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熟谙世情的人,有三不问!(深度)

 曾仕强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本文作者:丰易|

人生苦短,世事纷杂。

有的人经常会感叹“活着太不容易了,光是面对各种人事都觉得心累不已”

其实也难怪,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利弊得失。

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人情世故,就有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以,为人处世需要不断磨练,才可能越来越长进。

而真正熟谙世情的人,往往有三不问:不问过往,不问利弊,不问人心。

01

不问过往

古人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都是江湖儿女,谁还没有不堪回首的过去呢?

可是明明曾经的人和事都已经成为过去,却偏偏还能不断影响着现在和未来。

这时候记忆仿佛就成了原罪,心念一动,记忆不小心就被打开,怪谁呢?

别人的过往,自己的过往,都是禁忌之地,不可轻易踏足。

就如投石击水一般,提起过往,就像在心湖投掷了一个大石头,“砰”一声,惹出阵阵涟漪。

有忘不掉故人旧情的,物是人非后,由爱转恨,折磨自己;

有羞愧于陈年旧事的,重新来过后,悔不当初,心结难解;

有忿恨于私人恩怨的,时过境迁后,不相往来,心意难平。

过去的人事就像包袱,如果不能轻装简行,依旧背负着沉重的过去,那么你的人生路怎么可能走得轻松?

《了凡四训》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生活总是要继续,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下的每一刻都将成为过去,旧我和新我都在客观中更迭,同时也在你主观下完成蜕变。

当初,曾国藩30岁时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不仅穷得叮当响,人缘还不好。

正是后来读罢《了凡四训》后,豁然惊醒,深受启发。于是给自己取号为涤生,涤旧革新,重获新生。

自此,曾国藩脱胎换骨般变了一个人,43岁逆风翻盘,组建湘军,力挽天倾,成为晚清重臣,享有半圣之名。

不问过往,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当下人当下事,才能为生命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不问过往,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安抚自己。因为无论荣辱,都不太适合作为现在的谈资。

02

不问利弊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活一世,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利”的追求,天下事也都难逃人们对其利弊的衡量。

但是,如果每个人心中都只有利弊,只在乎利弊,那么,势必会出现很多自私自利的人。

我们用现代话来讲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会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细细考量,反复斟酌,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婚姻在他们眼中,可能就是资源整合,满足某种需求,找到最大的公约数。

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爱情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爱情掺杂了太多的利弊权衡。

但可悲的是,出于一时趋利的选择,最后结局往往不太好。

因为利弊会随着时间和人事变化,当初的有利可能会成为以后最大弊害的缘由;

而当初看似利少弊多的那个选择,却恰恰成了最出人意料的惊喜。

利弊很多时候是很难真正看清的,更何况要考虑长远的利弊。

很多人都是被短期的利弊蒙蔽了眼睛,被个人的利弊占据了主导,最后反而深受其害。

所以,真正聪明人是不会首先想到利弊的。而是先想合不合理,应不应该。

有些事,哪怕没有利也要去做,因为中国人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责任。

儒家讲的舍生取义,德本财末,哪一样是先考虑了是否有利?

我们一直在倡导以诚待人,凭良心做人做事。

人生虽然有利弊得失的结果,但是,不能有处处算计,时时衡量的趋利之心。

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利欲熏心、因私废公、是非不分的小人。

这世界不仅有利弊,更有人情冷暖,是非善恶;不问利弊,做个有人情味儿的人!

03

不问人心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世事复杂,人心更复杂。

有时候人心似海,深不可测。你不知道他是笑里藏刀,还是话里有套。

有时候人心似针,尖锐无比。你不知道哪句话就犯忌讳,惹来刻意针对。

人心最难懂,所以才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但有时候时间久也不顶用,正所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除了闻弦知雅意的知己、性情相投的好友,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

而人又脱胎于动物,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所以,人心往往是变化莫测的,因为人类社会要比简单的丛林社会更加复杂凶险。

比如,伤害你最深的可能不是敌人,而是最熟悉最想不到的身边人。两肋插刀的朋友不会多,但是出卖你嫉妒你的朋友一定不会少。

见不得别人好是最常见的人心阴暗面,所以,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

不问人心,不是怕对这个世界失望,恰恰相反,是对这个世界抱有理解和期待。

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最怕偏而不正,道心却要中正入微。如果联系到现实生活,那么该怎样解释呢?

知乎上有人曾这样注解道:

“对人民的想法和需要,要从最充分的程度,最极端的角度考虑,防微杜渐;对客观事物的脉络,要从最细节处观察,见微知著;对世界的本质规律,要有明晰的概念,由表及里,入木三分。”

所以,中国的文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人心上做文章,以文化之。因为人性最是不可考验,人心最是难测。

人心不可问,但不可不知、不可不察;行走世间,多修心修己,方能行稳致远。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人生和世事,我们有太多不曾解惑的问题。

而那些真正熟谙世情的人,不是不明白才问,而是明白了才不问。

“不问过往”、“不问利弊”、“不问人心”,值得每个人细细思量一番,希望能够对我们以后的人生有所裨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