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中山历史研究群组织了大概60个历史爱好者来到了中山博物馆参观,这是今年来首次比较大型的户外活动。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了中山历史陈列展馆和中山华侨历史展馆,已经花费了3个小时,也看不完。 这次报名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全部名额报满了,大家都能准时来到会场参加和签到,虽然有很多朋友也曾经游览过了,但是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再次游览博物馆,这次找到了中山博物馆的几个策展人员负责讲解,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当中的历史文化。 当天参加活动的朋友都给赠予了 中山历史公众号的文创明信片 方便打卡盖章 现场签到花絮照片 大家都很准时到达现场 那天周日现场很多人 也有很多中山历史公众号的粉丝认出了我们 你们有在场吗? 我们的活动御用摄影师 点赞! 中山方言知多少?博物馆朋友晖哥用流利的粤语为问我们仔细讲解这部分,大家也在积极发问,争取不错过问答的环节!很好的为我们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中山方言奥妙。 看这些蜡像是不是觉得很真实 生动地展现了当年水上人家的生活 这是香山县志的木刻版 当年没有电子版的时候 都是靠这些来存档 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呢? 据说这个编钟很厉害 好几个人搬它回来的 在很多年前就可以敲钟了 当然啦,现在还可以的 只是要当作展品放这里了 博物馆里面最浪漫的地方 跟我们一起看流星雨? 感受香山文化历史 博物馆负一楼有很多惊喜 带着大家穿越到民国时期 等着大家去到现场打卡 有书店有食店呢~ 这里有个隐蔽的“茶寮” 肚饿的时候不妨去喝茶 这些菜式你都看得出是什么吗? 青云桥重现中山博物馆 据胜哥提供的资料,石岐青云桥位于城区青云街,始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据《香山县志》同治志记载青云桥在石岐山西北,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知县陈应吉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鲁楷修,嘉庆九年1804年邑人毛永芳等重修。该桥为单孔桥,长6.5米,宽3.4米,用7条花岗岩石铺成桥面。桥为南北走向,两边均有五块石栏板和望柱,右边望柱头全毁,左边已失一块石栏板,后用水泥、砖修复。桥墩用褐色花岗岩石砌成,两边均有青云桥楷书阴刻石刻,上款:嘉庆甲子,下款:阖坊重建。1994年被拆毁。 晖哥说,除两条承托两侧栏板,原桥面可见部分应该是5条,加起来就是7条石了,现在图片上剩6条。 石岐胡椒说,当年台风后(64年)修复断跌的桥面时,另一节断石板运到当年叫仁山(现纪念堂)安放。后来听说建仁山露天剧场时用于作石凳供观众安坐了。青云桥边的埗头因可能出于小孩到河涌游泳的安全.埗头梯级边上还立有一块(南無呵驼佛)的石标。可惜此石不知现在何处? 2022年7月3日高松老师分享″荷你相约一一诗说中山莲″活动花絮 编辑:吱吱熊 2022-07-01 ![]() 2022-06-01 ![]() 2022-05-29 ![]() 2022-05-06 ![]() 2022-05-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