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家主母》那些匪夷所思的桥段你发现了吗?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那由他_公众号 2023-07-27 发布于河南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阳光里的那片云#第17篇原创


01

古代的女性太艰难了!

《当家主母》这部电视剧,真真正正地把古代女子被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禁锢和束缚展现得淋漓尽致,仔细品味,你会瞠目结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涨知识,开眼界。


02

十几年不下床,从来未沾地气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当家主母》里有一段关于曹幺娘的剧情,沈翠喜为了讨好知府曹文彬,决定在他女儿订婚时,做几套上好的衣裳送给他们,曹太太于是带着沈翠喜去到女儿的房间,让她为女儿测量尺寸。曹太太引沈翠喜进门时还说:“我这闺女啊,从小就娇贵,也赶上了好时候,不是我夸张地说,就从来没有下过床。”

连任家大奶奶沈翠喜见了都忍不住惊讶地赞叹一句:“江南的女子以不沾地为贵,很久都没见过这样的了。”

沈翠喜走进幺娘的小床一看,小床设计得都很精妙,幺娘笑着说:“这是我爹爹特意为我定制的,有了这小床,真希望一辈子都不下去了。”

......此处省略10000字,除了“无语”。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不够?还要一辈子在床上度过?泯灭人性!


03

古代的女子卖进“行院”后再难翻身

《当家主母》里面的曹知府,因为贪得无厌、以权谋私、机关算尽,与织造府一起巧立名目,欲谋夺任家财产据为己有,到头来却是自食恶果,不仅丢了官,还亲手将闺女推进了“行院”。行院,其实就是青楼,只不过官方名字好听,就改名叫行院。一般进行院的女子有两种:一种是穷人家的孩子,没钱养家,就被父母卖进行院;一种是官家的孩子,因为父亲犯罪被株连,被贬为奴隶,女眷则卖到行院。曹幺娘就属于后一种。

与其他女子不同的是,被官卖的女子,不能轻易被赎身。而像曹文彬这样的大案,因为惹怒天子,则必须经过皇上的恩准才可以离开行院。

而一入行院,哪怕最后离开,却仍然会遭到社会的歧视和打压,因为所谓的名节已经被玷污。《当家主母》里面的曹幺娘,他父亲曹文彬出狱后多次潜入行院,试图亲手杀掉她,或者让她毁容,就为了不让她给祖宗蒙羞。

可见这种思想有多么地振聋发聩!


04

女子不能提出和离,和离只能由男子提出

沈翠喜因为心里有了魏良弓,便再不想与任雪堂、曾宝琴共处同一屋檐下,在任家灾难平稳后,她对丈夫任雪堂提出和离,想离开任家自立门户。

此举冒了天下之大不韪,社会的舆论直接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家族的长辈们也纷纷痛斥,都说她不守妇道、离经叛道,而且女子就没有资格提出和离,只能男方提出等等。

所幸的是,丈夫任雪堂还算是开明之人,不仅同意了她的请求,还想方设法地为她辩护,成全了她,之后沈翠喜广收门徒,将缂丝技艺发扬光大,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遇到一位不开明的夫君,那那些女人将一辈子被锁死在不幸的婚姻里。


05

以当代女性的视角来看这几件事,真觉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古代女性的艰难,无法想象。

十几年,从未下过床,姑娘竟然还乐在其中。我们不得不思考,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洗脑有多可怕?几千年来,女子在男权社会中就一直奋力挣扎,旧社会的女人像附属品,一切行为都要听从夫君,为了所谓的三从四德,还专门撰写了一系列教材,比如女四书,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不断地向女性灌输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束缚,不断地给女性洗脑,用舆论、用权威让女性从内心接受、顺从。

女四书,这一类书籍先后相继问世后还传播到了日本,从现在日本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看,他们依然在受着这女四书很深的流毒。

女四书中的内容有如:

忌女人户外活动所谓“妇不闲游,宅肆不相通”。爱串门儿的女人被人说闲话,指责为不规矩的女人。

忌妇女走路时抬头挺胸,否则便以为女子属“桃花克夫”型的,会压男人一头,克子克夫。只有男人才能挺胸抬头,女人则要低头细步。

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则必须守节等等......

可笑+荒谬至极。其实,这都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导致。

纵观历史,中国经济在鼎盛时期的唐朝时,思想就十分开明和解放,女子服装开放漂亮,还可以出门逛街、打马球,还可以与丈夫和离再嫁。

到了宋朝、尤其南迁后的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不能保家卫国,导致大片江山沦陷,反而兴起了程朱理学,大力压制女性,服装淡雅保守,甚至兴起了裹足之风。

到了明朝,对女性的压制到了顶峰。诸多束缚女性的条条框框被制定,裹足成了常态,还有贞节牌坊、浸猪笼等可怕习俗。让女性只能依附男人,苟延存活。

所幸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中国女性受到社会发展的召唤,纷纷走上了各个工作岗位发光发热,也不断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尊重,中国社会也深刻认识到女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男女平等 等相关法律和对保障妇女权益的相关制度的出台,对女性的权利从根本上进行了真正地保障,这是一个社会真正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社会真正进步的象征。

在我们感叹生逢盛世时,也要感今怀古,缅怀那些在旧社会中苦苦挣扎过的女性,如果没有她们给世人留下的深刻警醒,我们也就不能真正痛改前非,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开明、平等的国家。

喜欢就下方“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