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后,为什么加州鲈容易出现烂嘴、烂尾?

 蛙先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我们在水产养殖中,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雨后鱼病容易爆发!尤其是鲈鱼的烂嘴、烂尾比较常见,经过检测多是感染了柱状黄杆菌。

柱状黄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降雨后,当池塘水的pH值较低时,它会大量繁殖,感染鱼类,导致出现烂嘴烂尾等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01
雨后为什么烂嘴、烂尾易出现?

暴雨或连续阴雨后,池塘水质往往较瘦,pH值较低,易出现烂嘴、烂尾等症状,常伴有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此外,分筛、过塘、加水、密度过高容易造成鱼体损伤,造成鱼的第一道免疫防线——粘液和鳞片的损伤,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因此,鱼体表脱粘或损伤是感染烂嘴、烂尾病的基础。

02
我们该如何防控?

1、从病原入手

暴雨过后,应及时使用聚维酮碘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定期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和其他有益菌;同时,适当的施肥、保持水体适当的肥度和水体pH值的弱碱性都是比较可行的防控措施。

2、鱼体方面

在天气变化后,鲈鱼容易引起强烈的应激,造成抵抗力下降,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日常进行一些保肝排毒,增强体质的保健工作,更能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在大雨和其它应激之前,也有必要泼洒VC,以提高鱼苗的抗应激能力。在拉网、过塘等发病率极高的节点,适当的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

3、环境方面

雨水酸性强,水质稳定性差,pH值变化大,再加上鲈鱼的放养密度高,常出现相互追逐残食。因此,应合理利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适当提高水位,提高水质稳定性;及时分筛,降低养殖密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降低发病率。

03
加州鲈烂嘴烂尾的处理方法

1、单纯柱状黄杆菌感染

如果诊断为单纯柱状黄杆菌感染,则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严重时隔天再次消毒;并喂4天左右抗生素、胆汁酸、多维等强体质产品,减少饲料的投喂量,尽量让更多的鱼摄食到药饵。

2、寄生虫混合感染

如经确诊有寄生虫混合感染,则需先使用乐畅进行驱虫工作,处理好虫害后再视情况进行水体消毒,内服方案同上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