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历任首长——叶挺军长(5)

 暮云深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广东肇庆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国内迫切需要大批的革命干部。根据这一情况,共产国际同意让一批在苏联学习的中国学员返回国内工作。1925年8月初,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的聂荣臻、叶挺、熊雄等20多人,由王一飞负责带队,离开莫斯科回国。火车快到海参崴的时候,从祖国传来了廖仲恺先生在广州遇刺身亡的噩耗,同志们听了都很惊愕,叶挺尤其痛感悲切。半年前,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时,叶挺和同学们悲痛万分,在莫斯科参加了中国留苏人员举行的追悼会。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坚决支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又遭不测。廖仲恺不仅是他的良师益友,还是交往密切的广东惠阳同乡。叶挺到苏联留学,正是在这两位革命先驱的支持之下实现的,想不到分别一年,他们竟先后去世,一朝分手竟成永诀,使叶挺更感革命的艰辛。

叶挺一行于9月上旬返回上海。中共中央决定叶挺与聂荣臻、熊雄等12人到南方工作。他们随即乘船从上海抵达广州。在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和军事部长周恩来的主持下,叶挺被分配到由粤军第一师扩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担任参谋处处长。此时,广州正处在革命高潮时期,作为大革命策源地首府的广州,到处飘动着红旗和标语,工农运动高涨,革命气氛浓烈。其时,周恩来、陈延年等领导人在领导革命群众运动的过程中,日益感到建立一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力量和保障工农群众革命利益的重要意义,因而决定在广东肇庆筹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并把这一建军任务交给了叶挺。

叶挺独立团团旗

叶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建独立团的任务,并且在思想上非常明确地树立了要建立一支有别于其他军队的新型军队。为此,他在离开广州前往肇庆之前,特意前去探望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和她的两个儿女。当走进熟悉的、如今门窗上挂了黑纱白带的房子,看见久别重逢的何香凝和两位孤儿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伸出双手紧紧地握着何大姐的手,珠串一般的眼泪,从他那盯望着墙上新挂出来的廖先生遗像的双眼里,扑簌簌地滚落下来。他和廖氏母子默默相对,坐了很久,却找不出适当的话语来谈些什么。后来,他突然指着比他小十几岁的廖承志,对何大姐说:“他,会继承他父亲的事业的。”站在一旁的年轻的廖承志,会意地向点了点头。

抵达肇庆后,叶挺立即投入紧张的筹建独立团工作。独立团的全称是国民革命第四军独立团。经广东区委决定,独立团以铁甲车队全部和黄埔军校抽调一部分人员为骨干,再从广西及湖南等地招募一批士兵组成。全团约2000人,由叶挺任团长(仍兼任第四军参谋处处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初任第一营营长)、曹渊任第一营营长、贺声洋任第二营营长(后为许继慎)、杨宁任第三营营长(后为张伯黄)。独立团成立一个共产党支部,作为全团的领导核心,直属广东区委领导。党支部干事会(支委会)成员为叶挺、周士第、董朗等人。经过叶挺等的紧张筹备,独立团于11月正式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

部队组建了,叶挺首先是抓新建部队的军事政治训练,确保这个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可靠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叶挺素来主张“苦练出精兵”。他清醒地注意到,党提出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坚强战斗力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本团的军政训练,必须打破通常情况下的按部就班做法,适当地强化军政训练;加快训练进度,以期利用较少的时间,学习较多的东西,取得事半功倍的优异成绩。为此,他亲手拟定训练计划,时间排得很紧。分队训练,每天早晨要以连为单位组织一次长跑;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两节活动,一节军事操练和一堂政治或军事课;晚上做一次集体健身操,熄灯前列队讲评,对一天的训练进行小结。干部的训练,安排在分队训练的同一时间,穿插进行。这种训练被称为“四操三讲”,比友军部队统一实行的“三操两讲”,整整多出两节时间,实行后,官兵们普遍感到过于紧张。但叶挺以身作则,经常亲自给官兵们上课,还到训练场上与官兵们一起操练,做各种示范动作。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各级干部和士兵们情绪高涨。独立团的练兵场设在七星岩、北岭山下,地形较为复杂。训练时士兵们经常分成两队,结合地形实际进行攻防实战演习。叶挺还很重视长途行军演习,亲自率领全团士兵从肇庆市区出发,向距离肇庆约20公里的鼎湖山方向行进;到达鼎湖山脚后,又带领士兵们跑步登山。对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官兵,当场给予表扬。正是由于叶挺严于治军带兵,部队素质迅速提高,为独立团日后参加北伐战争打下了基础。

叶挺在独立团时使用过的指挥刀

针对独立团内少数下级军官中存在着的任意打骂士兵、贪污克扣士兵军饷等现象,叶挺在全团开展了一次反打骂、反贪污的活动。他抓住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教育。连长刘光烈,经常贪污办公费和士兵伙食费,粗暴打骂士兵。叶挺批评教育他,他却拒不认错。叶挺便撤掉了他的职务。排长薛仰宗不仅任意打骂士兵,上街时还无理辱骂老百姓,破坏军民关系,后来又发现他到独立团工作是通过私人关系拉进来的,未经团部审查批准,叶挺撤销他的职务。后来,叶挺又在全团开展了一次反报假姓名、假籍贯的活动,向士兵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独立团是革命的军队,参加独立团就是参加革命,是光荣的行为;如果为革命负伤或牺牲了,其家属将会得到国民政府的抚恤和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因此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用假姓名或假籍贯。叶挺还为此亲自主持制定了一个政治教育提纲,有针对性地在士兵中进行思想教育。经过深入的教育,广大士兵的觉悟大大提高,官兵关系进一步密切,大家的革命积极性也更加高涨。独立团党支部及时在部队中吸收了一些表现积极的干部、战士加入了党的队伍。部队的党员人数从建团初期的20余人增至I00多人。在叶挺带领下,全团官兵还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当年在独立团任参谋长职务的周士第回忆说,由于认真执行了党的指示,进行了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反贪污反打骂反报假的斗争后,党的领导加强了,党的组织扩大了,党的生活严格了,干部团结了,官兵觉悟提高了,官兵关系融洽了。因此,独立团的各种工作都迈进了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奠定了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的初步基础。

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在广州的军部听说独立团建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军事训练等方面都卓有成效,特地专程来肇庆视察。他在叶挺陪同下,亲眼看见许多军官晚上熄灯后仍勤奋地工作或学习,看见士兵们在俱乐部情绪高昂地高唱《国际歌》、《少年先锋歌》等革命歌曲,看见官兵打成一片、关系融洽,官兵的伙食都一样等动人情景,很受感动。接着,他又视察了部队上课出操、野外训练、紧急集合及实弹射击等,成绩很好,与其他军队完全两样。他感慨地对叶挺说:“你们把旧军队的习气都扫除了,这是很好的。你们真是革命军!但是太红了。”叶挺回答说:“要红才能打胜仗。”

(本文图片主要来自任永兴主编《叶挺画传》和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