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绥蒙军区(1945.9—1948.8)

 微湖渔夫 2023-07-2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绥蒙军区
(1945年9月—1948年8月)

绥蒙军区成立于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7月。抗战胜利后,由于形势变化,撤销了原绥东、绥中、绥西军分区,于19459月在绥南成立了十一军分区,将原来塞北军分区改为五分区。另外,军区还辖有骑兵旅、骑兵第一团、步兵第九团等部队。
第五军分区前身为抗日战争中晋绥军区第一军分区,19458月以第一军分区人员为基础,在雁北新成立塞北分区,后改名五分区,下辖第一、二、三支队,怀仁支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分区成立时机关驻山西左云县城。司令员王赤军,政委李登瀛。一支队即1942年塞北军分区所辖之偏清支队;二支队前身为1938年活动于雁北地区的六支队第二营,1942年成立塞北军分区时为步兵第二营;三支队前身为1939年成立于雁北、朔县之游击大队,日寇投降后,与二支队同时扩编为支队;骑兵大队前身为雁北六支队骑兵营。

图片李井泉带队挺进大青山

第十一军分区成立于1945925日,司令员黄立清,政委张毅忱。分区机关当时驻凉城。分区下辖第一、二、三支队和一个大队。一支队系抗战时期原绥南和林第七支队,分区成立后将其与晋绥独立第三旅第十七团留在和林、凉城地区活动的一个连合编而成;二支队为原抗战时期活动于丰镇、凉城地区的游击队与晋绥独立三旅第三十六团一个连合编而成;三支队前身即抗战期间活动于归(绥)、凉(城)地区的游击队,分区成立后整编为支队;托(县)和(林)清(水河)大队为抗战期间该地区发展起来的游击队。
骑兵旅,旅长康健民,政委王再兴。骑兵旅前身即19454月从延安调来绥蒙的晋绥陕甘宁联防军骑兵旅,当时仅辖五个连。19459月至11月经过整编,下属三个团。第一团由该旅原五个连合编而成;第二团前身即抗战时期活动于绥中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二团;第三团前身即抗战时期活动于绥西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三团。
步兵九团前身即19452月调归塞北军区的晋绥军区第二分区步兵九团,该团抗战时期一直活动于雁北和绥南地区,番号曾为警备六团。
骑兵第一团前身即抗战时期活动于丰镇、凉城、和林、归绥地区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一团。
19458月日寇宣布投降后,绥远国民党军傅作义部出动重兵沿平绥线由西向东推进,先后侵占了从我手中解放出来的清水河、凉城、武川、陶林、集宁、丰镇等县城及平绥铁路沿线重要村镇。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绥蒙军区部队暂时撤至商都地区。10月,晋察冀、晋绥两军区组织了绥包战役,绥蒙军区部队积极配合作战,同时担任掩护交通、剿灭匪患、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在此期间,部队组织变动如下:
19459月,第五、十一军分区调归雁门军区领导。
11月下旬,五分区之二支队、三支队,分别整编为独立第二团、第三团。
1945年冬,十一军分区又归绥蒙军区建制。
19461月,骑兵一团调归十一军分区,以加强该地区军事力量。
8月,十一军分区第一、三支队、托和清大队合编为独立第七团;其二支队在充实人员之后直属军区领导。

图片

图片

图片120师骑兵英姿


1946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向我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绥蒙军区积极配合野战军作战,当野战军主力转移到其他战场时,则以广泛的游击战争坚持了绥蒙解放区的斗争。到1948年上半年为止,绥远地区敌我一直处于拉剧状态,部队机构变动也较大:
19467月,独立第三团调离五分区建制,编入野战军序列。
8月,军区将丰镇二支队与九团合并,撤销二支队番号,九团整编为三个营建制的团,调拨野战军序列。
10月,雁门军区撤销,第五军分区又归绥蒙军区建制。
11月,五分区之偏清支队整编为独立第四团。
19473月,五分区第四团调入十一军分区。
9月,骑兵旅第二团与十一军分区骑兵第一团调赴晋西地区作战,脱离绥蒙军区建制。为精简机构充实连队,奉命撤销了第五军分区和第十一军分区的番号。此时,军区辖骑兵旅、步兵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团、大(同)怀(仁)支队和四个独立营。
19482月,因丰(镇)凉(城)地区部队数量增多而整编丰凉支队,辖步兵、骑兵大队各一,每大队三个连建制。
6月,军区为了加强与充实骑兵旅,将丰凉支队之骑兵大队扩编为骑兵团,拨归骑兵旅建制。在此期间,将左云独立营扩编为大(同)左(云)支队。
81日,军区所属步兵团奉命升编为晋绥野战军步兵第十一旅,旅长兼政委黄立清,原军区所属步兵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团分别改为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与此同时,晋绥军区以原第二军分区机关为基础,重新组建绥蒙军区第五军分区。原怀仁支队整编为独立步兵第四十六团,右玉独立营与大同支队合并整编为独立步兵第四十七团。两个团均归第五军分区建制。

图片

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
1948年8月—1949年2月 

1948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8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绥蒙军区所属部队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准备进军大西南(后因形势变化部队未走,只由李井泉带了几百名军队和地方干部赴西南)。此时,正值辽沈战役前夕,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杨成武率领的华北第三兵团进军绥远,并统一指挥第八纵队,配合华北野战军发动察绥战役,以配合与支持辽沈决战。8月下旬,八纵队机关在绥蒙军区机关当时的驻地山西左云县米昔马庄组建就绪,姚喆任司令员,王长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裴周玉任政治部主任,张升初任供给部长,李振智任卫生部长。绥蒙军区仍保留,由副政委饶兴、参谋长刘华香主持军区工作,隶属于晋绥军区。同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姚喆兼任绥蒙军区司令员,高克林任政委,杨业澎任副司令员。纵队机关序列:司令部设作战、侦察、训练、通信、机要、管理等科;政治部设宣传、组织、敌工、保卫、总务等科;供给部设财务、军需、粮秣等科;卫生部设医政、药材、防疫等科。

图片骑兵支队司令员姚喆在山洞中研究作战方案

八纵队下辖有步兵第十一旅、步兵第十四旅、骑兵旅。其中十一旅,旅长兼政委黄立清(1949.1起专任政委),旅长樊哲祥(1949.1任职),副旅长樊哲祥(1949.1离职)参谋长张中如,政治处主任王志武,供给处长荣恩簿。步兵第三十一团,团长罗成章(1949.1调离)白炳勋(1949.1任职),政委白炳勋(1949.1离职)。步兵第三十二团,团长董兴仕(1949.1离职)罗成章(1949.1任职)。步兵第三十三团,团长高步仁(1949.1离职)张宗文(1949.1任职),政委李兰芳。骑兵旅即原绥蒙军区之十一旅、骑兵旅;十四旅是以五分区机关部队与四十六、四十七团组成,罗斌任旅长。
八纵队组成后,于9月下旬随三兵团挺进绥远地区举行察绥战役,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牵制了国民党傅作义部东援,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是年12月至翌年1月平津战役期间,八纵队和绥蒙军区部队再次按上级统一部署,在绥远地区给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使绥远地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的重大变化。
在胜利的形式下,部队得到发展。是年冬,将丰(镇)凉(城)支队改编为第一支队,在绥东地区新成立了第二支队,以原平清独立营为基础扩编为第三支队,以原托(县)清(水河)大队为基础扩编为第四支队,另在平绥铁路以北成立了骑兵支队。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
1949年2月—1949年5月 

1949年2月,为适应全国形势之需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战区野战军的各纵队统一改称为军的番号。为此,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于2月下旬奉命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军长姚喆,副军长王长江,政治部主任裴周玉,供给部长陈仕南。原属步兵第十一旅改编为该军步兵第二十二师,师长樊哲祥,政委黄立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志武,参谋长陈仕南,(1949.3任职)供给处长陈仕南,卫生处长陈纯炳。下辖步兵第六十四团,团长兼政委白炳勋(1949.3离职)。团长张宗文(1949.3任职),副政委张耀宗。六十五团,团长罗成章,政委慕湘,六十六团,团长高步仁,政委李兰芳。原步兵第十四旅改编为该军步兵第二十三师,师长罗斌,政委姜文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沈新发,副参谋长孙继力,政治部副主任慕湘,供给处长王庶廉,卫生处长程传忠。下辖步兵第六十七团,团长汪贤才,政委苗树森。六十八团,团长黄厚,政委肖靖甫。、六十九团,团长刘籍甫,政委刘崇忠。原骑兵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师长康建民,政委李佐玉,副师长朱秉才(1949.1任职),副政委强自珍,参谋长王智,政治部副主任阎百真,供给处长孙丕英,卫生处长赵树模。下辖骑兵第一团,团长张树录,政委彭志超,张仁仕。骑兵第二团,政委王弼臣。骑兵第三团,团长张风桐,政委王昱昌。不属第八军建制,但仍属第八军指挥。

图片

窝窝会村南侧的绥蒙军区司令部旧址,姚喆司令员的办公窑洞和卧室

(来源:草原铁骑往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