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芭比》救了芭比,然后呢?

 新用户61809075 2023-07-2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50年代末,美泰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露丝·汉德勒(Ruth Handler)观察到自己女儿在玩玩具时,总是将普通的娃娃当作成年女性角色。这激发了露丝的灵感,她开始着手开发一种具有成人特征的娃娃。

1961年,芭比在美国纽约市的玩具展览上首次亮相。她身着时尚的服装,拥有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很快芭比娃娃成为了美泰最受欢迎的产品,获得了众多奖项,成为了文化现象,吸引了众多粉丝。

图片

图为 露丝·汉德勒与各种芭比娃娃和美泰产品,1961年

1975年,露丝因为“税务原因”离开了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芭比的设计越来越包容,美泰推出了更多种族、肤色、身体形态和职业的芭比娃娃。

以上,是华纳与美泰希望我们看到的芭比形象。一个由女性主导创立,鼓励女性独立、多元的玩具形象。

但资本家的故事,往往不会完整讲述。

01

真实世界里的资本家

70年代,在露丝患乳腺癌抗癌期间,美泰做出未经露丝同意的重大决策,公司受到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露丝继而被迫辞职,被排挤出了自己创办、并推出王牌产品、带来大笔利益的公司

也就是在露丝1975年被排挤走之后,以目前互联网所能获取的信息,有接近10年的时间,芭比没有经典的职业形象出现。(不排除是这十年公司动荡没有留下影像档案)

像航天员这类形象出现在露丝还在公司的1960年代,而下一个互联网有记载的职业形象“教师”,则诞生于1985年。

图片

图为 教师芭比(1985)

而今天美泰网站高管的页面中,10人中,只有3名女性。这和电影里代表美泰的老白男形象重叠了。

电影里也确实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嘲讽,但最后的结局,却把美泰的老白男老板塑造成了只是有点蠢,傻傻甚至有点惹人爱的形象

作为资方,在电影《芭比》的推波助澜下,美泰显然会赚上一大波好感,销量和股价都会肉眼可见地上升,有资深芭比娃娃经销商表示,最近几个月芭比娃娃的价格上涨了约25%

图片

图为 微博截图 芭比娃娃价格上涨

资本家想让你看到的资本家,绝不是真正的资本家,一个愿意让你看到《芭比》电影的美泰,绝对不是美泰的全部。

02

很遗憾,芭比不是《芭比》

另一方面,片中在真实世界中逐渐觉醒,成为一名真正女性的“芭比”,也并不是小女孩们把玩的芭比。

在电影里,芭比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身材、身体状况、种族,这些也确实都是美泰正在售卖的芭比产品。但事实上,这些产品只占了产品线极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芭比,仍旧是有着不合理“完美”曲线的金发女郎形象

况且“大码”芭比在我们看来,也比普通女性更苗条更凹凸有致。甚至他们不愿意用“大码”或者“胖”这样的词,用的是“curvy”(弯曲的、曲线优美的)。

这显然是和美泰标榜的“多元包容”所违背的——毕竟,在诸多关于身体形象的争议之后,美泰还是不愿意“屈尊”将通行版的芭比身材,改得像是一个真正属于普通女性的身体,连Curvy版本都要比美国女性的平均身材瘦上不少。

*注:美国成年女性平均体重约75公斤

图片

图为 Curvy版芭比相关形象

无论美泰承认与否,芭比仍旧会给无数女孩带来身体形象问题,女孩们或许可以成为芭比所呈现出的宇航员、科学家、律师,但一定是身材完美凹凸有致的那个宇航员、科学家、律师……

而芭比在中国的电商平台就显得更为可笑了,虽然有着多元化的肤色,但主页上推荐的每一款产品,都是与黄种人毫无关系的金发碧眼芭比,很多民族特色的芭比,都是极为昂贵的限量款。

而轮椅芭比、“大码”芭比这些用来标榜多元包容的产品,在中国根本没有售卖。

图片

图为 在芭比天猫旗舰店搜索“轮椅”

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商品

残障视频博主“大程子好妹妹”就有提到她第一次看到轮椅芭比时的激动,那是她罕见地看到一款“像自己”娃娃的时刻,为了获得这款芭比,她去找了代购。

图片

图为 微博截图 @大橙子好妹妹 与轮椅芭比

外国的残障小女孩可以获得一款像自己的玩具,而中国的残障小女孩就不配吗?还是说中国的市场在当下,还没有那么在意“多元与包容”,所以不必“大费周章”呢?

而孩子手中的芭比形象,却仍旧很少有真正来自孩子的灵感。与乐高这种建构类的玩具不同,芭比出现在孩子的手上出现的那一刻,往往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作品”了。

美泰虽然努力证明自己的多元与包容,“甚至”让孩子们投票决定下一个芭比的职业,但它无疑在偷换一个概念:除了白大褂、航天服这种职业所必备的服装之外,任何着装的女性都可以从事任何职业,计算机工程师未必要戴着眼镜,哪怕这个眼镜是粉色的。

图片

图为 计算机工程师芭比(2010)

美泰仍旧没有把设计权彻底交到孩子手上,芭比的着装都是由成年人设计的,看似在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设计,加深着职业刻板印象

多元与包容,对美泰来讲,只是一个符合公司利益的商机。但从呈现的商品设计来讲,我们既看不到对女性身材的包容,也看不到玩这些玩具的小女孩真正对一个玩具的创造。

小女孩本可以把任何女性娃娃想象成从事任何职业的自己,而不必要去购买昂贵的芭比。

03

《芭比》电影成就了谁?

几乎每一个看过《芭比》电影的女性,都会为之大笑、为之感动。这是这部全女班剧组(女编剧女导演女制片)为我们每一个女性呈现的作品。

但另一边,这部电影的发行方华纳,一度施压要求导演删掉看哭很多人的“你好美”“我知道”桥段。

不管是资方美泰,还是发行方华纳,似乎都并不能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内核,那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够得以呈现呢?(毕竟他们终究还是出了钱是不是?)

本质上,这与迪士尼费劲周折把木兰塞进初始的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意图是一致的。木兰是初始成员中唯一不是、而且没有嫁给王室成员的女性,她不需要王子来拯救,自己本身就是勇敢与力量的化身。

但迪士尼为木兰举行了加冕仪式,让她“正式”成为了公主。

图片

图为 迪士尼《花木兰》海报

在之后,被迪士尼加冕为公主的还有蒂安娜(《公主与青蛙》)、乐佩(《长发公主》)、梅莉达(《勇敢传说》)、莫阿娜(《海洋奇缘》)、拉雅(《寻龙传说》),她们身上无一例外都承载着一些女权主义的象征,其中莫阿娜还在电影中喊出了经典的台词“我不是公主,我是酋长的女儿!”

图片

图为 《海洋奇缘》莫阿娜形象

在女性越来越不买帐“嫁给王子”“等待拯救”的公主形象之后,迪士尼必须要为最赚钱的公主周边续命所以才有了加入木兰的初代公主系列,而后又把很多独立、勇敢、有主见的女性角色塞进这个系列。

公主系列如今仍旧是迪士尼最成功的周边系列之一,倘如品牌方固步自封,仍旧采用传统上“被拯救”的公主形象,公主系列恐怕早就成了被抵制的对象了。

早在1997年,洗脑神曲《Barbie Girl》就借芭比批判过将女性客体化的现象。2000年美泰将这首歌的作者Aqua告上了法庭,但最终败诉,这首歌最终成为了网络神曲,是Youtube10亿俱乐部(播放量破10亿)的一员。

图片

图为 《Barbie Girl》MV截图

20多年来,类似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随着平权运动的发展愈演愈烈,芭比太需要《芭比》自救了美泰迫切地想要重新定义芭比,把产品卖给新一代女性和她们的女儿

目前看来,芭比的自救成功了,至少在电影上映期间,我们很少看到有关身体形象、职业刻板印象、美泰管理层性别比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图片

图为 《芭比》豆瓣评分截图

《芭比》无疑是一部好电影,甚至我们可以说,它会成为很多人的女权主义启蒙电影,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靠这部电影赚得盆满钵满的,是想要删掉片中芭比对老妇人说“你好美”,老妇人回答“我知道”的华纳;是和片中一样,赶走了女性创始人、管理层由男性主导的美泰(想都不用想最近芭比的销量会有怎样的激增)。

女导演、女监制、女演员共同创造了这样优秀的电影,赚得最多的却是由男性主导的大资本。

图片

《芭比》救了芭比,救了美泰。

很长一段时间,芭比娃娃的形象都不会再成为女权主义者攻击的对象,年轻的妈妈自然也会愿意给女儿购买更多的芭比娃娃,甚至很多以往对芭比嗤之以鼻的女性,会给自己购买第一个芭比娃娃。

图片

图为 《芭比》剧照

可以说,《芭比》是一场美泰的翻身仗。

但我们需要明白,如今让美泰赚钱的芭比,早已不再是由露丝创造的芭比;市面上热售的电影同款芭比,也不是由女性创作者共同努力才实现的《芭比》。

在一个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女性的努力成就了男性口袋里的更多钞票。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芭比》这样的电影,但更需要的是真正女性主导的产业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