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樱桃石 登花山尖

 丰雨 2023-07-27 发布于安徽

杨桥镇花山方圆约10平方公里,北边是菜子湖,东边是长河,南边是破罡湖,西边与小龙山之间隔着鲍冲。花山脚下有不少村庄,山上有两座寺庙。花山最高处为花山尖,海拔330米,听说路不好走很少有人上去。花山上矗立着不少岩石,但地图上仅标着一处樱桃石,樱桃石所在的岩群不算大,处山脊西南侧,当地人称为人形石,却误把另一处名为官帽石的岩群认定为樱桃石!若从长河边向青山西眺,唯有该岩群在山顶熠熠生辉,凡自枞阳往安庆的旅客,在小缸窑至飞鹅头这段路上,只要抬头便可望见,自然会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花山那一带,若提起樱桃石,几乎无人不知,但无一例外都弄错了!

我对樱桃石神往已久,为什么叫樱桃石?这一点令我最为好奇!对于中国这样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来说,仅有一百多年引种历史的樱桃属于舶来水果。公元前伊朗可卡撒斯山脉至欧洲西部山区可见野樱桃的踪迹,后被人引种到欧洲,到 16 世纪末才开始广泛栽培,到 19 世纪 70 年代才有美国传教士带了十几个品种的樱桃树种植在山东烟台,之后陆陆续续扩散至全国。樱桃小巧玲珑色泽红润,属于高档次水果,但味道酸得掉牙,令人不敢恭维,所以种植樱桃的不多。安庆水果摊就罕见樱桃踪影,即便出现了也价格奇贵,购买者寥寥。印象中,我在半个多世纪所吃的樱桃数量之和可能只有一位数,形容屈指可数决非夸张。就是这样一种水果,竟被取为花山某岩石的名字,莫非从某个角度看真的形似樱桃么?

在2015年最末一天,我决定前往杨桥镇花山村,寻找樱桃石一睹其风姿,顺便尝试一下登花山尖有无路径。我猜想花山东麓林家冲应该有一条登山小道,根据以往经验,山脚下凡是有自然村的地方,多有上山的小路。我选择在长河西岸飞鹅头下车。飞鹅头是一座距花山不远的小山,如果把花山想象为天鹅身子,那么这座小山酷似鹅头,而且小山前边还有一座更小的山包,像是天鹅头上隆起的鹅包,于是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飞鹅头。总之,我在飞鹅头下车,沿长河往北行走,官帽石在我左边青山上巍然屹立,我边走边打量着它。遇见一位老乡,我不失时机地请教:为什么山顶上那座岩石叫樱桃石?他说,形状是不是很像桃子?你如果在林家冲那个方向看更像,桃子上面还有个尖嘴!尖嘴残破了一点,是当年被日本鬼子炮弹打掉的。我说樱桃很小,圆溜溜的,只有樟脑丸那么大,也没有什么尖嘴。他说,你搞错了,桃子怎么会没有尖嘴?我无语。看来这里人没吃过樱桃,他们认为樱桃就是一种桃子,和毛桃、黄桃、水蜜桃的形状没有区别。

还没有走到林家冲,在一个叫小冲的地方,居住着几户人家,门前晒着腌鱼。我向一位中年妇女打听去樱桃石的路径,她领我到一处山塘,指着塘边小路说:顺着这条小路往上爬,一直爬到林山头,顺山脊小路往南到樱桃石,继续往南可到钟方寺,钟方寺左边有条麻石路可上花山尖。我问有没有野猪?她说野猪夜里才出来活动,白天基本上不会出来的,你别惹它没事。告辞这位热心的老乡,我独自登上林山头山脊,首先抵达官帽石岩群,测得其海拔高度约 200米,岩群直径约百米左右,从谷歌地球测得樱桃石处在官帽石西南约 250 米远的地方。我继续南行,中午 11 点钟抵达第二个岩群,掏出GPS导航仪,屏幕上清楚地显示该处即樱桃石,海拔高度是220米。

所谓的樱桃石与大龙山所有的岩群大同小异,不过这里确实有好些岩石是球形的,可能是取名樱桃石的原因。岩群分布在山脊两侧,沿山脊小路行走,眺望远山,俯瞰闪耀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尤其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山花怒放,肯定是非常愉快的体验。

从樱桃石往钟方寺的小路非常好走。如果以后来的话,就不必从东坡艰难地翻山越岭,可直接从钟庄沿礼佛大道蜿蜒而上,在半途往东插上那条山脊就行了,不过必须记住那个三岔口。

钟方寺沐浴在冬日和暖的阳光中。寺庙监工果得居士坐在南墙边晒太阳。我大喊一声 “果得师傅你好!” 他立即站起来双手合十施礼。我们聊了一会有关寺庙工程施工情况,遂打听登花山尖的路口,他手指南边谷坡,告诉我就从麻石坡上去。我沿麻石坡往西南登山,走不多久,麻石坡便终止了,但往灌木林的小路依稀可辨,山道两旁有被野猪拱出的小土坑。大约行走了四十分钟,抵达海拔 330米的最高点,GPS导航仪20米等高线地图显示此即为花山尖。花山尖岩石少且小,满山灌木里可见金樱子的金黄色刺果,更多见的是叶红似火的野山楂树。

下山循另一条峡谷小道,没有跟寺庙的果得居士道别。边走边想着花山尖的野山楂树,真没想到冬天的山楂树竟那样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