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老战士范忠:创建淮泗开辟营门(7)

 暮云深 2023-07-27 发布于广东

范忠前辈回忆录手迹

创建淮泗开辟营门的点滴史记(7)

范 忠

八、筹建湖巢大队

为了扩大抗日武装,县委决定由营门区委主办成立湖巢大队,任命我为大队长。我是在县大队和区委直接领导下筹建这个大队的。其办法先由区委在党内布置动员兵力,主要是靠我从把兄弟、同学和亲友中物色动员兵源。经过几天的努力,利用把兄把弟、同学找同学,亲联亲,友拉友,党的支持,长辈帮忙,终于联络好15人,于1941年7月,在桂荣宗家集中宣布大队部成立了。当时,请求杨干当司务长,张钧当文书,张义当上士,赵平、徐华当班长。县大队军械科吴科长满足了大队枪支弹药配备。经过不断动员扩大兵力,发展到40多人。经过在后方整训,就将部队拉到前方活动。在下营门、陶圩、龙西一带,展开对敌伪顽的斗争,借此来锻炼部队。在历次对敌作战中付出了一些代价,周勇光荣牺牲了,田茂负了重伤,至今还残废在家,轻伤也大有人在。

原区中队上升到县总队,撤消大队番号,整编为区队,我为区队政治指导员。没有几天,县委调我去淮北区党委党训班学习。郑平看我穿着军服,我又被调到抗大四分校受训。谁知我调出三区队后,指战员相信个人,领导素质基础薄弱,发生逃亡较为严重,区委陈铁夫书记又提前要我仍回区队当指导员。直到上升到县总队,我才完成了为党发展武装的使命。

这支小小武装的成长,都是在区委和县总队直接领导下发展的。区委书记陈铁夫、崔剑晓、聂濬常来大队亲自讲课,出谋划策,跟随大队行动。特别是海木村,亲手教导我如何带兵,如何打电话。县总队教导员席伦则多次到大队来指导练兵,检查装备,演习战斗。这些年来,我仍然怀念和感谢这些老首长。

九、在我的革命经历中,我深深怀念我的革命领路人——海木村

海木村,原名海德森,木村是他的号,泗阳卢集海庄人。木村生于1911年,如若现在他还健在的话,已经是75岁的革命老人了。

木村幼时家贫,是居家独子。父母皆是忠厚勤劳农民,常遭受地方恶势欺凌,仍饮苦茹辛,吃糠吞菜,忍辱含悲,凭劳苦汗水,供木村攻读博问。祖代忠厚传家,耕耘为本,使木村养成为忠诚正直之人,而又惜苦怜贫,勤劳过人。木村爱读古今史记,崇拜历代民族英雄,立志为挽救祖国危亡,拯救劳苦大众而献身革命。

木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曾两度投入地下党的革命斗争。开辟淮泗,建立抗日政权之后,木村两任乡长,民运工作队长,区委委员,区委民运部长,区联救会主任,敌工部内线参谋等职。

1943年春节,木村在家休养,我去问候他,他同我谈到他在蚌埠脱险过程。木村于1942年被党派往蚌埠做地下党工作,是以煤炭店为基地作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后来木村多次外出都发现特务在他背后盯梢,均被他摔掉了。有一次夜里,木村要出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出门不久,就发现有几个特务在他后面盯来,他无法躲避,就直对淮河走去,眼看特务快追到跟前了,他一头跳进急浪滚滚的淮河,向东游去,特务在岸上跑着追着喊着,向木村开枪。木村时而潜藏水底向东潜泳,时而露出水面换口气,直到特务不追了,他才上岸。先到泗五灵风,后转淮北敌工部。3月仍是春寒季节,气候还冷,冷水冰身彻骨,再加几个小时的水中搏斗,疲劳过度,木村病了,入院治疗。木村病愈后,仍回淮泗敌工部,任县大队情报科长。

1943年春天,木村积劳成疾,又患重病,入院治疗,终因治疗无效,木村与世长辞了!使我们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位优秀儿女,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木村为人正直,高风亮节,对党无限忠诚,忠心耿耿,坚信共产主义。敢于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善于临险不惧对敌斗争。日夜苦干,奋不顾身。对同志讲究团结友爱,热心培植新生力量。木村善于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谋利益。木村社会经验丰富,善于处人处事。对自己要求严格,艰苦朴素,作风踏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凡是与他共过事的人,无不深深怀念着他。我受木村的熏陶,终身难以忘怀。

木村辞世已经42年了,我仍然不忘我的好老大。是木村把我从苦难的家中领出来投奔革命。我以木村作为我的榜样,坚持革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我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四十六年,直到今年离休。木村,我永远忘不了你。

木村,你知道吧?我们党胜利了,人民革命胜利了,祖国建设强大了!你应当含笑九泉之下,你坚信的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实现的。

范 忠 1985年11月20日于灯下初稿

(全文转载毕。此文由范忠之女范浙兰整理提供,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赵连军帮助修改审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