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市颐老院(旧址)的历史,这里将要摇身变成华侨公园!

 中山历史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学校在中山,所以当时院里的心协社团曾经组织过一次过去慰问活动。当时觉得里面的老人家好孤独,可能设施也比较残旧吧,感觉老人家就是住的不好。我们给老人家组织生日会,他们都十分开心!

当时为这里面的老人家庆祝生日,唱粤剧,照片还能清晰看到墙上写着:“香港中山侨商会捐赠,1986年。”

中山市颐老院占地约4.5万㎡,是中山首家园林式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984年,中山颐老院第一期工程建设中,海外华侨、港澳同乡会及社会团体共捐资赞助了326万元港币、167万元人民币。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及市各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共同捐资建设,于1986年11月建成并投用。

▲1986年11月12日,由香港中山侨商会和黄承章、刘永昌等海外乡亲捐资建设的中山市颐老院开幕。

中山颐老院也是当时中山大型岭南园林式标志性建筑,有“八景”之说,颐老院有“八景”之说,即康乐华楼、星坛映绿、耆阁朝辉、曲亭观鱼、花坞春色、古榕垂柳、叠石流泉、荷亭观月,作为一处福利政府公共福利单位,其观赏性不亚于当年的紫马岭公园。

院内还有7200㎡的人工湖,是当时中山大型岭南园林式标志性建筑。然而,自2011年,因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中山颐老院全体迁往白沙湾华宇乐颐养院后,便一直处于空置状态,至今已有12年。

▲2016年,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山市颐老院。(中山画刊)


分享一个小故事:


 近日,香港发布女首富是92岁的邝肖卿。她是中山乡贤郭德胜遗孀,掌控千亿资产,养育了三个儿子(炳湘、炳江、炳联)都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大富豪。人们都尊崇地称她为新鸿基地产公司“太后”。我与肖卿属于两个阶层,贫富悬殊。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朋友一宗房地产业务有幸在香港结识了她们一家。由于“亲不亲 故乡人”的缘故,因而人生轨迹发生了许多交集。也引起许多故事:一次,她和儿子炳江回到中山,要我陪同一起去中山纪念堂看看。这是郭德胜捐资千万的公益项目。由于年深日乆,加上白蚁遗患严重,观察间发现许多失修毁坏现象。她非常关切,说不能让郭生的心血毁于一旦。並当即吩咐儿子捐款2000万,建立了孙中山纪念堂维护基金。一次,我带她去中山颐老院参观。发现院内建有一座六柱六角造型别致,古色古香的小石亭,上书“肖卿亭”三字,十分醒目。

照片来源:南方+小石亭两旁石柱还雕刻着含有肖卿名字的对联:“肖圣尊贤歌敬老,卿云灿日庆升平”。在周围绿树红花的掩映下,显得分外娇娆。她觉得很意外,又惊又喜。原来,1987年她陪同郭德胜回中山参加孙中山纪念堂落成典礼,顺便捐了10万元给颐老院支持养老事业。后来,院方为表谢意遂建亭纪念。然而,相隔多年,她都已经把捐款事忘记了。知道事情原委后,她感动地说:“中山人有情有义。我只是做了一点小事,就永远记得我,真系唔话得。”她绕着石亭走了几个来回,心情显得很激动,热泪盈眶地说“这次返乡真开心”!拉着儿子在亭前连连照相留念。(来自香山魂读者群的吴竞龙先生分享)

近日,中山市颐老院(旧址)改造中山市华侨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通过微改造华侨捐建建筑和新建部分现代展馆,以及更新园林绿化和人工湖景观,打造一座“侨文化”城市综合公园。

中山市华侨文化活化工程(一期)鸟瞰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修旧如旧,保存华侨精神

在市华侨公园的建设现场,正大门已拉线围蔽,项目介绍和效果图展板立在入口,主塔楼和两座凉亭已进行全封闭围蔽,工人正在拆除部分废旧建筑。

这座凉亭已进行全封闭围蔽。记者 文波  摄

从效果图来看
建成后的市华侨公园
是一座由三组现代建筑
和原主塔楼、原正大门
以及亲水景观组成的
园林式综合公园

中山市华侨文化保育活化工程(一期)总平面图。记者 文波 摄

公园既延续颐老院的复古风韵

又融入现代元素

将形成新旧交融的整体风格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华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将对原址既有文化和园林资源进行保存和延续,将华侨精神在建筑与园林细节上进行提取再现,以进一步弘扬中山深厚的“侨”文化。


侨心楼(原康乐楼)加固翻新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据市华侨公园建设方市代建办项目前期负责人张智聪介绍,市华侨公园将保留具纪念价值且由华侨捐造的建筑,包括康乐大楼(主塔楼)、健康楼、入口门楼、三座休憩凉亭等,并在延续原设计元素及材质的前提下进行翻新加固改造。其中,康乐大楼日后将用作纪念展览和日常流动展览及港澳台侨和市民联欢活动场所


春华园西南角鸟瞰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健康楼位于相对偏内的位置,紧邻人工湖,将改造利用为文化活动及香山书房的功能场所,“健康楼在保留原建筑部分设计元素的前提下,将加入通透的陶瓷砖等新型元素,让外立面有新旧对比的感觉。一楼空间打通,营造通透的亲水阅读空间。”张智聪说。


月华楼(原健康楼改造)入口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新建地标,海纳八方游客

除保留部分“侨”建筑,市华侨公园建设中也将拆除改造部分砖混结构残旧建筑,包括原延年、益寿、翠松楼等。

原址新建两组单层现代庭院建筑,其中一组靠近主干道起湾道,命名为'文华坊’。”张智聪介绍,建设文华坊的第一步就是将公园与起湾道侧的多年高墙进行拆除,通过草坪放坡处理解决高差问题,表达城市开放的态度,并通过标志性的建筑吸引更多游人。


起湾道入口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据了解,文华坊由5栋造型各异但风格一致的白房子组成,通过连廊进行连接,同时设计上尽量保留场地的高大乔木,围绕其做一些庭院、连廊等园林式处理,让原有树木能在新建筑里继续生长。根据规划,文华坊将用作“侨文化”相关主题展示场所



文华坊内部连廊效果图。  记者 文波 摄

张智聪介绍,另外一组新建建筑临近健康楼,采用传统的中庭式园林建筑布局,与公园保留建筑风格进行呼应,规划为文创场所以及港澳青年活动基地。市华侨公园还将配套设备完善的洗手间和停车场,设计风格和空间利用与公园整体风格一致。


施工设备进场,工人正在拆除部分旧建筑。记者 文波 摄

据悉,华侨公园建成后,建筑空间的运营利用将主要用于传播“侨”文化,搭建海外侨胞、港澳青年和中山市民沟通的桥梁。各位街坊期待吗?

部分图文来源:中山发布

素材整理:吱吱熊

回忆小榄的“老行业”——分享者:章哥

《小榄老街》乡土情怀读书分享会活动回顾

【中山记历】曹边村华立大街1号侨房迎来新面貌

“沙溪三月三”龙头环北极殿民间艺术巡游精彩花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