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成长 | 陈秀莲:如何在日常练习中落实“教考衔接”?

 新用户78684458 2023-07-2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如何在日常练习中落实“教考衔接”?
潮州市高级中学 陈秀莲
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既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也不随意增加或删除内容。”这两年的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联也随处可见。首先是和教材选篇的显性关联。比如在文言文阅读选项中,试题直接对比教材古文的实词;又如2022新课标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选的是冯至的《江上》,与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文《一个消逝的山村》关联,考生需迁移同一作家的作品风格。其次是与教材的隐性关联。2023年现代文阅读Ⅱ第9题的提问就关联了必修上第三单元核心的学习任务“写文学短评”。最后是与教材里存在感低的活动单元关联。比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后真相时代》,题目涉及辨析信息的真伪,与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

那么,在高一高二,如何以“教考衔接”的指挥棒促进五本教材的“应教尽教”就成为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难题:在高一高二年级该怎么讲?该讲哪些不讲哪些?该讲和不讲的理由是什么?将来考和不考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对必修和选修教材的每个单元的语文学习任务进行分解、提炼、落实到教学中?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了一点尝试。

01  重点篇目在考试中落实

教育心理学家马扎诺认为,“比较相似与不同”这种主要区分异同的方法对指导学生掌握对比、分类、比喻和类比等学习策略的效度最高。在日常练习中,我们依据这种理念,注重教考衔接,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古诗文知识与课外篇目关联起来设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信息类文本阅读中,注意将教材中的知识迁移到阅读训练中,让学生巩固提升。比如考察汪曾祺的散文,关联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散文知识;为落实第三单元《项脊轩志》《陈情表》等的古文知识迁移,选择归有光的《先母邹孺人灵表》作为练习题;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鉴赏题,设题让学生与第一单元姜夔《扬州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试题强调深化基础,着意关联教材,学生能够有效融合教材的知识来理解试题材料并作答。

02  略读篇目以练促读

根据如今“教考衔接”的趋势,教材的篇目最好做到“应教尽教”,但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全面覆盖,且课后自读效果差。因此,我们在梳理教材内容、整合教材考点后,同样用马扎诺“比较相似与不同”的思路编制课内外结合的试题,以练促读,并在之后的讲评中稍加点拨强化。这既减少额外练习量,又勾连教材文本,一举两得。比如把选必中《党费》作为练习材料,提供“生活真实”的评论小材料,让学生结合文本分析女共产党员的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把选必中第二单元《荷花淀》和第四单元《玩偶之家》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文本材料,在考察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渗透了孙犁“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知识和“娜拉”这一典型文学形象知识。

整体来说,以后的新高考语文命题,与教材的关联度将会越来越高,更注重教考衔接,从而真正做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体现新课改精神。因此,在日常练习设计时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与教材的关联度,落实“教考衔接”。这不仅能促进教材的“应教尽教”,还能推动学生在试题的有效迁移运用中做到学以致用。

图片陈秀莲老师

-End-


编辑|华哥语文共同体公众号编发团队

审核|张  华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