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元素助推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一中大语文 2023-07-24 发布于福建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饮食、交通、商业、服饰)、精神民俗(巫术、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社会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社会组织)和语言民俗(谚语、俗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四大类。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一出生就被包围在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之中,接受民俗的浸染熏陶,作家亦是如此。特定民俗早已蛰伏于作家潜意识之中,于无形中影响着作家的审美观、文学观,制约着作家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因而作家常常有意无意地将民俗元素融入作品创作之中。翻开中国文学典籍,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老舍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涉及大量的民俗描写,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唯有了解其民俗背景,才能知其风格气派。若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开辟民俗路径,缘民俗溪流而行,进入文本的世外民俗源,原汁原味地咀嚼作品精髓,不失为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以小说文本为例,在传统小说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对理解小说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小说虽为虚构,但其细节必然真实,能够让读者关联起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做到细节真实,特定民俗的描写刻画是作家喜用的方式之一。因此,小说中人物的出场也多伴有民俗元素,教师若能带领学生借助民俗元素品评人物,无疑最能抓住人物形象的关键特征。《红楼梦》是写尽人间众生相的鸿篇巨制,我们不妨以教材《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选文为例,以民俗为抓手,品咂文中众生面相。

一、民俗语言见人物形象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泼皮破落户”“辣子”,课本的注释是“没有正当营生的泼皮无赖”,典型的民间俗语。学生自主阅读或许会匆匆将其跳过或仅仅将它当作打趣儿的笑语,但若教师能适当点拨,便能在课堂上深挖掘出许多有趣内容。王熙凤出场,叙述者进入黛玉的视角对王熙凤的样貌打扮细细打量了一番,默不作声,贾母最先开口,以“泼皮破落户”“凤辣子”打趣儿熙凤。根据这句民间俚俗语,黛玉及读者均可获得不少信息:其一,贾母这般介绍王熙凤,可见他们二人关系之亲密,开玩笑打趣儿是常有的事;其二,“破皮破落户”本就有泼辣、洒脱、无赖的意思,加之贾母毫无顾忌地拿王熙凤开玩笑,可以洞悉王熙凤爽朗泼辣、无所畏惧的个性;其三,可见王熙凤善于待人处事、上下打点,在贾府能够吃得开,深得贾母喜欢。王熙凤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笑回贾母及众人道:“天下竟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识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在家庭组织关系中,“外孙女儿”是指女儿所生的女儿,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相当于别人家的人,无法继承原生家庭的财产,只有儿子生的儿子、女儿才是真正嫡亲的孙子、孙女儿。王熙凤虽文学修养不高,但她确实善于口语交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赞誉了现场诸位关键人物。第一,直接赞赏了林黛玉的风流气度,让黛玉心生喜悦;第二,间接夸耀了贾府三春气派不凡,女儿们得夸,邢、王二夫人自然有面子;第三,无论嫡亲孙女儿还是外亲孙女儿,总归都有贾家的血脉,嫡亲、外亲都是好,贾母自然欢心。生人初次见面,常因不知如何措辞而感到尴尬,王熙凤则巧用“外孙女儿”“嫡亲孙女儿”这一组织民俗,三言两语,博得众人欢心,可见王熙凤之精明强干,嘴上功夫了得。

二、民俗器物见人物形象

林黛玉随两三个嬷嬷拜访荣府,贾政、王夫人的住处满是“金钱蟒”的靠背、引枕与条褥……金钱蟒华贵炫丽,是高级纺织品中的绣纹,寓含尊贵之意,“金钱蟒”可见居室的华丽气派及贾政、王夫人地位之尊荣。但是,紧跟华贵用品入眼的却是几个半旧用品,“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此处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华贵的“金钱蟒”与三个“半旧”作深入思考,展开课堂讨论——一新一旧是否格格不入?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教师可告诉学生,三个“半旧”并没有与上文发生冲突,恰恰由这三个“半旧”可推测出另一番深意。所谓“半旧”,也就是半旧不新。即便为富贵人家,若居室的样样物品均是金灿灿的模样,表露出的则是奢豪之气,颇有几分暴发户的意味。半旧不新恰恰暗示了贾府的尊荣是有历史积淀的。凡是吃穿用度等生活用品,用久了都会显现几分旧意,“半旧”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若描述为“全新”则有几分失真。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半旧”二字引导学生探析贾政及王夫人的人物形象。先说贾政,冷子兴言贾政“为人端方正直”,作为一位读书人和为官者,他身上的雍容华贵自不必说,却还饱有几分清净素雅的做派,以“金钱蟒”表其尊荣富贵,再以三个“半旧”露其清正雅洁,再妙不过。王夫人是荣府的女主人,她的财富与地位可见一斑,但她的性格极其沉稳,不失其度,在大儿子贾朱逝世后,吃斋念佛,不好奢侈,因而“金钱蟒”与“半旧”的结合与王夫人的行为处事、性格态度是一致的。引导学生以人物的穿着打扮辨析人物形象较为容易。黛玉初进贾府见了贾府上下各色人等,唯独对三春、熙凤、宝玉等人的衣着容貌作了一番细致打量。对三春的打量重点是身材容貌,服饰上“钗环裙袄”“一样的妆容”。三春毕竟都是未曾出嫁的闺中少女,“钗环裙袄”的打扮自有富贵人家女儿的洁净素雅。王熙凤的穿着打扮可大为不同,“金丝八宝攒珠髻”“赤金盘螭璎珞圈”“朝阳五凤挂珠钗”……她是嫁入贾府的少奶奶、贵家少妇的身份,这般彩绣辉煌、鲜亮照人,可见王熙凤喜爱穿金戴银,个性张扬,酷爱奢侈享受。贾宝玉贵为贾府二少爷,是继承贾府家业的唯一人选,“紫金冠”“二龙抢珠金抹额”“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不在话下。值得推敲的是,王熙凤作为贵妇,她的穿着打扮很大程度上是自主选择的,显露出其主观喜好及个性,而贾宝玉作为一个富贵公子,他的穿戴打扮是由下面的服侍丫头们上手的,体现出贾府长辈对他的着装安排,精细如此,可见服侍丫鬟之多,装扮之精细,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至于“项圈”“寄名锁”“护身符”等,是民间信仰和生养民俗,怕幼儿夭亡,向寺院或道观求来锁命、消灾灭难的佩戴物,进一步说明了宝玉生养之金贵,家人之宝贝。另外,宝玉精细的穿戴打扮中也有一件“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半旧”的深意在前文中已作解释,有几分素雅之味与真实之感。然而,王熙凤的装扮中全然不见“旧”的字样,两者的隐性对比,更加凸显了王熙凤对富贵华丽的追求。

三、民俗礼仪见人物形象

自黛玉弃舟登岸,叙述人对黛玉的总结性描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黛玉细心观察,谨言慎行。其间的待客礼仪尽显其度,值得揣摩。若教师抓民俗礼仪品析人物形象,也是极好的教学突破口。

其一,黛玉自弃舟登岸,处处谨言慎行,身边只有几个仆妇照顾及引路,并无迎接之人。见了正门,却不从正门进,从东西角门进出。从民俗礼仪的角度来看,身为晚辈的黛玉孤身前来,是不足以让众长辈出门迎接的。另外,高官的府邸都有正门和东西角门,正门只在婚丧嫁娶、贵客迎送等重要事件时才会打开,贾府自然不会因为晚辈迎门而开正门迎接。与此后薛姨妈携宝钗登临贾府的迎接盛况相比,黛玉进贾府未免过于冷清。从这一礼仪民俗更见黛玉形单影只、势单力薄,为此后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孤独无依的苦闷埋下了伏笔。其二,黛玉见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一一行拜见之礼,见贾府三春,迎上去行见礼。对长辈拜见,对平辈迎见,可见黛玉知书达理,待人处事自有分寸,不失大家风范。其三,刑夫人苦留黛玉吃饭,黛玉之推辞可谓有礼有节,让人挑不出毛病,“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恐领了赐去不恭……”。黛玉明明是随邢夫人专程拜访大母舅贾赦的,贾赦却以“见了姑娘彼此伤心”为由传话暂且不见黛玉,其实这个理由过于牵强,年事已高的贾母都能忍着悲痛接见外孙女儿,贾赦作为中年男子难道连母亲的扛痛能力都不如?对专程前来拜见的外甥女儿避而不见,并且还嘱咐黛玉“若有委屈……不要外道才是”。我们站在黛玉的位置上替黛玉考虑一番,她心里恐怕不很好过,多留无益。于是她再坐一刻,便要告辞,邢夫人苦留吃饭,黛玉必是要推辞的。所谓推辞,也就是拒绝,黛玉的拒绝十分得体,利用礼仪民俗,先是感谢舅母赐饭,接着道明“领了赐去不恭”的难处,最后请求见谅,处处恭敬,不露愠色。既达到了拒绝的目的又令对方无话可说。可见黛玉骨子里是有一股子傲气的,其傲气不形于色,需反复咀嚼语言,洞察其心理方可明见。其四,“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此时王夫人不在场,黛玉度其位次,只在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倒也便宜。其五,“王夫人原本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着实给黛玉出了一个难题。位次一目了然,王夫人对面炕上是贾政平时的位子,也是这件居室的最高位次。挨炕的是一溜三张椅子,应该是平时晚辈们来拜见留给他们的。王夫人一再邀黛玉上炕,黛玉究竟应该坐哪里呢?首先,贾政的位子是万万不能坐的,一旦坐上去,身为晚辈的黛玉的位次便凌驾于王夫人之上,显得对王夫人极为不敬,日后王夫人难免耿耿于怀,众人也难免笑话。其次,地上一溜椅子倒是可以坐,但此时王夫人一再邀黛玉上炕,客随主便,坚决推迟难免驳了主人面子,于是黛玉就挨着王夫人坐下了。黛玉如此就坐确实是最为合适的,一来避免了贾政的上座,二来心领了王夫人热情待客的好意,三来挨着王夫人显示了外甥女对舅母的亲昵。看似温情脉脉的会面,实则不乏礼仪考验。好在黛玉机智抉择,睿智化解。以上几例显示的均是位次上的礼仪,作者对位次礼仪反复描写,说明封建社会十分讲究长幼尊卑的井然秩序,因此,每每逢此情境,黛玉必细细斟酌,避高就低、反复推让,由此可见黛玉机敏、心细、知礼的特点,她孤身一人初进贾府内心充斥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可见一斑。

民俗,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作家也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将其民俗体验书写出来,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于文学作品之中。因此,不少作品中的民俗元素在作品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起学生共鸣的有利元素,如在教学中匆匆滑过,实在可惜。教学中可以这些民俗元素为切入点,提要钩玄,由浅入深解读作品内涵,也可适时运用民俗元素设趣激疑、品评人物形象、剖析作品主题,这样,文本解读将多一条路径,课堂教学也会生发更多活力与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