间,潢潦泛涨,斯水独清”,被美名为“澄清河”,终年置换城市溲入草海的污水。至今建有海源寺水厂,为人们所珍爱。草海也是昆明的后花园,供昆明人踏春赏景,增添欢乐,昔日的西湖、傅堤、近华浦、海埂都深藏在其中。其实,汀港交错,河道纵横、蒲柳丛密,风光绝胜,草海就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大花园,长期成为昆明人游赏的胜地。
今日草海,面积已缩小到约10平方公里,仅是明代草海的象征,但愿我们不会和它说再见。
——选自朱惠荣著:《昆明古城与滇池》,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