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赵志飞《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8)独库公路上的守墓老兵

 黄石新东西 2023-07-27 发布于湖北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8):

独库公路上的守墓老兵

《行摄匆匆》之北疆记忆(8):

独库公路上的守墓老兵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

  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

  花好月圆的时候你不会留心我

  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

  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   

  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  

  假如一天风雨来  

  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  

   这是在我所喜爱的歌曲中,最让人催泪深省的一首军人励志歌曲--《军人本色》!

 一早起来,我们就离开唐布拉,穿越风景如画的“百里画廊”,去走独库公路,车内,循环播放着军旅歌手阎伟文唱的这首歌。

  因为,我今天就将去拜谒那一批最普通颜色的“绿军装”,寻找那一位在远方默默闪烁的“红帽徽”。

 拜谒的是,为修筑独库公路而英勇牺性的168位解放军官兵,他们平均年龄22岁,最小只有18岁!

  寻找的是,天山深处独库公路乔尔玛烈士陵园的守墓老兵--陈俊贵。

二、

   独库公路(从北疆的克拉玛依独山子市,到南疆的库车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主席亲自下令建造的天险公路。穿越大天山,贯通南北疆,在悬崖、峭壁、森林、雪峰、冰川间开凿,在草原、峡谷、湖泊、林海、戈壁、沙滩上穿过,《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纵貫天山脊梁的最美公路”。

  这条史诗般的公路全长561公里(比原里程减少一半),数万名解放军官兵集结天山奋战10年,爬冰卧雪攀绝壁,攻坚克险战飞线,数千人负伤致残,168名筑路官兵牺牲,平均每三公里就躺着一位解放军烈士躯体,路是躺着的碑,碑是竖起的路,他们以青春、热血和生命托起独库公路,又被誉为“英雄之路”。

  在筑路官兵中,有位20岁的辽宁新兵陈俊贵。1980年4月6日,他与部队1500多名施工官兵被暴风雪困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山深处,通讯全部中断,面临寒冷冻死、断粮饿死的危险。

  他奉命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冒险下山找部队救援。一路上寒风呼啸,风劲雪疾,在高寒缺氧的雪山上,连走带爬,艰难前行,在茫茫雪原,迷失了方向,在带的馒头只剩下最后一个时,班长郑林书命令他吃掉这个馒头。理由是,他们是党员,是老兵。陈俊贵是新兵,年龄最小。在命悬一线之际,他和战友陈卫星被哈萨克牧民发现。

  1500多名战友得救了,可22岁的班长郑林书、21岁的副班长罗强却因冻饿牺牲,永远长眠在了积雪覆盖的天山。

  陈俊贵双腿严重冻伤,以二等伤残军人身份回到辽宁老家,有了电影放映员的工作,又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淡而安逸。

  可他时刻都在想念着班长,更没忘记班长临终前的嘱托“到老家代我看望下父母”。于是,他返回当年部队的驻地新疆那拉提,想查老班长的家庭住址,谁知老部队已打散编入武警部队序列,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他找到老班长墓前,看到墓地荒芜,非常难受,于是,1985年冬天,他作出决定,辞去工作,带着妻子孙丽琴和八个月的儿子又回到了老班长身边,在离班长坟墓最近的山坡上挖地窝子安家,一边开荒种地,一边整修墓地。

  长期的野外生话,喝雪水,啃生粮,他脱了发,妻子白了头,一双儿女成天在墓地爬来爬去……。

  2006年,当地政府将原独库公路纪念碑处扩建成烈士陵园,把散在各地的牺牲官兵集中到这里,发现了已为班长守墓20多年的陈俊贵一家。马上将陈俊贵安排为陵园管理员,解决了城镇户口和事业编制。这样,他们全家这才有了安身养家之处。 

  2006年,他终于费尽周折,与老部队取得了联系,弄清了老班长家的地址,湖北省罗田县白庙乡。

  于是他马上赶到湖北罗田,在当地民政帮助下,得知老班长家已因水库拆迁到了白莲乡。

  当他终于见到老班长郑林书的姐姐。才知道老班长父亲在他当兵一年后去世,家人怕影响郑林书工作,始终没有告诉他。所以,直到郑林书牺牲时也不知道自己父亲已经去世,其母亲也于2003年去世。

  陈俊贵来到两位老人坟前,悔恨泪水长流。他恨自己没能早点看望班长的父母,悔自己再没有机会替班长尽孝。

  因此,他更加下定决心,告慰班长父母:今生今世,我将永远守候班长,让班长永不孤单。

  陈俊贵历20多年义务为牺牲官兵守墓事迹传开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他荣获“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201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2019年,评选为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我就是在和外孙看过一部以他的事迹拍的电影《守望天山》后,知道陈俊贵的。

部分宣传陈俊贵事迹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乔尔玛烈土陵园到了,我怀着朝圣般心情走向陵园大门。

  门口,有一个书摊,专卖一本书,书名《守望天山》,封面上还写着 :

  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的传奇人生。本书曾获“北京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同名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名歌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我马上买了一本。当我翻看书中陈俊贵照片时,觉得在哪见过?

  待我看向书摊上的人,才发现,这不正是陈俊贵吗!

  原来,乔尔玛烈士陵园已是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党员模范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正好请陈俊贵在这里边售书,边为大家义务讲解筑路英烈们的事迹。

  一个江苏的旅行团队过来,我马上大声向他们招呼 : “大家请过来,我也是旅游者,我来给大家介绍这位这本书上的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

  于是,我把我了解到的陈俊贵的事迹给大家进行简要地宣传。

  围观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靜静地听着,眼睛越睁越大,纷纷给我们拍照。待我讲完,大家一齐热烈向陈俊贵鼓起掌来!

  陈俊贵面前的十几本书,被大家抢购一空。

  我望着憨厚沧桑的陈俊贵,拉着他的手,眼里一阵阵热热的温暖。

  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疆独库公路的优美而险峻的地形地貌。展厅摆放着大量的烈士遗物和照片,墙上挂满了各种图片和文字介绍,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在工具简陋,条件险恶的情况下修建天山公路时的艰辛。

  在长长的烈土名录和照片墙前,我深深地向他们鞠躬,感谢他们用生命给新疆乃至全国人民铺就了天路。

  在名录中,竟有34位湖北籍烈士,我在心底对他们说 : 我代表6000万湖北乡亲看你们来了!

  在结束参观时,我看到留言簿上一位游客写道:

  陈俊贵如同一块宝石,折射出人性的美与善,以及流淌在人们心底的那种舍生取义、不屈不饶、无私奉献、知恩必报的民族精神的璀璨光芒。我们取一点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灵,践行到一言一行上,熔铸在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职一位中,才能祭奠逝者的英灵,表达生者的追思。

  告别陈俊贵,离开乔尔玛,我继续向独库公路海拔最高的哈希勒根达坂冰峰进发,心里一直盘旋着一句话 :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追名逐利,贪图享乐,还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情义?陈俊贵的“为一句承诺践行一辈子”,就是答案!

 车内,阎伟文的歌声随着我的疾驶,在独库公路上越唱越响:

  白鸽飞舞的年代你不会认识我

  我的名字没有明星们显赫

  硝烟散尽的日子你不会留心我

  我的故事会被歌声淹没

  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

   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

  假如一天风雨来

  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

  军人的本色

  (未完. 待续)

以下照片请横屏观看

赵志飞,全国公安文联警事文物专委会主席。曾为工人、警察、教授、一级警监、省政府参事。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涉警作品十余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