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园廿八种》|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

 原典纪书局 2023-07-24 发布于广东

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刊本为底本的古籍善本随园廿八是清代文人袁枚的作品集涵括包括诗词随笔文记等多种题材。从二十多岁初入官场,到三十多岁归隐随园,袁的仕宦之路虽然短暂,但他的一生却丰富多彩,诗文评论.园林艺术、寄情山水,饮食文化……在清代文坛,袁枚以性灵说独树一帜,在生活中,他重自然情趣,实在是一位少见的生活美学家

  出身于书香门第,原籍浙江慈溪,两岁迁居钱塘(今杭州)。祖上曾官至明朝给事中及御史大臣,直到袁枚祖父那代家道才逐渐衰落。袁父亲精通刑律,以游幕四方维持生计,母亲则是杭州名士之后,家里读书治学氛围颇浓,父母不时会对袁进行启蒙教育。七岁那年,袁枚进入私塾学习,受业于史玉瓒先生。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勤苦好学,被人称赞幼有异禀,后被时任浙江督学王兰生录取进入县学。十八岁时,袁枚得浙江总督程元章赏识,被送入杭州凤凰山敷文书院。敷文书院是乾隆六次南巡招试浙江诸生、选拔人才的地方,被选上的人才往往能够破格录用。能在此学习,可见当时袁枚的才学品格过人。

  

  

  

隆三年秋,袁枚中举,并于次年考取进士,授庶吉士,入庶常馆深造。虽然次年袁的朝考诗因语涉不庄而差点落选,但在尹继善的力争下还是得以选入翰林院,这对考中进士的人来说是一种无上栄耀,一是因为人数少,二是出路广。在当时,翰林官员不仅是皇帝的文学侍从,还可考选御史,充主考、学政,放府道,甚至可以升转京堂诸官,有些官职更是非翰林出身者不授。对于二十四岁的袁枚而言,此时的他年轻而才华横溢,且还有尹继善、鄂尔泰等众达官贵人相助,留馆对他来说犹如探囊取物。然而,命运却和袁枚了个玩笑,庶吉士散馆考试的成绩公布,袁枚屈居末等,乾隆帝谕旨袁枚外放为知县。虽然知县与翰林院编修同为正七品,但在袁枚看来是小適,从此银汉隔红墙,难再以诗赋报皇恩。而且其自信心严重受挫,灰心地感叹生本无才甘外吏,更觉得辜负了友人的期待,既他公论偏怜我,黼黻终惭答紫宸

  

  

  

  

低走的仕途,官场上遇到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各种繁冗的规矩、假意的客套最终让袁身心俱疲,再加上父亲去世,让他有了归隐之心。乾隆十四年,袁枚辞官母。袁寓居随园五十年间,四方名士凡到江南莫不以造访随园为幸。袁枚在门庭中写了一副对联:放鹤去寻山里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他拆掉了随园的围墙,无论文人雅士还是乡间野夫均可随意进园观赏,而性情倜傥的袁也乐于交友,诗文唱和、争相题咏,还收了不少门徒,其中包括能诗善画的女才子二十余人,在当时堪称骇俗之举。袁大部分时间市隐于随园,读书、创作、会友、授业、漫游,在平静清幽的环境中,追求恬淡、适我的生活情趣。一时间,随园成了文人雅士赏花观灯、饮酒赋诗的绝佳场所,由此名气大振。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随园廿八中的随园便是成就袁枚逍遥自在人生的场所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图文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或咨询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定制、图书代理出版,欢迎关注:原典纪古籍善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