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印记】中山人的骄傲:石岐玻璃厂生产的杯

 中山历史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石岐玻璃厂的玻璃肯定出名啦,你又知道他们的玻璃杯吗?当年主要产品有玻璃马赛克、平板玻璃、压延玻璃、钢花杯、彩花杯、装饰工艺镜、厨具玻璃、玻璃彩碟、各款灯饰及各类吹制产品。

石岐玻璃总厂生产线(中山市档案馆藏)

石岐玻璃厂另一拳头产品是钢化玻璃杯。1984年,石岐玻璃厂从上海买回一整条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生产出“晨星”钢化玻璃杯。“晨星”钢化玻璃杯拥有现代化的造型,摔不烂的特性,成为当时几乎是每个餐厅必配的餐具和中山人送礼的佳品。后来,石岐玻璃厂将生产线扩展到五条,钢化玻璃杯成为了占领全国市场的产品。晨星牌钢化水杯于1987年获省优质产品奖,其产品除内销外,还出口日本、美国、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前几天胜哥介绍了周帡先生给我们认识,我们都称“平叔”,他曾在玻璃厂担任玻璃杯的设计师,这些杯子都是他当年设计的,是不是觉得花纹不输给现代的杯子呢?还是挺精美的。(上面是周帡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

中山居民当年家中的水杯,也一度被石岐玻璃厂的钢化玻璃杯所占领(印有图案的水杯都不是钢化杯)。中山百货在按计划做好购销业务的同时,积极扶植地方工业,60年代起,石岐玻璃厂的彩花、车花水杯,除了出口外,全部由百货公司收购,远销全国各地。


因为钢化杯是经过高温吹制过程用低温雾化冷水喷淋,让它急冷而改变分子结构,所以钢化玻璃碎裂了不会伤人,变成砂粒状,等于一个人跑步至全身热腾腾而去冲冷水澡,马上就所谓的伤寒病倒了道理一样。彩色印花杯不需要这套工序,印了图案再加热,颜料熟了就附着在玻璃杯上。

当年闻名石岐的黄月儿(巴西)就曾在水杯车间负责划水杯的金线。即巨大的转盘,一个个水杯旋转着至面前,用支毛笔沾着硝酸银(金油)碰上杯口转一圈,经过高温喷射,杯口就有一圈金线了。(毛老师分享)


好多特殊的玻璃杯好多都是工人们用口吹的,我一直以为是机制的,彩花杯70年代前是人用口吹在模具上的,大约1972年左右专门到上海学习机器吹来代替人吹,冷却后在滚筒印花机上印出图案,人工吹出来与机器吹出来的分别是有条边线,再用高温喷枪烧口而变得光滑(毛老师回忆)。类似下面这个图,当年做的玻璃杯的批次,如果100个玻璃杯,如果有3个以下不及格,这批杯才算及格。

当年的玻璃制作过程都是很严格的,所以玻璃厂才有当年如此辉煌的成就。全国第一块坦克车上的潜望镜的玻璃是玻璃厂生产的,推选优选法时华罗庚亲自到玻璃厂指导。

街坊zj波哥提供的玻璃厂杯子

余先生提供的玻璃厂杯子

(工业学大庆,1976年的杯子)余先生提供的玻璃厂杯子

水杯是石岐玻璃厂文革时期(六十年代)的产品,具有特殊年代的历史。

明师傅提供的杯子

这个豉油樽亦是石岐玻璃厂的最早期产品

比水杯的时间还早,明师傅提供



编辑:吱吱熊
资料提供:中山历史研究群的街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