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新用户0538cYuY 2023-07-26 发布于河南

2023全国高考已告一段落,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都有哪些“好题”,24届的考生和家长值得一看哦!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数学:没那么难了?

1. 单选题:前3题考法基础,第4题考察复合函数单调性,第5-6题为解析几何问题,计算细心即可,第7题为数列与逻辑用语结合,注意验证充分性和必要性,第8题为三角恒等变换,单选整体难度不大 。

2. 多选题:第9题为数据特征,考法新颖但比较简单,第10题为情景题,如第10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通过对声压级的研究,全面考查了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第11题为抽象函数性质,第12题为立体几何最大容积问题,难度中等。

3. 填空题:难度不高,整体计算量不大,前三题为基础题型,第13题考查分类加法与分步乘法原理;第14题考查台体的体积公式,考生应注意高的计算;第15题考查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使用两个临界值求解:第16题难度中等,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利用余弦定理与焦点三角形即可计算离心率。

4. 解三角形大题:考法常规,解法不唯一,变形需熟练使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再使用正余弦定理即可求解。

5. 立体几何大题:背景为正四棱柱,规则几何体建系较容易,第一问可以使用几何法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线线平行,也可以使用建系法证明,第二问考察点的存在性问题,计算量适中,难度中等。

6. 导数大题:第一问为含参单调性讨论,比较简单,第二问结合第一问的结果判断恒成立问题,细心即可。

7. 数列大题:第一问考点比较常规,利用等差数列基础公式求通项式,第二问关于数列性质的考察较为新颖,需综合所学知识分析求解,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8. 统计概率大题:第一问考察概率的常规计算,较为基础,第二问将概率与数列递推相结合,与2019年全国I卷第21题考法相似,需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第三问将数学期望与数列求和相结合,思考难度较大,考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的运用能力。

9. 解析几何大题:第一问为常规轨迹方程问题,第二问为动点最值,但并非单一变量,而是二元函数问题,难度很大,对学生函数分析能力要求极高。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历年考频分析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英语:专注基本功

广东卷(即新课标I卷)相比其他几套试题,是比较难而且有意思的一套,表现在:

1. 语篇体裁极其丰富,而且以非虚构文章为主;

2. 长难句特别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一下子就被打击得没有信心了;

3. 问题很有深度,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有效信息,然后结合上下文反复思考,要在短时间内做到,确实不容易。

新1卷的题材是最难理解的,除了第一篇意思意思,剩下的三篇难度都很高。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比如群体智慧、数码极简、自然循环。也是四套中,长难句是最多的、涉及语法最复杂的,你看这一个一个长难句,读下来都费劲:

不仅句子难,语篇涉及的知识点都超过了18岁孩子能理解的范畴,比如数码极简中阐述的观点:生活智慧、独处与高级快乐。

阅读理解文章分别出自:《新闻周刊》《每日电讯》《国家地理》《New Science》等,除此,还有法国的网站文章、英国的公益杂志内容。

这也就意味着,考生的阅读量要足够大,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题材、体裁文章。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语法填空中的“小笼包”篇,考察了构词法等英语语法体系以及特征,很难单靠所谓的“语感”来做题,鼓励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阅读延伸(外刊)。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语文:更具灵性

新课标卷作为未来高考的风向标,突出的是统编教材独特的育人功能,加强了试题与教材潜在的关联。情境教学很重要!选修课很重要!研究真题很重要!

新课标I卷的第17题(3)小题,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并不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第17题(3)小题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 ”就很好。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

4套试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全国甲卷和乙卷为单一文本,新课标I卷和II卷为复合文本,材料由相关的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如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两则材料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两则材料之间形成一种张力;第14题针对两则材料设题,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思考子鲋在批驳韩非时如何抓住其论述的关键漏洞。新课标I卷语言文字运用I和II,形式分别是“一拖二”“一拖三”,考点是语句补写、病句修改、重叠词语的含意、标点的表现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物理: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试题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增强了试题的开放程度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利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去解决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第9题,电子墨水以无光源显示技术为素材命题,需要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分辨出带电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模型,都是聚焦关注关键问题很好的题目。第15题,以医药品自动配送情境来建构,体现了我们的科技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能够用物理学的观点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而更热爱生活、学以致用。

引导考生用已学的知识去理解和探索前沿科技,同时又可以解决生活中最实在的问题。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2023湖南高考物理

试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的描述与解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来解决问题。如第4题,渔船舱用回声探测器发射的声波来探测水下鱼群和障碍物的这样一种技术。以及第6题,理想变压器对电动汽车充电,强调了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教学深刻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第12题,以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盐水电导率的实验情境,考查了电路的连接、读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考查了学生是否利用所学真正的电学知识利用于生产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历史

首先是价值引领与学科特点有机结合,整个试题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聚焦能够使学生表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理性思维和家国情怀的渗透与呈现。比如说第17题,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对民族复兴的重要论述,同时要求学生长时段、整体性、多角度地概括、回顾、分析、评价,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有效的考查。

第二个特点就是,注重依标命题和大胆创新的有机结合。整个试题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以部编教材作为依托,聚焦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避免偏题、怪题,有助于平稳过渡。同时又依据实际的要求大胆创新。比如说,第20题,这道题是一道关联中外、综合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题,也是取代过去选考三选一模式的新题。整个题目介于常规题和开放题之间,以学术情境作为设问,要求赞成这个观点或者另外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这个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多年以来广东自主命题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注重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和真实性,注重问题形式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时代性与历史性的有机结合。整个试题非常关注热点问题、核心问题,以党史和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涵养家国情怀。以第19题为例,探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依托主干知识,突出传统文化,注重核心观点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中华文明统一性、延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深刻体会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生物

今年的生物试题,突出试题的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彰显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全卷立足学科本质,通过选取丰富的素材,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加强学生对劳动、体育和美学素养方面的引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试卷的第1题,以我国三千年茶文化历史为背景,通过创设红茶制作过程为情境,引导考生感受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第二个方面的特点是,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拔尖人才的选拔,试题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关键能力为重点,通过灵活多样的设问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特别是对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得出新结论能力的考查特别突出。比如,第18题、第19题,重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第19题、20题和21题,重在考查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第三各方面的特点,强化考查本质,引导中学教学。试题紧扣新课标、新教材,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教材,深化概念教学,回归教学本质,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比如第21题,将教材上关于提高桉树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探究,迁移到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方案设计上,试题在设问及答题方式上有创新,通过丰富的设问形式,让套路现形、刷题失效,使优秀的学生能得高分。比如第18题、20题,以绘图方式作答。第21题,考查思辨思维能力,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四个方面,坚持胸怀天下,凸显责任担当。试题引导学生用生命观念去认知世界、拓展国际视野,拥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比如,第2题,以中国和国外科学家合作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展现了中国科研在全球化过程中解决重大问题的使命和担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的力量。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地理

一,立足地理学科特点与价值,聚焦建设成就,厚植家国情怀。试题精心选择体现时代精神的相关素材,充分彰显我国当代伟大建设成就,将树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德育目标渗透到试题中。如第5-6题,以近年来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这一真实案例,反映了我国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就。第7-8题,以电商发展对浙江省温岭市某镇制鞋业的促进和影响为素材,契合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二,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提升人才选拔区分功能。试题充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任务注重提升人才选拔区分功能。一,首次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辨观。19题第2小题,首次呈现了开放的提问方式,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就现代对马暖流是否形成于距今八千年明确表达态度并说明理由,该设问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事物认知态度,形成科学的思辨观。二,强化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掌握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基础,试题突出对地理信息挖掘、整理和分析的考核。如第3~4题,通过一次较强降水相关信息,综合考查了考生对温度、风速和水汽凝结变化的理解。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第18题,以巴音河流域为对象,综合考查了考生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对考生从不同空间视角。全方位地认知具体区域地理环境变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化学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如第2小题当中,浓缩了我国四大科技成果于试题中,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时代历史成就。第3小题中,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强化了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显性的考查和隐性的教育结合起来。试题中独特的化学符号体系和丰富的表征方式,如电极化学、分子结构、晶胞结构、价类二维图、能量反应进程变化曲线等等,丰富的情境创设,体现了学科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合理地设计能力层级,服务科学选才,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前提下,深化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以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研究与创新等四项关键能力为学生的水平表征,清晰呈现各项能力水平的内在逻辑。试题深化基础性考查,如选择题以及主观题的前3个小题考查了基础性内容,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教材,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部分试题突破了封闭式作答的藩篱,进一步探索半开放性试题的一个设计,鼓励考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引导教学改变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复习备考模式。如17题的第5小问,写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20题第3小问,分析预测化合物可能的化学性质等等。试题加强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考查,如第18题,以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提取镍、钴为主线,渗透物质结构、反应速率、弱电解质溶液和物质的量的一个考查。第19题,以配合物分离稀土为主线,渗透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控制变量等方法的考查。

官方确认!今年高考这些题出得太好了,24届会做吗?

政治

第一,聚焦铸魂育人,突出思政育人功能,第9题,以广东涉侨审判实践创新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女性力量、团结侨胞助力民族复兴的认识。第13题,以西器为背景,对美育进行了考查和引导。而第15题,以劳动合同签订考查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劳动教育等。

第二个特点是,稳中有进,强化思政学科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7题,以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为背景,通过一种结构化的设置,使得经济和法律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第16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对跳高比赛的结果进行推理。第20题,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作性的思考,都比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试题情境任务的构建,引导考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全卷从生活实践情境到学习探索情境,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国际事业彰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以开放视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试题的问题设置,梯度有序,结构合理。例如第8、9、10、17题,选取了具有广东特色的情境。第12、16、19、20题,创设了非常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情境任务。其中,第19题,以活动型课程形式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何通过提出议案、建议等进行履职,探究特色非常明显,呼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