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夏凉

 新用户8249cTO6 2023-07-25 发布于陕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1301

图片源自网络


四季的迁变轮回,那是自然的规律。四季从冬至开始,经历过数九寒天,待得春暖花开香馨人间四月天,再到入夏于三伏,秋风一昔起叶落满庭院,飘得一场雪还过冬至时节。     
当下正值夏三伏,窗外的天气那是骄阳似火,三十八九度的空间总让人热得不能安然,就算偶尔有落雨几场也是温度不减多少。其实人们都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只有夏季才可以看到的风景――“夏凉”。     
还记得许多年以前,那时候的我还在自己的乡村里。乡村里的夏凉那就是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种情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从地里面干活回来,就用洗脸盆子简单地洗洗身上的汗水,再把水往腿上一倒就算是洗完了,跑到灶火里拿个馍馍剥个葱就赶紧搬个板凳跑到邻居对门家的门口坐下来。那时候夏天的巷里也许最美的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地在门口乘凉,然后唠着家长里短、聊着人生经历、谝着天南地北,每一次都能从太阳落山坐到晚上九、十点钟,有的说着说着就把时间忘却了,一看诶呀都十二点多了,赶紧回去睡觉。     
那时候人们夏凉,不是都去凑在一起侃侃而谈了,有的人就喜欢把床搬到门口,拿着一把不知道都用了好几年的芭蕉扇或竹扇,躺在床上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听着对门邻居们对话,偶尔也插上两句“不是,你说的那老马家的女子最后嫁到合阳去了”,“华山那要春天去呢,三月三朝华山么”,“从潼关那里下去风陵渡,风陵渡那地方有个老中医看你那胃疼灵得很”,“年轻的时候我去蒲城富平那边卖电壶把那边的路都跑扎咧”,“雨林那一年黄河遭了水灾了,我二姨家最后都搬到上头去了,那老墙都叫水冲的不见了”,“诶呀,西安那边才热,育宗家那小伙回来谝呢”,“这两年也么见咱邻家老汉到他西安那姑家去”,“河南那边这两天下大雨了”,“……”!     
其实而今我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都爱在门口乘凉,那时候没有手机,人们可获取的资源都是从巷里的人那里听来的,再到后来有了电视机,也许是坐在巷里乘凉是长久以来是人们的茶余饭后的生活,在那里可以听到不一样的故事,还一样在傍晚黄昏后保持着,因为电风扇的风总没有自然风吹着舒适。到后来有了手机,巷里的人们又渐渐地开始装上了空调,就不太再坐在一起了,又或者是而今地里的活儿比以前重了许多,忙碌完一天的农活之后,人们都在自己家里的洗澡间冲完凉,躲在空调房里不是看手机就是看一会儿电视,所以也不爱在院子里或者门口吹那自然风了,毕竟在外面蚊子太多,偶尔又吹不来想要的那一阵轻轻的风。     
在城市里,或许因为很多都是外地而来的打工者,为了节省开支,大多数是租房子住,压根儿没有高质量生活的那个条件,还是在外面夏凉了。那夏凉的一类人群是城中村的过客,虽然长年累月都在,但那里始终不是家,他(她)们有时候都是下班以后在距离村子不远的街道上、小公园里,一样一坐就是晚上十点之后。城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总挡住了许许空气流动形成的清风,其实并不凉快,但那也是他(她)们在夏天的生活。一类人群是还在等候着上夜班的打工者,等着如果有活了就去上个夜班,因为白天如果是室外干活那简直是太热了,如果没有活就当是在那里夏凉,反正回去房间里也是热呼呼的。     
那些停留在城市里人们,在公园里夏凉,那是完成着白天的事情,有打牌娱乐的、抹花花牌的、唱歌跳舞的、拉二胡唱戏的、练唢呐或笛子的、带娃的、散步跑步的、遛狗的、坐在树底下聊天的、发呆的等等。当然也有卖这卖那的,卖氢气球的、卖烤肠的、卖玩具的、卖水卖饮料的、卖水果西瓜的等等!总得来说从黄昏到天黑到半夜,那公园上都是热闹非凡的,其实都是在活动的过程里夏凉的。     
夏凉是一种心境,也是净心的一种模式。也许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月初时的弯月或者漫天星辰,才是人生梦里夏夜的感觉,不用去想前尘往事,也不用操心以后的琐事,就那样享受着时光带给我们简单的一丝幸福。     
夏凉是一种生活,也是生活里一种欢乐。坐在那里,互相交流着人生,不管是熟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和熟识的人可以谈古至今,和陌生的人可以聊一聊眼前的画面,说一说正在发生的事情。     
夏凉是一种意境,其实不仅仅只有诗或远方,也许还有泡好的那一杯清茶的味道,还有院落花池里的栀子花和月季飘来的淡淡柔香。
2023.7.21

文/苏磊
图/网络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钻地道—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戏楼和唱大戏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大队开会—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舅姥爷的菜园子—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舅姥爷的小卖部—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买蜡笔和字典—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绑笤帚扎扫帚—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瓜的记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枇杷一梦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摘棉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冰棍和汽水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时年夏至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烙饦饦馍和炕烧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搓衣板和棒杵――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竹话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求雨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纺线织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前理发——忆痕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浮生若梦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享受慢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纳布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买氢气球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当过一次花童——忆痕
【大荔文学·诗歌·苏磊】听雨落的声音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晒麦场的大石头——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钩甜杏的回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半夜浇地——忆痕
挖蝉蛹套知了——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种苞谷种麦——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扫屋里——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那两年高考——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我上小学的故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公园夜宿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相框里的老照片——忆痕
露天电影——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走,上会走——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粉红薯——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八零后童年趣事——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爬老槐树——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过年蒸馍——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碨面——忆痕
【大荔文学·散文·苏磊】收麦——忆痕

END

作者简介

苏磊,大荔两宜人。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