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色历史记忆:民国政治人物与著名事件的见证

 杂家馆藏 2023-07-25 发布于四川

陈果夫(1892年11月27日-1951年8月25日),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今浙江湖州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

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1929年,37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由陈果夫的八弟陈立夫任校长。陈果夫自出国留学归来后,一直在组织部和党务学校工作,这使他有充分的机会以掌握党的全面情况。他看到国民党内的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纪律松懈,深感要提高国民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非整顿党风不可。于是他从整顿党务入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订各种党规。为了在党内加强个人崇拜,他宣传“领袖中心”论。他在一次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上作报告时说:“要治事必先治人,治人就是党务,党务一以领袖为中心,则一切具体的组织规划、一切工作的设施,都有了中心了。”他还不断地强调“统一党务”、“以组织为本”,实质上是把党员当作奴仆,使党员完全服从于领袖。由此就可见陈果夫在国民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伐战争之后,1929年1月在南京召开了国军编遣会议。各派系因军队编遣而产生不满,进而爆发了中原大战。前排右起:吴稚晖、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戴季陶。

刘峙,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原军司令。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号天岳,江西吉安人。

早年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毕业后入滇军。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为蒋介石的亲信,参加北伐战争。后历任师长、军长、第一集团军总指挥、“讨逆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1935年4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七七事变后,历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豫皖“绥靖”公署主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等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共”总司令,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全线击溃。1949年7月移居九龙,次年10月赴印尼。1953年1月,到台湾。1971年1月15日病故。著有《我的回忆》

1943年5月13日,在参加完三民主义青年团领导人会议后,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和蒋中正在搀扶下走出会场,时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的张治中站在身后。二个多月后,1943年8月1日,林森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庆因车祸去世,享年76岁。

1943年,在昆明巫家垻机场守备部队的哨兵正在执勤,这个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军用机场之一。在抗战争时期,这里曾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也是驼峰航线的终点站。

臧式毅,伪满洲国民政部总长兼奉天省长。1941年10月28日,臧式毅作为伪满全权代表飞往南京与汪精卫会面。

马占山,中国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任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2年2月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重创日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6月返回上海。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在抗战期间,为了纪念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阵亡人员,在云南昆明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举行了葬礼。一名全副武装、英姿挺拔的中国士兵站在灵柩前戒护。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美籍志愿大队,俗称飞虎队。

1930年,少帅张学良在北京,担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副总司令一职。他是中国近代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人物,因其在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中的表现而备受关注。

在北京期间,他除了参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和政治活动外,还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中美英三国领袖,于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其公报全文如次:“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

一名背着汉阳造(八八式步枪)的老兵,正在驻地执行站哨勤务。他身着军装,手持步枪,神情严肃,尽职尽责。

汉阳造是中国的一款经典步枪,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名老兵曾经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驻地的安全。他的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25年,这是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由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一场反北洋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社会运动。

1927年,北伐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许多敌人的城池。

在这一年的某个时刻,北伐军终于抵达了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群众得知北伐军到来后,纷纷涌上街头,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街头巷尾,人山人海,人们挥舞着旗帜,高声呐喊着口号,表达着对北伐军的拥护和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