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天气,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或更高!这两个地区要特别注意

 中国健康管理 2023-07-25 发布于浙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热  热  热

实在太热了

今年夏天,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异常难熬的高温。一项中国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中国范围内极端天气的频率也显示出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北方和西部地区。

更令人担忧的是,极端高温天气或许还将持续。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通报警告称,接下来的5年间,至少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超过1.5℃升温阈值的概率将达到66%。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气温峰值。

图片图片来源:WMO

体温是怎么调控的?

首先要从人体在高温下的体温调控说起。

人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降低核心体温:1)体内血液集中流动到皮肤附近,再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2)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汗液蒸发是身体降温的主要方式。

图片

人体热应激的生理途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人体究竟能承受多高的温度?

大气湿度和个人身体状况将决定个人能承受多高的环境温度范围。

1)大气湿度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6.5℃,且在±1℃非常窄的范围内波动。如果在湿度较高的水平下体温超过这个阈值,人体将无法通过蒸发有效散热,从而加剧与高温有关的热不适。

2)个人身体状况心脏病、肥胖症、脱水等因素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降温。当皮肤血管舒张时,体内血液会集中流动到皮肤附近。但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这个过程将增加心脏负荷和局部需氧量,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问题,甚至死亡。此外,汗液蒸发过程中,如果没能及时补水,则可能导致脱水,使得血容量减少,又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负担,甚至引起肾脏疾病。研究显示,极端高温天气里,老年人死因归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数都多。


那么,人体的耐热极限是多少呢?

一项英国研究纳入了13例受试者,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分别处于28℃~50℃和-50%~50%湿度环境下,观察他们出汗情况、心率等指标。结果发现,人在安静状态下坐着,可以忍受的极限环境温度在40℃~50℃。

图片

▲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静息状态下测量的人体生理变量(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高温天气易使环境温度超过人群的耐热极限,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还会增加人体与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身体正常的体温调节中枢将失效,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疾病。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夏天约有23万人因高温到急诊就诊,5.6万人因高温引起的疾病住院治疗。高温天气下,人体更容易感觉疲劳和不适,而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又可能诱导身体其他类型生理性应激,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生。

中暑甚至可能发展为热射病,严重时可致死。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的一项模型预测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预计超过35.6万人的死因与高温天气有关。随着极端高温天气的频繁出现,预计与高温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将增加。另外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发现,相比于2015年~2021年,2022年欧洲因极端高温天气死亡的人数增加了2.55万左右。研究人员预测到,如果极端高温天气持续下去,到2050年,欧洲每年夏天至少有12万人因高温死亡。

我们该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炎热天气和极端高温:健康风险”的专题文章指出,通过减少在极端高温天气进行活动等方式,可预防高温死亡事件的发生。

图片

图片来源The Lancet

高温天气应减少和避免过度运动,个人可采取的降温措施如下:

1、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合理使用电扇、喷雾风扇等工具,或是将双脚浸入冷水中降温。

4、选择透气性好、轻便、宽松的衣物,帮助身体散热。尽量避免长时间阳光暴晒,特别是在中午时分。

5、对于婴幼儿、老人、行动不便人群需重点关注其身体状况。

6、注意体温调节并监测身体状况,如果感觉身体过热或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寻找阴凉处休息或及时就医。

7、学会识别中暑相关疾病的症状,掌握一般处理方法,发现身边有人病情严重时及时协助就医处理。

图片


相关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点此了解投稿详情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Wenyue He, Huopo Chen, 2023. More extreme-heat occurrences related to humidity in Chin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https:///10.1016/j.aosl.2023.100391.
[2] Ebi KL, Capon A, Berry P, et al. Hot weather and heat extremes: health risks. Lancet. 2021 Aug 21;398(10301):698-708. doi: 10.1016/S0140-6736(21)01208-3. PMID: 34419205.
[3] Henderson MET, Brayson D, Halsey LG. The cardio-respiratory effects of passive heating and the human thermoneutral zone. Physiol Rep. 2021 Aug;9(16):e14973. doi: 10.14814/phy2.14973. PMID: 34409765; PMCID: PMC8374383.
[4] Global Annual to Decadal Climate Update. Retrieved May 18, 2023 from https://public./en/our-mandate/climate/global-annual-decadal-climate-update
[5]Ji, J.S., Xi, D. & Huang, C. Building resilience in heatwaves.Nat Med 29, 1613–1614 (2023). https:///10.1038/s41591-023-02409-1
[6] 中国区域极端湿热事件及其影响在加剧. https://iap.cas.cn/gb/lunbo/202307/t20230707_6807375.html
[7] Ballester, J., Quijal-Zamorano, M., Méndez Turrubiates, R.F.et al. Heat-related morta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summer of 2022. Nat Med 29, 1857–1866 (2023). https:///10.1038/s41591-023-02419-z
[8] The Lancet: Extreme heat is a clear and growing health issue, with evidence-based adaptation plans urgently needed to prevent unnecessary death. https://www./news-releases/925915
[9] The Health Care Costs of Extreme Heat. https://www./article/the-health-care-costs-of-extreme-hea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