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GPS,为什么我们还要花700亿建北斗?因为那一年的导弹打偏了

 炫叶楓雪 2023-07-25 发布于广东

在全球定位系统(GPS)领域,美国毫无疑问是行业领先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已经给它的陆海空三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进行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

此外俄罗斯也通过GLONASS系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此同时,中国投资数百亿美元开发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

有人可能会质疑中国投资北斗系统的必要性,认为GPS已经存在,为什么还要花费700亿去建设北斗呢?

导航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选择投资北斗系统的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导航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导弹制导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对任何军事强国至关重要。

历史上,中国的导弹技术起步较晚,曾经长期依赖于进口的先进技术,在导航领域一直是靠美国的GPS。

然而,在国际局势不稳定、技术封锁或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依赖外部导航系统如GPS存在严重的风险。

因此,发展独立的导航系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下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中国投资北斗系统的决策是基于历史背景下对外国技术依赖的经验教训。

回顾二十世纪末,中国曾在导弹技术发展中遭遇过一次重大挫折。

1996年,中国进行的一次导弹试射由于外部技术供应中断而导致失利,进而引发了国内对技术依赖的深刻反思。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技术自主性,中国决心发展独立的导航系统,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北斗系统在精准度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北斗系统相较于GPS在精准度和可靠性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这一点也可以从公布的资料中得到印证。

早期的GPS在中国地区的定位精度有限,尤其在城市峡谷和高楼密集的地区,信号遮蔽和多路径效应使得GPS定位不够准确。

这对于军事应用中的导弹制导而言,甚至微小的定位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中国意识到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对于确保军事行动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公开资料表明,中国在建设北斗系统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地测试和改进工作。

自2012年起,北斗系统逐步向全球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并且在2018年底实现全球覆盖。

这种全球覆盖的能力为中国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得导弹和其他军事装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制导。

导弹偏差的风险与国家安全

导弹偏离的风险是中国投资北斗系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曾几何时,中国在军事演习和实际冲突中曾遭遇过导弹偏离的问题,这对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次著名的案例是在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中国进行导弹试射时遭遇到导弹偏离目标的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迫使中国加大自主研发导航系统的力度。

通过整合北斗系统与中国的导弹系统,中国可以建立一个具备冗余和强大自主导航能力的系统,从而降低导弹受到外部干扰的风险。这不仅提高了导弹制导的精确性,也增强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北斗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多次实战演习中得到验证,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商业和民用应用的广泛发展

除了军事应用,北斗系统还具有广泛的商业和民用应用。

自北斗系统开始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以来,中国在航空、海洋、交通运输和物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北斗系统的精确定位和导航能力使得交通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特别是在海上航行和航空领域。

此外,北斗系统在农业、测绘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开,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

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对于确保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至关重要。

北斗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在精准度、可靠性和自主性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这项投资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还为商业和民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中国投资北斗系统的决策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对于确保国家安全、提升军事实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