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听诊器的发明到对医学人文的思考

 Xiac2cmv1bxedf 2023-07-25 发布于江苏

从听诊器的发明到对医学人文的思考

听诊器是常见的医疗器械之一, 多数看过病或做过体检的人都见过它, 但是它的发明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在听诊器发明之前,医生给病人看都是用耳朵直接贴在病人的胸部来诊断病情的。这种方法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在某些场合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雷奈克显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19 世纪的一天,雷奈克被邀请为一位贵族小姐诊病。小姐大概叙述了自己的病情,雷奈克怀疑她可能有心脏病,为了进一步确诊,雷奈克必须听她的心音。但是这位病人是年轻的贵族小姐,用当时传统的方法明显不合适。雷奈克医生在客厅一边踱步,一边想着新方法正当冥思苦想时,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他前几天遇到的一件事情:几个孩子围着木料堆玩耍,一个孩子敲击木料的一端,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贴耳去听,就能听到敲击木料的声音。受此启发,雷奈克把一本笔记本卷成一个圆筒,靠在小姐心脏的部位。果然,小姐心脏跳动的声音连同一些杂音都被听得一清二楚,小姐最终被确诊并得到了救治。雷内克医生回家后,马上找人专门制作一根空心木管,长 30 cm,口径 0.5 cm,为了便于携带,从中剖分为两段,用螺纹使 其可以旋转连接,雷内克将之命名为听诊器。后来,雷内克医生又做了许多实验,最后确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 接上橡皮管做成单管听诊器,效果更好。【1】

1840 年,英国医师乔治·菲力普·卡门认为,比起只靠一个耳朵听诊的单耳听诊器,双耳诊断更加准确。因此,他改良了雷奈克的单耳听诊器,将两个耳栓用两条橡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而听诊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空镜状的圆椎。使用双耳听诊器可以听诊更多的人体部位,甚至可以听到胎儿的心跳声。1937 年,凯尔再次改良了听诊器,增加了第二个听筒,产生立体的声音效果,这种听诊器被称为复式听诊器。【2】

从雷奈克的故事我们得知,听诊器的出现是为了避免医生与异性患者距离过近而产生的尴尬,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医生站在了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尊重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所以听诊器才被发明出来。其中,医生对患者的关怀,就是听诊器发明背后所展现出的医学人文。

  医学与人文相伴而生。医学的产生和发展都 始终围绕着人展开,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医学必须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才能保持正确 的发展方向,真正造福人类【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曾说: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人文精神是医者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环境都不能放弃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充分反映了医学人文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价值。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使全社会的健康得到改善,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发展及医疗 进步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引领。【4】

如今,时代进步带来了数字化信息和 AI 智能技术,听诊器也随着时代发展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2012 年,墨尔本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了“StethoCloud” 软件, 医生可通过它远程问诊,数字听诊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5】。现如今,老一辈医生所精通的“望闻问切”逐渐变成了精密仪器的分析,年轻的医生们已经不习惯于使用听诊器而是更加习惯于依赖高科技、高成本的诊断扫描仪。随着医学现代化的逐步完善,“科技万能”“技术至上”等观念冲击了医学界,使医学由最初的“以人为本”偏离到“医学异化。病人在医生眼中不再是一条条鲜活的值得珍惜的宝贵生命,反倒是被当作一部部需要更换零件并加以修理的故障机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长期快速发展,医院引入的高端仪器越来越多,加上环境的恶化,医生能够给予病人的人文关怀不多,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医生和病人有所疏远。医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而是逐渐背离的医学的固有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一现象违背人文精神的核心以及科技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技必须以人文为导向,不以人文为导向的科学技术,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WIRED 健 康 大 会 上,IBM的首席健康官 Kyu Rhee 信心十足地说“我相信,在未来的 200 年间,像沃森这样的认知机器人将会取代听诊器,成为未来医疗的一部分”,但是听诊器消失后人文关怀会相应地缺失。对于很多病患来说,听诊器是医师的标志性物件,佩戴听诊器的医师看起来更专业,让人更放心。而在笔者看来,听诊器在保持医患适当距离的同时发挥着缓和医患关系的作用。比如医生每次用听诊器前将听筒捂热再为病人就诊,病人就会感受到医生对他的关怀,变得更感激更信赖医生。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在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会上指出,医生不能仅盯着医学技术,而要拿起“人文听诊器”,研究患者的需求,“要是心里有患者,你的举手投足都是在沟通”……可是当听诊器消失后,面对日后冰冷的仪器设备,医生病人又该怎么构建他们的沟通桥梁呢?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1】龚宝良,《听诊器:儿童游戏引出的发明》

【2】王卫华,《听诊器的发展》

【3】刘虹,《人文医学引论》

【4】陈亦汀,罗中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人文精神重塑研究

【5】《手机变身听诊器》,《销售与管理》

作者:刘哲源

编辑:张玉婷

审核:夏媛媛

本文为《医学史》课程作业选登

+

yixuelishi

微信号|yixuelishi

医学的历史与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