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考研英语一评分标准明细
2023-07-25 | 阅:  转:  |  分享 
  
考研英语一评分标准明细根据大纲规定,考研翻译(英语一)的评分标准如下: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义,该句得
分最多不超过0.5分。(2)如果考生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若均正确,得分;如果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
(3)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整篇累计扣分。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满三个错别字扣0.5分,无0.25扣分。为什么要先了解翻译阅卷标
准?因为翻译本身是个主观题,一道题可以有多种译法。但是考试阅卷给分,是按照大纲来的。如果想拿高分,就得按照这个标准来。那接下来,我
们就来详细讲讲这些标准。标准一:如果句子译文明显扭曲原文意义,该句得分最多不超过0.5分。这个标准隐藏两方面含义:(1)翻译要结合
上下文,中心思想不能出错;(2)正确划分句子主干,正确划分与句子成分相对应的从句。针对这两方面分别举一个例子:(1)?The im
portance?of English?language?in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estim
ated.很多同学大笔一挥,可能翻译成: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过高估计。但其实,这个句子本身就是一个歧义句。而且根据上下文,
这个句子应当表达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必须翻译成: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高估也不过分。(2)?There is a great d
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2019年第46题)通过分析2017-2
021、2009-2013年十年的翻译真题发现,定语从句是考研最爱考察的从句类型。其中,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是考察中的一个难点
。因为它修饰的成分,可能并不紧靠which,所以得分清which引导的这个从句修饰的到底是谁。在这句话中,which修饰的是thi
s kind of nonsense(“这种胡言乱语”),而不是紧挨着它的medical journals(“医学期刊”)。因此,
这句话把结构划分出来,就是:There is a great?deal of?this kind?of nonsense?in t
he medical?journals(主干)?which,?when?taken up?by broadcasters and
the?lay?press(插入语),?generates?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enthusiasms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this kind of nonsense).“医学期刊上有
很多这样胡说八道的内容。当广播公司和非专业刊物再报道宣传这些胡说八道的内容时,就会引起人们对健康的恐慌以及短暂的饮食热潮。”区分w
hich修饰的是哪个成分,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根据which后面的动词形态判断。比如在这个例子中,which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ge
nerates(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那么这个从句就不可能修饰以复数形式存在的medical journals.二则是通过语义判断从
句修饰的是哪个部分。简单的句子能一目了然,但难一点的句子就会相当考验语感。所以平时的阅读和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句子中心思想正确、
结构划分正确,是拿到基础分的重要保障。如果中心思想错误,句子结构划分错误,即使你对语句翻译得如何优雅,也最多只能得0.5分。标准二
:如果考生就一个题目,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法,若均正确,得分;如果其中一个译法有错,按错误译法评分。考生提供两种译法的情况,通
常是不确定自己的译法是否正确,所以会写出两种译法。这种情况也往往发生在没有考研经验的新手身上。比如上面说到的which引导的定语从
句。如果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把which修饰this kind of nonsense和which修饰medical jour
nals的情况都写上,展示自己是有思考甚至是能思考正确的,以争取老师给分。但是!这种情况是按错误译法扣分的!所以不要耍小聪明!下笔
就要尽量保证自己的思考是周到、正确的。另外这里既然提到“不同译法”的问题,就先跟大家普及两种译法。具体的翻译步骤和操作,我会在Pa
rt 2 里细讲。在这里只是先简单介绍下两种译法的区别,以及在考研中阅卷老师对这两种译法的偏好。这两种译法,分别是CATTI(全国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译法和考研“以语言组织能力为基础”的译法。CATTI译法的原则,是将一个英语长句划分为中国人容易读懂的多个短
句。它的基本操作步骤是:理出句子结构(主干、从句),再通过先翻译从句,再翻译主句的方式,将句子串联起来。这种译法的优点是:操作机械
简单;通过这种方法翻译出的句子,只要你前面句子结构划分正确,那么翻译时基本都能保证结构正确,不会把你的脑子绕乱。以2021年真题第
47题为例:And the demand?that rose?in those?societies for entry?to hi
gher?education extended to?groups and social?classes that had?not
thought?of attending?a university?before war.第一步,划分句子结构,主干和从句如下:
(有两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修饰demand和groups and social classes)And the?deman
d?(that rose?in those?societies)?for entry?to higher?education?ex
tended to?groups and social?classes?(that had?not thought?of atte
nding?a university?before war).第二步,按照先翻译从句,再翻译主句的译法,将长句拆分为短句:“在那些
社会中高涨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延伸到了多个群体和社会阶层。这些群体和社会阶层在战前都没有考虑过上大学。”但是,这种译法最大的缺点
在于——不受考研阅卷老师待见。不受阅卷老师待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此操作不熟练的同学,可能会划分出太多的短句,以至于句子主干
不明显。而阅卷老师主要就是看主干给基础分的(详见标准一)。二是有很多阅卷老师都没有考过CATTI,就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翻译训练。就算
是英专生,他们的课程设置和翻译专业也有所区别,所以不会那么专地研究翻译。他们在拿到试卷前就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短句太多,他可能还
会觉得你很菜,所以如果遇到这种阅卷老师,CATTI的译法还挺吃亏的。另外,让这些老师在这么多短句中找主干,以及成分与从句是否对应,
还挺相当于是在给他找麻烦的,分数自然而然就会低一些。那么像标准的考研答案那种译法,阅卷误差就会小一些。标准答案的译法,是在正确划分
句子结构的基础上,组织成分语言,进而形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它跟CATTI译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尽可能将定语从句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尽
可能用一句话正确翻译原句。由于这种译法的评分核心还是在于主干正确、从句和句子成分匹配正确,所以这种译法无论是对考生的句子结构划分能
力,还是中文语言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不留神,翻译出来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啥。还是以2021年真题第47题为例:And t
he demand?that rose?in those?societies for entry?to higher?educat
ion extended to?groups and social?classes that had?not thought?of
attending?a university?before war.第一步,划分出句子结构:And the?demand?(th
at rose?in those?societies)?for entry?to higher?education?extende
d to?groups and social?classes?(that had?not thought?of attending
?a university?before war).第二步,将除主谓宾外的其它成分(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等等)尽量还原到句子中去,形
成一句完整的话。原文只有一个句号,译文也只有一个句号:“在那些社会中高涨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延伸到了战前没有考虑过上大学的群体和社
会阶层。”如果句子结构简单,这种译法是没问题的,脑子稍微一转就过来了,翻译出来也是通顺的。但是如果句子结构比较难,怎么翻译都不对味
儿,那我还是推荐大家使用CATTI译法。标准三:中文错别字不个别扣分,按整篇累计扣分。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满三个错别字扣0.5分,无0.25扣分。这个标准看起来是规定错别字扣分,但实际阅卷也是用在非核心词的判分上的。什么意思?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一个非核心词你实在不认识,结合上下文猜测出的意思也是错的,那么在对译文意思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它很有可能会被阅卷老师忽略,或者被当作错别字扣分。所以大家在翻译的时候大可以大胆些,从容地面对一些不认识的单词。
献花(0)
+1
(本文系行到水穷尽...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