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构国际话语体系 多维传播中国科技

 源源不断 2023-07-24 发布于宁夏
图片

摘要

科技传播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及其发展与应用。主流媒体应加快推进科技传播工作的话语体系建构,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加强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互动、推动科技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贡献力量。  

建构国际话语体系 多维传播中国科技
沈  斌  王  荣  郭毕冲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就举世瞩目,有关中国科技议题的海外报道量也在稳步增加。党的报告二十大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同时讲好中国科技故事,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科技强音”,成为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外媒报道中的中国科技形象
2022年海外媒体涉中国科技相关英文报道近百万篇,笔者对文本大数据的语义、情感、高频词共现关系的分析发现,政治、外交、社会、民生相关词汇与科技报道紧密联系,情感倾向与议题类型显著相关。外媒对中国科技的报道议题泛化、报道框架固化,既塑造了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的国际形象,又带着固有偏见。
报道外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
海外媒体对中国科技的报道,已拓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由此塑造着中国科技发展形象。
科技成为解读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报道重心泛经济化倾向明显。海外媒体对中国科技的报道,大量从市场表现、投资情况、全球贸易等角度切入,关注新兴技术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经济的比重甚至开始超越科技本身,呈现出科技与市场高度结合的形象。
科技成为衡量公众生活质量的标尺,报道外延向泛生活化拓展。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我国热度较高的部分技术门类,如绿色能源、移动支付等领域的进展和突破,受到外媒高度关注。报道多从生活视角切入,关注科技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形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热的国际形象。
科技成为国际竞合的角力场,部分报道出现泛政治化倾向。科技传播早已不是单纯的科技内容传播,而是与国际格局紧密相连、与政治和外交议题密不可分的重要战略议题,中国国际科技形象也开始围绕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展开,报道意涵更为丰富。
叙事框架固定,较多先入为主
外媒报道形成较固化的报道视角和叙事框架。
客观报道专业议题,塑造高速发展形象。在相对单纯的专业议题报道中,外媒多对中国科技进行客观报道,认可中国创新战略、创新体制形成的较强竞争力,形成中国科技强大、领先、创新形象。
在政治经济报道中隐藏负面倾向,在与科技有关的政治经济类议题中,外媒对中国科技成就的报道紧密围绕地缘政治因素展开,如中国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取得的科技进展常被恶意解读。在报道政策变化时放大中西差异。分析发现,外媒较为关注中国政府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意图唱衰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同时关注中国科技公司的国际贸易纠纷,以西方视角先入为主地审视中国企业,污名化中国企业国际形象。
受众反馈复杂,印象左右摇摆
分析网民评论发现,海外受众高度认可中国科技发展,也受媒体影响担忧中国发展速度。
一方面,认可并称赞中国科技发展实力与成果,认为中国的科学形象呈现出许多积极特点,包括发展速度、创新和前沿程度、基础研究发展情况,以及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担忧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或给国际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正是在海外媒体长期大量的报道影响下,很多国际公众对中国科技的认知产生了反复,在认可与担忧之间摇摆不定。
中国科技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
从话题选择到报道框架设定,再到话语体系形成,海外媒体对中国科技议题的报道存在一定偏向性。近几年,中美科技竞争成为英文媒体涉华科技报道主导,大量内容累积形成并不断强化中美竞争的国际舆论氛围,反复套用政治、竞争等报道框架,鲜少给中国科学家定义、解释科学议题的机会,用僵化视角审视中国议题,固化涉华科技形象。在此长期浸染下,中国媒体开展国际科技传播、建构科技话语体系,存在不小的困难与挑战。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作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抓手,当前部分媒体的涉华科技报道已与政治深度捆绑,科技议题也成为政治话语争夺的工具,形成复杂的国际舆论氛围。当在泛政治化框架下用国际政治视角审视科技传播时,一些假科学、假信息、片面信息加速传播,增加了辟谣难度。此类虚假科学传播会加剧国际社会共识分裂、阻碍科学进步,甚至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国际科技互信。
传播实践难度较大
囿于科技内容较高的知识壁垒和阅读门槛,科技传播中的专业性要求对传者和受者都提出了较大挑战。当前,科技报道中对学术研究成果的报道通常以宣传科学“成品”为主,弱化甚至忽视研究过程和科学思维,缺乏对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此外,科技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损耗率较高。公众普遍倾向于获取简洁的信息,媒体在篇幅有限的报道中难以还原完整的科研过程,加之科技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对媒体记者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翻译能力要求,传播者“转码”能力有限,容易导致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形成信息逆差、产生信息误读。
应对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社交平台等数字传播的发展,虚假信息、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和信息误传等频现,不断挑战科技传播的公信力,亟须构建系统性应对突发舆情的危机管理体系。越来越多涉及科技的舆论危机诱发于非科技的传播场域,而当前的舆情发现机制存在缺陷。科技议题具有潜在发酵点难以预测、传播规模难以控制等特点,为有效避免公众恐慌,建立舆情舒缓机制刻不容缓。引发舆论风波的科技议题多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回应及澄清的方式方法要求高、辟谣难度大。因此,将科技议题融入社会语境,准确选择“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建立行之有效的舆情回应机制迫在眉睫。
科技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策略
分析外媒涉华科技报道现状及中国媒体进行科技话语传播面临的现实挑战,可从四个层面探索中国科技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
基于人类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从宏观话语方向来说,中国对外开展科技传播工作应始终围绕和传递“和为贵”的价值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立足人类视角讲述中国科技故事,形成全球价值认同。国际科技传播应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结合国际公众对中国科学形象已有的正面和负面认知制定传播策略,如强化中国科学在创新、前沿、基础等领域的成果宣介和故事化报道。要有效回应国际关切,将中国的科学发展为全球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领域所做的贡献具象化,结合海外公众关心的问题,讲述国际社会喜闻乐见的“中国科学故事”,形成海外公众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客观认知。
议题回归科技,讲好科技故事
科技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通用语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下,有些国际报道将科技与政治、外交议题挂钩,脱离了科技发展促进全球交流的初衷。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抓住国际舆论秩序更迭的历史机遇,让科技议题重回科技领域,从专业角度讲述科技故事,形成崭新的国际科技传播路径成为历史必然。中国媒体在开展国际报道时,应在技术描述、行业发展、全球标准、制度理念等层面主动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科技发展故事、行业转化故事、制度制定故事、精神传承故事等。
深化交流合作,讲好人物故事
讲好科技故事需要机构、科学家、媒体等多方持续交流互动,科技话语体系的建构也离不开专业指导和实践检验。因此,不同机构的交融合作、不同传播主体的充分交流尤为重要。建议深化传播机构的跨界交流机制,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为话语流通和检验提供平台,着力提升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权威性、代表性、专业性、适用性。在交流中发掘典型人物,展现科学工作者生动、新鲜、智慧的攻坚克难过程,用鲜活的人物故事讲述科技故事,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话语体系。
形成传播品牌,讲好新媒体故事
科技报道信息量大,二次处理任务繁重,对媒体人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在全媒体、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在保障专业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合媒体多样化传播的平台优势,全面解读科学成果、剖析科学过程、宣传人物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形成传播品牌。要凸显科学传播中的人文价值内涵,解决科技传播中的信息缺口和损耗问题,提升公众互动意愿,促进外宣落地,打造科技国际传播品牌,实现“内容+流量”的双重传播效果。同时,发挥多元主体的差异化优势,深入挖掘新渠道,多方位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科技形象。
结  语
科技议题逐渐成为全球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科技传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公众对科技的信任度和支持度。科技传播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促进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技传播工作,提升国际科技传播力,是构建全球合作环境的坚实基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呼唤与之相匹配的传播能力,也要求中国媒体加快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话语体系。推进科技传播工作中的话语体系建构,要加快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让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表达成为国际社会所熟知的科技议题,为加强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互动、推动科技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作者沈斌系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媒体实验室主任,王荣系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数据分析师,郭毕冲系新媒体实验室数据分析师)
责任编辑:陈利云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7月(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