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露营升金湖

 丰雨 2023-07-27 发布于安徽

富士F305EXR相机备用电池和冬季睡袋问题解决之后,我立即动身前往升金湖。地处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升金湖北岸中点距安庆市不过15公里,然而它东西方向长达18公里,南北方向最宽7公里最窄仅1.2公里,在这最窄的地方,架设了一条大桥,把升金湖北岸和南岸连接起来。夏季雨水多,升金湖面积达132平方公里,而秋冬季湖区面积缩小为不到100平方公里。升金湖是一个令人难以接近的浅湖,因为浅,不仅水温偏高,还有宽广的湖滩和沙洲,使人类不能居住和靠近,生态还没有被破坏,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升金湖里,有水生维管束植物八十多种、浮游植物二十多种、浮游动物十几种、底栖动物二十多种、爬行类二十多种、鱼类六十多种。因为有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南来北往的候鸟便找到了理想的栖息地。据考查,升金湖区域有鸟类一百四十二种,其中越冬候鸟六十六种。属于国家I级保护的鸟类有白头鹤、中华白鹳、黑鹳、大鸨、金雕,属于国家II级保护的鸟类有黄咀白鹭、白枕鹤、灰鹤、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尾鹞、红隼、黑鸢、草鹗等十几种。

鸟儿是为填饱肚子和繁衍后代而迁徙,迁徙时间和路线既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受气候支配。每年秋天,无数冬候鸟或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或从乌苏里江流域、或从黑龙江抚远三角洲、或从黑河的嫩江、或从内蒙古的科尔沁等地随东北风南下,在日本鹿儿岛、韩国顺天湾、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地越冬。升金湖由于其优越的生态条件,深受这些冬候鸟青睐,据统计:去年岁末,竟有170多种共计十万余只候鸟翔集升金湖!

我到升金湖观鸟已数次。骑自行车从安庆出发,两个多小时即可抵达升金湖南岸某理想地点,当然返回安庆也需要同样多的工夫,这样一去一回,没有七八个小时是不行的,每次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归,最美妙的黄昏和清晨是享受不到的,况且还有无法想像的奇异夜晚呢?而自从购置了帐篷、睡袋等户外器材之后,露营升金湖,享受黄昏、黎明和夜晚便不成问题了。

那个叫岭章和联盟的区域距升金湖大桥7公里,从县道“X015-12”里程碑往西几米便有个三岔路口,离开平坦的柏油县道,向北行走数百米即可抵达升金湖南岸。在南岸绵延的山丘中,有一座秀丽的小山,从那个山顶观鸟非常理想,于是人们在山顶开辟了一个直径大约十米的草坪,再从山下修了一条沙石路通往山顶,把那一处地方称之为观鸟台。我本来打算在观鸟台露营,那儿不仅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且有茂密的野菊花盛开在山顶周围,可谓芳香四溢!但为了更接近湖中的鸟儿,我还是决定把帐篷搭建在湖滩上。

这是第三次户外露营,作为独自一人打算在荒凉的湖畔过夜,应该说尚属首次。我觉得没什么可怕,正如户外活动爱好者愚乐重生曾言:“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毒蛇猛兽,而是人……”为了对付这种可能的威胁,我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是从街头西藏人的小地摊购买的,刀鞘和刀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像是一根直径半寸多点长约一尺两头平整的棒子,从中间旋开,把刀鞘连接到刀柄上,就构成了一件极具威慑力的武器!但愿这件武器永远不被使用,而仅仅是背包里一件完全多余的东西。

我迅速搭建好帐篷,钻进去吃午饭。最初鸟儿们对于湖滩上出现的新事物表现得不知所措,纷纷惊恐地逃往远处,我在帐篷里躺下来休息,正好让它们有所适应。冬日阳光透过帐篷,里面的温度在明显升高,估计温度可能超过了30摄氏度!由此可见,晴朗的冬天在封闭的帐篷里休息是很舒服的事情。不久,随着帐篷里温度进一步升高,呆在里面已经不觉得舒服了。帐外传来更多鸟儿的鸣叫,声音有来自湖上的也有来自天空的,显然它们已经适应了外来入侵者,认为对它们没有构成威胁。鸟儿们的判断完全正确,这个“入侵者”的善意已经表现得足够充分了——尽管他帐篷里藏着一件很厉害的武器,可那绝不是用来对付它们的。

我掀开帐篷的一角,一群大雁正好飞过去,接着飞过去几只小天鹅……我按捺不住了,小心翼翼地伸脚穿好鞋子,再从帐篷里探出身子。对大而鲜艳的帐篷已逐渐适应的鸟儿们,对这个人的出现似乎视若无见。我曾经看过一篇资料:如果有人愿意伏在地上爬几步随后静止一段时间的话,雁们对此并不在意,最后甚至可能发展到如此地步:即闯进雁群伸手可及!我相信这是真的。

我把相机安装在独脚架顶端,拄着这根黑色“拐杖”沿湖漫步。我看见湖面一大片洁白的小天鹅,与湖面比较象在巨大荷叶上撒出的一把白芝麻;狭长的金色沙洲上,褐色大雁们在享受着温暖阳光;性格高傲的白鹭数量则比较少,它们喜欢一动不动地站立在浅水中,以“守株待兔”方式来猎捕食物。我实在惊讶于它们那种非凡的耐力,比如在岭章的岬角,我发现一只体形较大的白鹭竟在原地守了整整一个下午,夜晚的情况不知道,但第二天清晨它还站立在原来的地方!一群白头鹤从空中飞过去,白头鹤又名玄鹤、修女鹤,为大型涉禽,属国家I 级保护动物,它飞行的姿态极为优雅。据说它们的繁殖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流域及中俄交界的乌苏里江流域,到升金湖来越冬的白头鹤在早春三月要返回生养它们的栖息地,它们可是我们最高贵的客人!

黄昏时的升金湖充满迷人的色调,湖岸的沙崖和砾滩被夕阳染成红褐色。为了拍摄夕阳西下的景色,我爬上被称为观鸟台的小山顶,看见观鸟台上有两位女子正在用观鸟镜观察湖面。经过交谈,原来她们是设在杨鹅头的中国科技大学湿地生态教学示范点的两名研究生,刚才正在统计湖面上鸟的种类及数量,她们晚上就住在杨鹅头驻地,白天带上草帽和干粮守候在岭章和联盟一带的山岭及湖滩上,观察记录迁徙的鸟儿情况。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安排,她俩在升金湖边要驻留到明年春天候鸟回迁结束之后,今年冬天她们就要在升金湖畔度过。我为她们拍摄了几幅照片留作纪念,彼此交换了手机号码,就从原路下山了。

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鸟群们喧嚣着飞起来,仿佛送别温暖的阳光。血红的落日,凄凉的雁鸣,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立在湖岸边,目睹落日坠入寒波,大地倏然被黑暗笼罩,如泣如诉的鸟鸣声令人潸然泪下……

新月如镰,寒星渐现,鸟影黯淡,哀音依然。我钻进帐篷,凝视璀璨星空,眺望沉沉湖面,侧耳聆听来自前方及上空的天籁之音。大约晚上七点钟,我封闭好帐篷门帘,将自己置身于睡袋中,闭眼休息。睡袋里很暖和但我无法入睡,毕竟时间太早了。遂取出掌上电脑,播放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紫阳之恋》,把显示屏反扣在床垫上,只听声音不看画面,凭想象进入剧情……竟渐渐入睡了。大约凌晨三点醒来,感觉睡袋里稍许有点冷。去帐外方便。露水多而冰凉,星星大而明亮,似乎伸手可摘。雁声整夜哀鸣,是因为冷或因为饥饿吗?有了这次难忘经历,从此之后,我将会对这些小生命多一份牵挂……

升金湖的黎明姗姗来迟。清晨,当太阳刚从小山顶射出一缕光芒,湖面竟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小天鹅、大雁呼啸着飞向天空,欢呼那金色阳光。我匆匆吃下一节香肠和两片面包,喝了几口冷茶,便开始拍摄了。我先从观鸟台所在的小山脚向西往杨鹅头方向行走,行走了大约五百米,然后掉过头朝岭章北面的岬角行走。

章姓养鱼人和他的大黑狗就住在岬角附近的鱼塘边,他把那个大鱼塘叫“岭章湖”,如同梭罗把他那个小木屋边的水库叫瓦尔登湖、本人把罗岭乡的东风水库叫兰溪湖一样,都出于同样的浪漫情怀。章姓养鱼人从岭章湖每年百事除掉大约可收入两到三万元,在南边他还有另一片鱼塘,总共收入五万元。“但是养鱼风险很大”他对我说:“今年汛期升金湖的水几乎漫到塘坝顶上,他赶紧用渔网隔开,生怕鱼儿从鱼塘跑到湖里去。”“如果塘坝溃破了损失估计有多少?”我问。“不是损失有多少的问题,就完全破产了!”他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谈到升金湖的鸟类保护现状,他说现在没有人敢捕鸟,曾经有人非法捕过,不仅被罚款,有人到现在还在做牢。

告辞养鱼人返回鸟山脚下,科大司机老杨手中拿着一个望远镜从山顶下来,他说他看见几只白头鹤停在沙洲东头,打算近距离去观察一番。正在这时候,我发现相机的备用电池也快没电了,这片在淘宝网上购买的锂电池才仅仅拍摄50张照片,我对充斥网络的伪劣商品真是深恶痛绝啊!相机没了电,也只好提前返回安庆了。收拾好帐篷,已临近中午。我给在山顶的科大研究者发了条告别短信,骑上车子沿山脚小路返回X015公路,这时手机收到来自观鸟台的祝福短信。

公路象洁净的墨色飘带逶迤在湖畔山岭间。再见了,美丽的升金湖!再见了,可爱的候鸟们!再见了,中国科技大学湿地生态教学示范点的研究者!

(写于2010年1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