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日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老人说立秋有三怕,是指啥?为何怕?

 三农小毛 2023-07-26 发布于北京

导读:8日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老人说立秋有三怕,是指啥?为何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这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二十四节气歌》,它不仅囊括了我国传统的二十四个节气,同时还指出了它们的一些特点:

像每个月两个节气的日期是不会变更的,就算是有最多也是相差一两天。同时在上半年的节气日子多是在6日和二十一日,而到了下半年就是8日和23日了。

马上就要进入8月份了,而根据二十四节气歌在8月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秋。同时按照前面的规律的话下半年的节气是在每月的8和23日,而今年的立秋就是在8月8日。

那立秋节气就要到了,老人却说今年“立秋不一般,立秋有三怕”,是啥意思,又为何要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为何说今年的立秋节气“不一般”?

这里的不一般,主要还是从今年立秋节气的特点。如果和往年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今年的立秋节气有两个特点。

①今年立秋是在农历六月份。

一般立秋节气在农历的话,要么是在七月份,要么是在六月份。但是多数是在7月份的,而今年却在六月份了,所以有点特殊。而且在民间有句农谚“七月立秋样样收,六月立秋样样丢”,还有则说“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六月立秋早收晚丢”,总之就是认为六月立秋不太好。

②今年是“瞎眼秋”。

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认为在夜间立秋就是“瞎眼秋”,而在白天立秋就是“睁眼秋”。而今年立秋是在凌晨2:22:41,这个时候是夜晚立秋,所以说它是“瞎眼秋”,在民间是嗯避讳晚上立秋的。

之所以民间认为瞎眼秋不好,是因为古人认为晚上立秋的话当年的收成不好。再加上今年又是六月立秋,这两个都是坏消息,所以就认为今年立秋不一般。

立秋节气有三怕,各是指什么?

关于立秋节气在过去民间确实是有很多禁忌的,而这个“三怕”也是指禁忌。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所说的,忌讳在夜晚立秋。

在过去民间一直认为在晚上立秋并不是好事,一来是在白天立秋的话,这样秋后不久就凉快了,而在晚上立秋则还会热上一阵子。民谚说“早上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另外一个原因是晚上立秋还预示着粮食收成不好,从它取名“瞎眼秋”就看得出来对它并不喜欢,因为古人认为晚上立秋的话粮食的收成不如白天立秋,在民间有“瞎眼秋,对半收;睁眼秋,样样有”的说法。

第二个忌讳是指立秋当天打雷。

古人对天气观察很深入的,不同的节气打雷都是有不同的预兆,而在立秋当天就忌讳打雷,因为“雷打秋,对半收。”即在立秋当天如果打雷了,也预示着当年粮食的收成不好。

而且在有些地方还甚至有着“秋打雷,捶打捶;雷打秋,再好禾苗得半收。”就是说立秋前打雷那再好的禾苗也要减产,而立秋后打雷,这就是丰收的预兆。

第三个忌讳是立秋日下雨。

这主要是在南方一些地方的说法,认为立秋节气当天下雨不好。因为立秋节气如果下雨了,那预示着当年秋季就冷的早了。

可是在南方地区还有好些作物没有成熟收获,比如以前南方种水稻多数是双季稻,而晚稻就要立秋后才成熟,所以如果立秋下雨了,这样天气冷的早,对晚稻生长不利,在民间也有谚语“立秋下雨要秋冷”、“立秋雨绵绵,烂秧十八天。”

但是在北方一些地方则期盼着立秋下雨才好,因为北方地区立秋以后很多的作物都已经成熟收获了,并且还要开始播种大蒜、越冬小麦等作物了,尤其是北方容易出现秋旱,适量下雨对农业有利。

所以才有“立秋无雨是空秋”的说法,认为立秋下雨才顺应了节气,是一个好兆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