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打压不是没原因,细数App下载站的“三宗罪”

 三易生活 2023-07-26 发布于湖北

近日,我们三易生活为大家分析了谷歌方面在Android 14系统里通过新版API,进一步迫使用户使用内置应用商店,限制App侧载(即俗称的“手动安装”)这个事实。

请注意,其实这已经不是谷歌第一次打压Android的手动应用安装机制了。早在两年前,他们就曾宣布将以全新的软件封包格式AAB(Android App Bundle)逐步取代旧的apk。

而AAB则是专为应用商店设计,可自动识别手机的型号、硬件、自动只下载对当前机型兼容性最佳的软件组件,可以大幅减少下载、更新时的流量消耗,还能减小软件安装后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但它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几乎不支持用户手动安装。换句话来说,也就是AAB格式的应用几乎无法被第三方的App下载站所使用。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一向标榜“开源”和“自由”的Android系统来说,为什么近年来要“孜孜不倦”地以各种角度、持续打压第三方的App下载渠道呢?

从目前已知的相关信息来看,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第三方App下载站的“三宗罪”。

  • 首先恶意软件现在还有,只是没那么“吓人”

首先当然就是恶意软件,也就是那些内藏病毒、木马,遭到了恶意修改的软件。它们的危害自然不必多说,但实际上这些看起来很“吓人”的东西,反而可能是在当前大多数消费者最不需要担心的部分。

原因很简单,因为Android软件本身是有“作者签名”机制的。除非那些黑客能搞到原App作者的签名密钥,否则只要某款软件被第三方修改过,那么它的签名就会发生变动,并且与“原版”无法匹配。这样一来,当用户尝试在原本的软件上覆盖/升级安装被修改过、带有恶意内容的App时,是100%会安装失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恶意软件会有所谓“必须先卸载原版再安装”,这样“使用提示”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现在无论是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牌、还是那些海外版本的机型,它们普遍都有内置的病毒、恶意软件扫描机制。就算是“原生Android”系统,其内置的Google Play商店本身其实也自带病毒扫描功能。所以绝大多数的修改版软件、恶意软件、病毒软件,都会在安装或第一次启动时被扫描出来、并且被阻止,因此它们的破坏力可能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吓人。

  • 其次,盗版软件是第三方App下载站绕不过去的原罪

相比于恶意软件,盗版/破解软件很可能是第三方App下载站更大的不合法因素。特别是由于谷歌的Play应用商店实际上并未实现全球市场的覆盖,所以就导致许多正版软件不得不内置好几套购买认证机制,而不能只依靠谷歌的体系进行正版鉴权。

如此一来,就给第三方App下载站留出了“钻空子”的机会。比如对一些只针对下载行为进行付费鉴权,但完全不在软件本体里内置保护机制的App来说,一旦安装包被流出,任何人只要安装了就能无授权直接使用,自然就会严重侵害到开发团队的权益。

大家也不要觉得,下载站提供的这些“免费付费软件”是在做好事,因为他们其实是完全可以从中获利的。小到页面上挂几个必须点击的广告,大到一些必须“先关注xx公众号,回复才能得到下载权限”的设计,这些下载站显然深谙通过流量变现的种种方式,却完全无视了他们自己是靠着偷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来盈利这个事实。

  • 最后,手机厂商的软件可能才是最大的隐患

最后,对于绝大多数第三方App下载站而言,它们其实还有一个许多朋友可能没有意识到的侵权风险,那就是将特定渠道的软件转为面向所有人公开提供下载。

这其中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大手机厂商为自家机型研发的软件,以及它们的更新版本。有的时候,这些“特定品牌机型的自带软件”可能相当好用,以至于其他品牌手机的用户也希望能够用上。但手机厂商往往并不会提供公开下载的版本,而是只针对自家的硬件推送更新。于是就有自作聪明的App下载站将这些软件安装包“提取”出来,提供公开下载。

这样做带来了什么问题呢?简单来说,如果手机厂商针对自家的硬件研发了一款软件,并且不提供其公开下载渠道,而只面向相关硬件的用户推送软件和更新的话。那么此时,这款软件就不能被视为一种独立、且免费的商品。它实质上是与特定硬件绑定的“增值服务”,而这种服务实际上是需要付费的,只不过付费行为已经包含在了相关硬件的购买过程中而已。

这样一来,这些看似不收费、也不含有购买鉴权机制的App,实际上就符合了前面我们所说到的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当第三方App下载站随意地传播这些安装包时,它们实际上既侵害了手机厂商的利益,也侵害了那些真正购买相关机型的消费者的利益。

况且有些手机厂商的自研App虽然口碑很好,但它们往往是与自家的硬件深度绑定,其他机型强行安装后要么效果不能完全发挥,要么甚至可能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如此一来,当第三方App下载站将这些提取出来的App“上架”后,实际上更是会对其潜在的使用者以及相关厂商构成进一步的伤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起“势单力薄”的个人开发者,手机厂商显然有着更充足的资源和更强的动机,去确保他们产品的口碑不会被这些第三方App下载站破坏。所以这似乎也从一个许多人此前可能从未想过的角度,去解释了为什么谷歌如今会格外在“封堵App下载站”方面上心的原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AIGC独角兽宣布裁员,风口上的猪开始摔下来了?

专注于具体场景尽管更容易迈出第一步,但可能会面临大模型厂商的挤压。

OPPO K11首发图赏:旗舰影像+快充开辟中端机新思路

OPPO K11正式发布,主打颜值、工艺、影像和耐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