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北之旅十七:中俄湿地三十三

 苍松xujp 2023-07-26 发布于海南

    我们乘车沿着331国道向根河行进。331国道是我国第二长的国道,也是一条边境公路,此行中,需经过中俄边境的三十三号湿地。

    三十三号湿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是在中俄边境上的湿地。这里吸引人们的是蓝天,白云,清清的湖水,漂亮的倒影,一个纯净美丽的地方,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在这里呼吸清新的空气,听听水鸟的歌声。


之所以叫三十三湿地,是因为这里离俄罗斯的一个小镇只有33公里。

    沿公路西侧靠俄罗斯一方,拉起了一道铁丝网。铁丝网那边是边境前沿,因为无人进去打扰,那原生态的美,美得简直让人窒息!湿地中蜿蜒流淌的小溪,一望无际的草原,随风飘荡芦苇荡,时而飞起时而觅食的灰雁,鸿雁,白鹭……这是一块连上帝都嫉妒的土地。






这道铁丝网并非国境线,充其量只能算是警戒线,铁丝网那边依然是中国的土地。

    走过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原以为“天苍苍,野茫茫”是真的,“风吹草低见牛羊”不现实。看着这片草原,才知“风吹草低见牛羊”确有其事,“古之人不余欺也!”


导游告诉我们,远方青色的山脉,那就是俄罗斯。


    中俄两国在这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额尔古纳河本为蒙古帝国时期中国的内陆河,俄国南侵时,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匆忙在1689年同俄国签订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国,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草地中一水洼,一只鹭鸟在悠闲地觅食。


草地上还有要座桥。



    近些,再近些,把镜头拉到底了,那桥好像是座吊桥,如同古代城门口护城河上的吊桥一般,但不清楚为何桥那头没有路。


公路旁,竖起一块石头,上书“情定长河”。


一个小木棚子,可供游人歇歇脚。


这里也在用光伏太阳能发电。

    公路边,山脚下,有几间小房子,那便是三十三中俄边境湿地旅游驿站,有日用百货、散装及预包装食品销售。关键是有地方可以“唱歌”。




驿站旁有栈道上到坡顶的观景台。

    站在观景台上,居高临下看风景,在不允许用无人机航拍的情况下,这应该是最好的视角,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到湿地的美景。

    额尔古纳河畔,三十三号湿地,水草丰美,人间净土。
 

    (2023年6月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