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健伯将军 唐健伯将军,1904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原名唐健夫,又名唐建伯,号万全、备卿。父亲唐齐宣,善于经商,先当学徒,后当账户先生,再同老板集股分成。发财后,举家迁居南川县(今南川市)万盛乡干溪沟(今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新田村)。唐健伯幼读私塾,后就读濂溪书院、楚成模范学校,随父到南川后,就读于南川县高等小学校。1920年时,唐健伯因时局动乱无法安心学习,弃学回家参加劳动,当过学徒、种过地,当过造纸工、小贩。1929年底,为父亲后娶之妻所不容,唐健伯离家赴渝到川军刘湘部第二师第五旅当兵。 1932年5月,唐健伯随部驻防到湖北沙市。9月,在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与红军作战中被俘,参加红军,到红三军湘鄂两省独立师第一团监护连当战士。不久,编入红三军第八师任文书,红八师第二十二团一营技术书记、团部技术书记,红三军教导团团部技术书记。后红三军教导团撤销后编入红第七师,唐健伯任师部书记。1934年9月,经朱绍田、杨秀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间,唐健伯在湖南澧县竹根畦地区与国民党军遭遇战中负伤。10月未等伤势痊愈便匆匆归队,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司令部作战侦察参谋。 1935年11月中旬,红二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行军途中,唐健伯始终作为前锋,突出在全师行军序列最前面,和尖兵连一起除了行军,要和尖兵连完成探道路、探敌情、抓舌头、摸岗哨,突击敌据点以及掩护大部队展开等难以预料的复杂任务。在澧水遇到敌第一道封锁线,唐健伯带领突击队强渡澧水,拔除封江碉堡,大队人马抢渡过了澧水。12月初为甩开敌人,确定向西掉头之前,唐健伯带侦察排连续十夜潜伏到身后敌追击部队鼻子底下,侦察敌情、判断动向。直到牵着敌人鼻子进入湘南山区,突然改变方向向湘黔边境急速前进,胜利跨进黔东。1936年6月,红二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和红六军团会师,过草地,9月抵达甘南哈达铺后,唐健伯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参谋长。不久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建议红二方面军组建教导大队时,因唐健伯在长征中作战侦察和参谋指挥能力表现突出,任红二方面军参谋训练队队长。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唐健伯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参加了1938年冬向冀中挺进和1939年冬晋察冀反“扫荡”斗争。1940年返回西北,参加百团大战及平汉路西反顽斗争。1945年7月,唐健伯任新四军第五师参谋处处长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健伯任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原突围前,唐健伯负责疏散、转移伤病员和干部工作。后随周恩来三人谈判小组到北平,参加军调处工作。1946年11月,任晋绥军区野战纵队第二纵队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参谋长。后任吕梁军区参谋长、晋中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南下工作团参谋长。 1949年12月,唐健伯随部队入川,任成都市军管委员会副主任。1950年4月,任川西军区参谋长。1954年,任军委工程兵器材部副部长、部长,工程兵副参谋长。 1955年,唐健伯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1月4日,唐健伯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