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木心,阅读上的慨然转身

 塔中之塔 2023-07-27 发布于四川

2019年5月27号八点半左右,我从余秋雨家门口慨然转身,迎上木心默默的眼光,心想还是你技高一筹啊!

初识木心是《童年随之而去》吧,像潜藏的爱情,如那只越窑的碗在碧波上蜻蜓点水一下,便深深沉了下去。

《从前慢》的浅吟低唱和《童年随之而去》是一脉的,我觉得很亲切。

知道《文学回忆录》是2017年上下,大概是从哪篇文章里读到的。我认真阅读,是在18年秋天,或者19年初春?记不得了,现在想来不应该忘的。那一天应该像自己的生日一样永久甜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我读《文学回忆录》是从第二册开始的,后来也读了第一册,很庆幸自己先读的第二册,不然很可能就要失去一位好朋友了(可以交心的那种)。

以我当时的眼光看,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的表现是非常新鲜,独一无二,自成一家的。他的家不是江浙一带人们记忆中,灰瓦白墙,方方正正的普通民居,而应该是“大观园”那样的大场面,大气概,他自己躲在窗棂后面看公子小姐们嬉戏打闹,窗花很美,但他顾不得看。

他在和外头那棵青松交谈,问它能不能换小鸟站在他的肩上。

《文学回忆录》的味道我现在还说不出来,但就是好,和冬天的阳光一样,他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无一例外的好。像缀满水珠的水晶,阳光下摇曳多姿,好看,但一般人能感受就足够了。

它会一直陪着你走下去的。一辈子能遇见一二知己当然好,在人海中觅得一二“偶像”则更是难得,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自己也绝难做自己的知己。

不自觉的等待中,《木心谈木心》出版了,也是陈丹青编纂的,可以看作是《文学回忆录》补遗。上一周开始读,今天读到159页第八讲,还余下50多页,想先停一停,下次一口气读完。(于我,读喜欢的书,心情总是愉悦的,环境安静即可。

这一读,木心这老头的可爱模样似乎更明了了,仿佛他不是呆在纽约,也不在如画的乌镇,而是站在西安的古城墙上,像个将军,却是个儒将,右手拄着拐杖背脊挺拔如那棵青松,眼睛开阔的几乎能装下整个的世界。

从地平线上尚未退去的那抹残云,到脚尖边上永远也汗不湿的蚂蚁,再到头顶高空的“北斗导航”、我现在坐的这间教室,一切的一切“清明上河图”似的都在他的眼里氤氲着,浪花朵朵翻腾着。

余秋雨戴着银边眼镜的睿智面孔,在我读木心的过程中逐渐消解掉了,这一点《木心谈木心》读到一多半我才深刻体会到。

他当然也是很好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君子之道》、《何谓文化》、《空岛》、《冰河》、《艺术创造论》以及其他一些我还没有读过的作品,都很特别,是余秋雨式的味道,也处处可见他的睿智,思考,和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但现在我对他的“通俗性”和“畅销”状态有了怀疑,在木心这里以前读过的好些作家都失了颜色。鲁迅例外。

但余秋雨,至少从我目前阅读到的他的文章来看,和木心相比他的文字分量还不够,知识性、思想性、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与感受程度,以及对人生、生活、生命的体验深度等等,都走在木心的后面,大概一两步的样子。

不过在我心里,永远感激他,也永远有他的位置。

没有昨天就不会有今天,没有暴风雨,彩虹也会失了颜色。

在木心身后,是一大批一大批的年轻人,稚气未脱所以不怕羁绊,不惧“分手”,不畏转身。挥手就不必了,我们比徐志摩稳健的多。(完)


 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