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伴脑白质病变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两例

 忘仔忘仔 2023-07-26 发布于山西

病例1:患者男,14岁,间断四肢抽搐1年,每次数秒缓解。于2019年4月23日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查体:双肺叩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颅脑MRI示双侧额、顶、颞叶、侧脑室旁白质可见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图1)。经临床问诊,本患者直系亲属哥哥肌无力和肌萎缩累及头面部,颞肌、咬肌萎缩呈“斧状脸”。未征得患者同意,未做病理活检。最终患者经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

病例2:患者男,48岁,既往体健,白内障。患者于2018年9月出现一过性眩晕、走路不稳。于2019年3月4日到北戴河医院就诊,颅脑MRI示双侧颞叶、岛叶异常信号,考虑:脑白质脱髓鞘改变。2019年4月8日因左下肢活动不利2个月,加重一周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查体:神经查体阳性;双耳鸣,左侧为著;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足音叉振动觉消失。颅脑MRI+强化示双侧颞叶、岛叶可见对称性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双侧颞叶萎缩,脑沟增宽(图2A、2B),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图2C)。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糖测定4.39mmol/L,脑脊液氯化物测定127.6mmol/L,白细胞数2×106/L,单核细胞比例0%,细菌涂片未见细菌,新型隐球菌鉴定阴性。四肢肌电图+神经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NCV):双下肢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降低,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波幅降低。最终该患者经北京军颐中医医院诊断为DM1。

目前病例1随访体健,未见明显后遗症。病例2伴发糖尿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图片

讨论

DM是一组以肌无力、肌强直和肌萎缩为特点的多系统受累的罕见病,根据基因不同分为DM1和DM2型,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白内障等,好发于中青年。通过对2例DM1患者脑MRI分析,得出DM1的影像学表现为对称性脑白质T2WI高信号改变和脑萎缩,主要以双侧颞叶为主。Franc等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分析了5例DM1与正常患者的脑灰质体积,结果证明DM1患者脑白质病变累及整个大脑,以额叶与颞叶萎缩更为显著,与本研究相符。本研究中有1病例发现可累及双侧岛叶,临床会诊不除外自身免疫性脑炎,腰穿后脑脊液检查为阴性,后追问家族史,患者诉家族中有认知功能障碍及肌强直史,家族中无脑卒中病史,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的发病年龄,给予患者肌电图检查后最终确诊为DM1。同时,有文献报道了1例DM1患者,颅脑MRI显示病变累及了双侧颞叶及岛叶,与本病例相符。此外,我们还发现脑白质高信号并不累及基底节区和丘脑。近年有报道,DM1具有一定家族遗传史,白内障为DM1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我们发现本例成人型DM1也有白内障,与先前文献对应一致,而年龄较小患者没有此类症状,表明DM1的发生可能与年龄相关,未来需大样本来验证此观点。

鉴别诊断:DM1需与CADASIL、脑白质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脑炎相鉴别。CADASIL是一种非动脉硬化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卒中,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认知功能障碍。颅脑MRI表现为多发皮质下梗死灶及双侧脑室旁白质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测微出血可能是影像学上两者的一个鉴别点。多发性硬化呈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一个或多个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常同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的白质,颅脑MRI表现为T2WI局灶性高信号,增强扫描可排除脱髓鞘改变。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发热、呕吐,脑脊液炎性改变,MRI增强扫描通常无病灶强化。脑脊液检查和MRI可排除炎症。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大类以髓鞘形成不良为特征的遗传家族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及婴儿期。临床上可表现为抽搐、行走困难。头颅MRI显示:髓鞘形成不良,脑白质区病变对称分布,主要累及深部白质及侧脑室旁,不累及双侧颞叶。综上所述,DM1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变,在临床上遇到双侧颞叶萎缩为早期表现的患者应考虑此病。该病与患者年龄存在相关性,且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较易漏诊误诊。另有研究表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诊断DM1较FLAIR更为敏感,下一步需更深层次的研究来探索新型方法,以达到准确检测的目的。

磁共振成像  2022年2月第13卷第2期

作者:梁欣 刘兰祥承德医学院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