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德育

 zjp67 2023-07-25 发布于福建

生态德育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确切地说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生态德育有别于传统的"人际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矛盾尚不突出的时候,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它的核心是正确地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而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之后,历史就赋予德育以新的使命,即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和自然
的关系及人在生
物圈中的正确地位。教育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万物,学会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互尊互惠,最终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
生态德育的实施,对于化解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危机,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激起人们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第二,教育人们珍惜自然资源,节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珍惜和节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永续不断"的资源环境。
第三,引导人们选择与环境承受能力、修复能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既满足当代人的合理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第四,教育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能积极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促进环境和生态良性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