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是李治一生挚爱,从底层走向女皇帝,她渴望爱情但更爱权力

 四季视野 2023-07-26 发布于山西

公元683年12月27日,大唐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纵观其一生高宗李治,其完美地继承了父亲李世民的刚毅,果决,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专一,甚至可以说是皇帝中罕见的“情种”,多年独宠武则天,比之李世民独宠长孙皇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宗李治对于武则天是无比的信任,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治依旧想到的是武则天,遗诏中除了让太子李显继位外,居然分割部分权利给予武则天,而也正是凭借这一份遗照中的权利,武则天才有了权夺的资本。

次年8月,高宗李治安葬在长安以北的乾陵,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高宗已经入葬乾陵,但是乾陵工程却一直在继续,直到神龙二年5月,武则天葬入其中后才全部停止,而大唐的历史也随着李治,武则天的离世,迈向了新的进程,由李治与武则天一同开启的贞观遗风,也就此落幕。

腹黑称帝

李治虽然是太宗皇帝的嫡子,但是却排行老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看,皇位根本轮不到李治,但是出于对长孙皇后的爱,作为嫡出的“老幺”,李世民依旧是喜欢的不得了,特别是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更是亲自将其待在身边抚养。

因此,在父辈的熏陶之下,李治颇为的“腹黑”或者说极具城府,其深知在正常的情况下,皇位一辈子与自己无缘,但是试问历朝历代那个皇子对于皇位是一点追求没有?所以,李治一直隐忍不发,每日只是陪伴在李世民左右等待着时机。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其善。

在外人看起来李治一直是那个“人畜无害”的老幺,对于皇位是一点威胁没有,其野心就连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李世民,都没有看出来,更不要说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

公元643年,李承乾与李泰的夺嫡之战进入白热化,李承乾为了防止玄武门再现,决定先下手为强,悍然发动兵变,然而兵变这种“操作”,对于号称“天策上将”的李世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玄武门之变可是其一手策划。所以,李承乾正还未动手就被李世民识破。

按道理太子兵变作为皇家大忌,失败之后理应按律当诛。但是作为长孙皇后的长子,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李世民一直不忍痛下杀手,如何处置李承乾成了李世民最为棘手的事情,以至于李世民硬是顶着群臣的意见,将李承乾流放黔州贬为庶人。

当一切尘埃落定,重新立储则成了让李世民无比头疼的事情,毕竟,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的爱,可以说是历史独一份的存在,太子只能是李治以及李泰二人之中,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兄弟相残的事情,李世民只好将目光放在李治身上,而李治当时“人畜无害”的温良性格,更是让李世民偏爱不已。

高宗李治的爱情

公元649年,太宗皇帝李世民病逝,作为储君的李治继承大统登基称帝,继位之时,李治延续了李世民时期的政策,同时也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条例,而且作为李世民的继承人,李治的的确确继承了父亲李世民的手段,特别是在“腹黑”这一块,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唐朝在李治的带领下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世人对于李治的评价也是颇高,史称“永徽之治”,然而后世人们在讨论李治的丰功伟绩之时,李治的爱情也被不少人提及,甚至可以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颇为的“惊世骇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甚至可以说是让人难以接受,要知道武则天进宫之时并不是李治的妃子,反而是李世民的嫔妃,换句话来讲,武则天开始的时候是李治的小妈。

作为开国勋贵的后人,武则天可以说是天生丽质,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美人坯子,因此在十四岁年那年,就因美貌被李世民昭入皇宫,封才人赐号武媚。然而,奉诏入宫的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重视,在整个后宫之中如同“小透明”一般,生活也是平平淡淡,史书上根本没有记载,地位足足十二年没有任何的变化。

《唐会要·卷三》: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箺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

李治与武则天的相识是在太宗皇帝晚年病重之时,作为才人的武则天需要侍奉在太宗身边,而太子的李治则需要将国家大事禀报李世民一同商议,一来二去之间,李治与武则天有了相识的机会,并且两个年轻人很快地就深陷其中,但是碍于身份,俩人只得“私下展开”。

不过,俩人私下幽会的日子并不长久,没几年李世民就因病去世。根据皇家规矩,那些没有皇家子嗣的嫔妃们,需要前往感业寺为尼,武则天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在感业寺期间,武则天却跟李治经常私下“偷偷幽会”。

爱情虽然美好,但名不正言不顺,也令人烦恼。因此,李治迫于武则天的身份,一直没敢将其纳入后宫。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李治与武则天的事情还是被王皇后得知,有意思的是,王皇后得知此事后并不生气,反而心里暗喜。

原来王皇后膝下无子,在宫中逐渐有些失宠之兆,毕竟古时候一直讲究的是母凭子贵,皇室更是如此,谁能为皇室诞下男婴,谁就会因此得宠,而王皇后的死对头也就是萧淑妃,却因为诞下子嗣而愈发地狂妄。

所以,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王皇后就打算邀请武则天一起对抗萧淑妃,得知此事的李治内心激动不已,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王皇后,公元651年武则天奉召入宫,并被册封昭仪,没多久就诞下了第一个孩子李弘,从此开启了后宫争宠的道路。

后宫争宠终成皇后

武则天作为侍奉在李世民左右的女人,其内心早已经对于权谋了如指掌,王皇后与萧淑妃二人压根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在重返皇宫后没几年,武则天就凭借自己的狠辣手段,将王皇后以及萧淑妃变成庶民囚于别院。

其实,在“废王立武”事件之中,其实还夹杂权力斗争,并非单纯地是李治个人意愿,李唐皇室起家靠的就是关陇集团,所以在朝堂之上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首的关陇集团势力盘根错节,甚至能够威胁到皇权,而王皇后就是关陇集团在皇室内部的重要“棋子”。

李治从登基开始就一直,想方设法打击关陇集团想要集中皇权,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生怕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打草惊蛇的局面,从而带动连锁反应,因此,打击王皇后就成为了李治的首选,武则天就成为了李治的重要一环。

而武则天也的确够狠,为了对付王,萧二人,武则天不惜以刚出生的长公主“饵”,去陷害王皇后,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诞下长公主之后,作为后宫之主的王皇后理应探望,然而武则天却趁着王皇后离去无人时,主动掐死了长公主,并嫁祸于王皇后。

《新唐书·后妃传》: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 发衾视儿,死矣。

等到李治赶到看望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时,长公主早已没有了气息,李治看着襁褓中的女儿直接勃然大怒,王皇后一时间被吓的瘫倒在地百口莫辩,李治甚至是不想听王皇后的辩解,直接离去,从此“废王立武”扳倒关陇集团也被提上日程。

但是,废后毕竟是一件大事,而且废除的还是关陇集团的皇后,所以在朝堂之上吵得是一片乱麻,支持派与反对派互不相让,一时间,李治的家事逐步上升为“家国大事”的层面,而这自然是李治所希望的局面,毕竟越乱越容易找出漏洞。

当然,在朝堂之上保持中立的人也不少,所有人都知道此事是一个“烂摊子”,随意站队绝对是找死的表现,于是李治为了笼络这群“墙头草”,先是不动声色地提拔了那些支持派,并给予重赏,然后暗中打压哪些反对派,哪些“墙头草”一看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转变枪口,投身支持派。

朝堂之中反对派逐渐落入下风,“废王立武”基本上就差最后一剂猛药,此时老臣英国公李勣主动上述表态“此事奈陛下家事,何必在乎外人的看法”,此言一出,那些对于武则天的不利局面彻底扭转,“废王立武”已然成了铁定的事实。

《旧唐书·本纪第四第五》:冬十月己酉,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仪武昭氏为皇后,大赦天下。

公元655年,李治下诏“以鸠杀皇家子嗣”为借口,废除了王皇后以及萧淑妃,其家族上上下下全部受其牵连流放岭南,武则天则被李治扶正正式成为皇后。

公元659年,在李治与武则天二人携手运作之下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等人被贬出京城,至此持续了几百年之久的关陇集团逐步走向落败,李唐皇权得到了空前加强。

二圣临朝权倾朝野

随着关陇集团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逐渐降低,武则天与李治这对政治“同盟”是愈发的恩爱,同时武则天在李治的支持下,手中的权力是越来越大,在朝堂之中的人脉,也是逐渐加强,特别是公元660年,高宗李治患有风疾后,武则天逐步地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起初的时候,李治常因风疾发作头疼,恶心体力出现严重下滑,作为政治“同盟”的武则天则被叫上台前,辅佐李治起草一些公文,批阅大臣的奏折,尝到权力滋味的武则天,不仅处理事情得心应手,有时甚至不需要李治,她一人就能处理得干净利索。

而后,随着李治风疾的愈发严重,高宗皇帝也愈发的相信武则天,毕竟对于李治而言,武则天作为自己的枕边人,是皇后是自己的妻子,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而且武则天作为皇后,压根不会出现皇权失控的情况,李唐的江山也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八》: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赦天下。

在高宗病重之时,武则天彻底从幕后走向前台,开了始垂帘听政接手处理国家大事,为了更好的“办事”,武则天开始大肆培养自己的亲信,对于那些根深蒂固的豪门,武则天压根不相信,甚至一度想打压这些豪门。

所以,武则天大兴科举考试,对于哪些出身贫寒的官员,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武则天全部委以重任,例如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皆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朝堂之上寒门与豪门形成了新的平衡, 历史上的“二圣临朝”的局面,也由此诞生。

对于武则天的所作所为,高宗李治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朝中大事只要武则天不过火,李治基本不再过问,然而,李治还是低估了武则天对于权利的追求,在太子李弘神秘离世后,武则天逐渐对于皇位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爱情她已经有了,权力她更要。

改唐为周

随着太子李弘的离世,武则天愈发的痴迷于皇位,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皇位有些不择手段,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李弘去世后,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顺理成章地成了帝国储君史称“章怀太子”。

李贤作为太子在代理建国期间,可以说是展现了超高的政治天赋,赢得了百官的称赞,但是这无疑阻碍了武则天的对于权利的追求,因此二人之间逐渐生息间隙,最后竟然互生厌恶。

所以在李贤陷入谋反案时,武则天直接铁血处理,将太子废成庶民,哪怕是李治从中求情,武则天依旧坚持严肃处理。

《新唐书章怀太子传》 :帝素爱贤,薄其罪,后曰:"贤怀逆,大义灭亲,不可赦。"乃废为庶人,焚甲天津桥,贬大安普州刺史,流讷言于振州,坐徙者十余人。

公元680年,太子李贤被废贬为庶人,幽禁在长安,太子之位则落入了三子李显身上,此时的李显在获得太子之位,后深感这个“太子”如同烫手山芋那般,毕竟大哥李弘的神秘离世,二哥李贤被废贬为庶人,这些可谓是前车之鉴。

所以在面对武则天时,李显一直胆战心惊,大气不敢喘一口,也正是如此,武则天才没有对其下手,而此时的李治,身体已是病入膏肓药石无用的地步。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病逝东都洛阳,次年八月份葬于乾陵,李显继位成了大唐第四位皇帝,然而,尽管李显小心翼翼万事皆与武则天商议,但三个月后,李显还是被废贬为庐陵王,而后李显的弟弟李旦被武则天推上前台,做起了傀儡皇帝。

《旧唐书·本纪第五·高宗下》 :是夕,帝崩于真观殿,时年五十六。宣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此时的武则天,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掌控整个李唐王朝,按道理讲这种情况之下,正常人应当会选择继续垂帘听政,然而,武则天的野心随着李治的死亡,是愈发地肆无忌惮。

没几年,武则天就将李旦赶下皇位,在整个李唐皇室的瞩目之下登临皇位,改国号为周,达成了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成就——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

从当初的才人到后来的昭仪,再到皇后,皇太后,一直到皇帝,武则天对于权力的追求是一刻没有停止过。

作为执掌大唐权柄半个世纪的“棋手”,武则天的功绩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晚年的还政于李唐更是其聪明的表现,而乾陵树立的无字碑也成了千年的未解之谜,吸引着无数人的猜测。

公元705年,女皇武则天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八十二岁与高宗皇帝合葬于乾陵。

参考资料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上》

《旧唐书·本纪第五·高宗下》

《资治通鉴·唐纪十一》

《旧唐书·卷五十一》

《新唐书章怀太子传》

《新唐书·后妃传》

《说李武政权》 ·人文杂志

《武则天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