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塘经常死鱼,是得了什么病?你有没有分析这几个原因?

 蛙先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经常有一些老板问鱼塘里出现死鱼了,这是什么问题啊?事实上,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如果光靠口头一句话就能判断具体病因,那这真是神了...可以搭配几张体表与解剖图片,这样结合分析能够准确一些。

01
病害引起的死鱼

如果是由鱼病引起的,通常是在死鱼出现的前几天,鱼的食欲显著下降,并且死鱼会出现明显的病理症状。如鱼的鳃溃烂,体表有出血点,肛门红肿等症状。如果解剖患病的鱼,还可以观察到内脏出血、肿胀和肝脏病变的情况。此外,在疾病发作期间,患病的鱼通常行动缓慢,漂浮在水面上,鱼的体色和鳃的颜色也比正常鱼的颜色深;

02
水质引起的死鱼

水质差导致的死鱼体表一般没有异常,但它的鳃部会呈现暗红色,尤其是对于即将死亡的鱼,这通常是由于高氨氮亚盐造成的。但有时也可能在视觉上看到水质异常,如发黑、浑浊、蓝藻这种异常情况。对于水质差导致的死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换水,如果不方便换水的池塘也可以通过改底和补菌来缓解;

03
缺氧引起的死鱼

缺氧通常发生在高温和投喂量大的季节,尤其是在天气闷热突变的时候,这类的死鱼通常是先死个体较大的,抢食能力较强的。对于四大家鱼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白鲢、鳙鱼会首先缺氧。此外,如果死鱼是缺氧引起的,早上或晚上会有小杂鱼、螺、虾等小型水生动物,它们会首先出现缺氧,漂浮在水面上

04
综合发病引起死鱼

鱼塘环境相对复杂,是鱼类病原体滋生的主要场所和传播源。在实际养殖中,鱼病的综合发生也占大多数。例如,当溶解氧充足,pH值适宜,氨氮亚盐为0时,鱼类的发病率自然不高,否则很容易生病。再比如,在缺氧期间,鱼类容易患上烂鳃病;当pH值低于7时,它对各种细菌性疾病高度敏感;当氨氮亚盐含量过高时,极易发生出血病和烂身病。此外,当鱼体体质变弱和防御功能降低时,病原体会大量入侵鱼体,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因此,在检查鱼类疾病时,我们需要首先检查水质,然后由表及里检查体表、鳃、肝、肠、肾等必要的部位,如果怀疑有寄生虫,则需要结合镜检。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