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带岁月”散记系列⑧:军港出口话沧桑

 京都闻道阁 2023-07-26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彭化义

这是一座废弃的碑座,顶端曾经高高耸立着一只生锈的铁锚;这是一块风化的山石,周边破损沟边上长满了杂草;这又是一处残缺的遗址,顶部的平坦水泥地和连通上下的台阶儿已经布满斑坑……
坐落在百年军港进出口外的这个“怪物”,便是日俄战争后日军留下来的臭名昭著的 “闭塞队纪念碑”。
离开军港几十年之后的一天,我与老艇长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回望当兵的足迹。这天,我们驻足在军港外的这座“怪物”前,久久凝视着它的外貌,追寻着它经历的历史风云。海风呼呼地吹着,上面和周边的野草纷纷低弯着腰,仿佛在向后人谢罪。海浪花翻滚着,向海岸一排一排地扑打着,似乎在拼命地要回到港口妈妈的怀抱。
“这里可是列强欺凌中国的铁证啊!”老艇长望着残缺的“闭塞队纪念碑”,两眼紧眯着冲向海天,思绪回到百年之前。
“当年为了争夺旅顺这个地方,日俄列强在咱们这片国土上大打出手,致使咱们的百姓惨遭杀害,山河遭受凌辱!”
老艇长凭着他的记忆,讲述起这座“闭塞队纪念碑”的前前后后。他那充满悲愤而感慨的介绍,将我的思绪,也带向了那遥远而又充满血泪的岁月。旅顺人民的苦难,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一幕幕,一桩桩,重现在眼前……

旅顺口这个地方,晋代的时候叫“马石津”,唐代称“都里镇”,元代名为“狮子口”,到了明代才称为“旅顺口”。1880年,清朝开始在这里建成北洋舰队的重要基地。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日军侵占旅顺口,于1894年11月22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达2万余人。之后,日本和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并割让辽东半岛。这让俄国十分不爽,因为这个地方他们也盯上了。俄国表面上提出帮中国要回,但当辽东半岛回到清朝手中后,却居功要挟清政府于1896年签订《中俄密约》,于1898年强行“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
这时,英国和美国发现,俄国再强大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便与日本狼狈为奸,暗中帮助日本提升军事实力,帮助日本同俄国开战。在这种背景下,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日军最终夺取旅顺军港。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海军为了控制黄海制海权,在沙俄舰队出没的海区航道布设各类水雷的同时,实施的对旅顺港口进行自杀式闭塞作战。”老艇长指着港口外的海面,边说边有所沉思。
“闭塞行动的总指挥,叫东乡平八郎。实施前,东乡平八郎接受了海军部的友马良桔中佐、广濑武夫少佐等人提出的建议,组织船队闭塞旅顺港口。”在老艇长的语序中,一幅幅画面出现了——

1904年2月24日,东乡派出第一批由5艘舰船组成的闭塞队,最小的船是排水量1163吨,大船排水量是2942吨,每船由十几人驾驶,此次行动指挥官是友马良桔中佐;当天午夜时分,闭塞队在风高月黑中到达旅顺港外,凌晨4时30分以8节的航速分别沿港口西侧、南侧向港口内冲击。海岸上的俄军发现后,用探照灯发出高强度的白光照射海面,岸上的火炮和港外锚泊的舰只一齐向日军闭塞船队攻击,除广濑驾驶的排水量为2766吨的“报国丸”沉没于港口西侧外,其余4船未驶到预定位置都被俄军炮火击沉,此次闭塞行动日军亡1人,伤3人,生者由担任救护任务的鱼雷艇接回。
3月27日凌晨,日军又派出第二批4艘闭塞船只,指挥官仍由友马良桔中佐担任,闭塞船队于凌晨2时30分到达旅顺港外,成雁形队冲向港口,3时30分被俄军发现,岸炮和值班舰的舰炮齐向闭塞船射击,友马良桔的排水量为4000吨指挥船“千代丸”在黄金山东南约100米处自爆沉没;广濑武夫驾驶的“福井丸”号在“千代丸”前面约150米处投锚自爆沉没,“福井丸”到达指定位置后自行爆炸前,广濑武夫命令将人员撤到小舢板上集合,清查人数时,发现少了上等兵衫野,广濑武夫喊着衫野的名字,在船头被俄军炮火击中倒入海里身亡,“祢颜丸”、“米山丸”也被俄舰鱼雷击中,在港口航道沉没,两船间隙不到70米。这次闭塞战,对俄舰队大舰出港已经造成严重影响。

“东乡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决心要通过闭塞战把沙俄舰队彻底封锁在旅顺港内!”5月3日凌晨,他组织发起第三次港口闭塞战;这次动用了大批闭塞船,直接指挥为林三子雄中佐,第三次参加闭塞的各船指挥官和敢死队员于4月27日至28日,分乘12艘驱逐舰到距旅顺港口3500米处,进行详细侦察和熟悉海区水域情况;5月2日晨7时8艘闭塞船和4艘保障船从朝鲜西海岸的海洲起航,驶往旅顺东南44海里的圆岛集结地,当时虽然海面风大浪急,但仍按原计划进行,傍晚19时30分,闭塞船队从圆岛出发,23时到达旅顺港外。在老铁山和黄金山方,各有8艘驱逐舰担任掩护任务,5月3日零时8艘闭塞船成一线横队向港口冲击,凌晨2时沙俄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向闭塞船开炮射击,有6艘闭塞船被炮火击中或触雷沉没,只有2艘闭塞船抛锚自爆沉没,虽然沉没的位置比较集中,但距航道较远,此次日军损失较大,159名闭塞队员只救回67人,60人阵亡,32人被俘。
“日军实施的三次港口'闭塞行动’,对沙俄舰队造成极大军事压力,大型舰艇被封锁在港内,小型舰只又不能对日军构成威胁,加之后任的分舰队司令维特盖夫特海军少将平庸无能,俄舰队只有望海兴叹,成为瓮中之鳖,等着给日军当靶子。”说到这里,老艇长停顿了一下,表情更加沉重:“日军战胜沙俄,占领了旅顺,接着对全城进行了疯狂屠杀,老虎尾的所有村庄全部无人幸免,一时间,整个军港内外,血流成河!”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为了宣扬其闭塞战的“功绩”,将曾参加闭塞战葬身于海底的广濑武夫少佐追认为“军神”,晋升为中佐,把他所指挥的“福井丸”号沉船上的锚打捞上来作为标志,在进旅顺港口左侧的大圆礁石上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东乡平八郎题写了碑名:“闭塞队纪念”。
“之后的岁月中,这座'纪念碑’一直被立于港口外,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见证。”老艇长说,他刚一上艇时,就有老兵带他来到这里,给他讲述历史。后来,他成为了老艇员,又将一代代新艇员带到这里进行国耻教育。
老艇长说,“闭塞队纪念”碑上的铁锚和碑身,是上世纪70年代被被炸掉的,如今存放在旅顺博物馆内,这里只剩下残留的碑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闭塞队纪念”碑遗址处,其残骸在默默地向中国军民谢罪着,滔滔海浪之前,任凭讨伐着;巍巍青山之下,始终下跪着。
这时,一潜艇出航,之后是一列舰艇编队陆续跟着,舰艇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编队驶过留下的航迹,在航道上划出长长的白带。
古时顽凶葬鱼腹,列强遗址裹痕肤,军港沧桑百年渡,旌旗猎猎开新途。倘若那些战死的日军海底有知,他们是否也会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内疚呢?
历史的伤痛是时间无法弥合的,日军的闭塞作战直接打疼的是沙俄海军,长久伤害的,则是中国领土和中国人民。它就像一块伤痕,时刻在提醒着后人:落后就要挨打;也在时刻警示着新时代的人民海军:被人堵在院子只能坐等挨打,只有筑牢远海防卫的长城,才能将强敌消灭在院墙之外!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彭化义,退役海军大校,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现居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