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宋.郑刚中《大暑竹下独酌》详注

 小方的诗 2023-07-24 发布于江苏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译文

新生的竹子日益繁密,竹叶也日渐繁多。参差不齐地长在四面窗外的,大大小小的都是青翠的竹叶。外面,大暑热气正盛,似乎要燃烧整个山间。而亭亭玉立的竹林,却把炎风暑气都隔离在外。清风拂过,如同善解人意的妙人,使我开怀。月亮渐渐升起,嵌在竹林之间。月光下的竹影如同碎琼乱玉,被风细细吹动,流动着斑驳的光影。我举起酒盏,想邀请清风明月共饮。然而清风拂过不停留,月亮也静静地不发一言。我一人独酌一下子就醉倒了,在醉梦中,清凉的天地浩大宽广。

注释

日:副词,愈益、更加、日渐、日益。《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参差:音[cēn cī],不齐貌。《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唐.孟郊《旅行》诗:“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一:“野水参差落涨痕,疎林欹倒出霜根。”

琅玕:音[láng gān],亦作“琅玕”;1、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晋.葛洪《抱朴子.袪惑》:“(崑仑)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唐.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明.刘基《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2、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鳌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清.吴伟业《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湘君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隆暑:酷热;盛暑。晋.陆机《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南朝.梁.萧统《扇赋》:“虽复草木燋枯,金沙销铄,火山炽,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明.刘基《深居精舍记》:“且静僻无妄人迹,虽隆暑不汗。”

盛气:指盛大的气势。唐.孟郊《同年春宴》诗:“盛气自中积,英名日西驰。”唐.元稹《献荥阳公》诗:“盛气河包济,贞姿岳柱天。”

樊:篱笆。《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汉.毛亨.传:“樊,藩也。”;通“藩”。、

此君:竹子。《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用作竹的代称。唐.岑参《范公丛竹歌》:“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唐.白居易《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宋.姜夔《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沮风:1、沮,音[jù],形容词,湿润、不干枯。沮风,湿润的风。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沮,湿也。”;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韵》诗:“门闭深沉树,池通浅沮沟。”。2、沮,指沮水;郑刚中在陕西做官的地方,靠近沮水;沮风,从沮水边吹来的温柔清润的晚风。

黄错:疑似“恍错”,黄,或通“恍”或“惶”。未见有出处。存疑。

竹杪:音[zhúmiǎo],竹枝的末梢。唐.张籍《和裴仆射朝回寄韩吏部》:“独爱南关里,山晴竹杪风。”宋.陈师道《寄参寥》诗:“林昏出幽磬,竹杪横踈烟。”金.赵秉文《济源》诗之二:“祠前缭绕无穷水,竹杪参差不尽山。”

榼:音[kè],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文选.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瓢,动则挈榼提壶。”;唐.白居易《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诗:“小榼酤清醑,行厨煮白鳞。”。

独酌:音[dúzhuó],独饮。南朝.宋.鲍照《园葵赋》:“独酌南轩,拥琴孤听。”;《新唐书.马周传》:“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明.刘基《题梅屏》诗之二:“独酌梅花下,怜花与鬢同。”;清.陈梦雷《木瘿瓢赋》:“操一瓢兮独酌,濯清泉兮汲明月。”

作者简介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中,号北山,金华人。宋代经学家。官至四川宣抚副使。追谥忠愍。绍兴三年进士。郑刚中为人风度萧散,文简古,诗峭健,佳句颇多。诗文收入《北山集》三十卷,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论语解》《孟子解》等,并传于世。

悦读大暑节气经典古诗,领略中国传统节令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