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雨”写成诗,能有多美?字字都很惊艳,句句都是经典

 夏天微语789 2023-07-27 发布于江苏

将“雨”写成诗,能有多美?字字都很惊艳,句句都是经典


 

小豆聊历史


首发

2023-7-18 19:50 · 来自河南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正值夏日,梅雨时节,连绵细雨似碎玉滑落,滂沱大雨如断线白幕,如果可以将“雨”写成诗,究竟能有多美?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夏云积聚,云翻雷响,风滚电掣,大雨倾泻而出。久旱的田地难得迎来一场甘霖,一场及时雨,宽慰农人心。

本将旱死的禾苗终得甘霖,如今已抽穗扬花,长长的禾穗掩没了耕牛的身影。豆子得雨也死而复生,豆荚上已经长出了厚厚的绒毛。

雨水浇灌万物,雨水的丰饶给大地带来生机,让人们仿佛看到丰收的远景,雨入诗中成了民丰喜悦的媒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京城的街面上落下来绵绵细雨,那小雨端方可爱,如同酥油一般柔滑细腻。

透过蒙蒙的丝丝细雨,那远边的青草若隐若现,有着朦胧梦幻的美,衬出了小雨温润、馥郁的质感,更显雨景的美丽迷人。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细雨在轻风的吹拂下飘飘荡荡,携着落下的楝花在空中曼舞,轻盈零落又优雅动人。

细雨裹挟着微红的花瓣,飞动的落花点在茫茫雨幕上,如同白皙的雪妆点着平沙,细雨疏疏灵动端庄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雨落之时,路上行人便张开一张又一张油纸伞,青色的、紫色的一面面雨伞亭亭玉立。

细雨朦胧,缠绵细腻,如同袅袅炊烟笼罩在人间。远处五彩的灯笼在雨中也变得模糊不清,却散发出了更氤氲温柔的光。

春雨滋润,夏雨清凉,秋雨萧瑟,冬雨朦胧,雨水在诗人眼中变得多姿多态,迷蒙的雨天在独到而又细微的观察下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

境由心生,再飘渺似画的雨,到了内心郁结,心有苦楚的人眼中,也会被看出苦难和血泪。雨在诗人笔下,变得凄凉冷清。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这是晚年的王安石隐居钟山,忆起一生仕途不顺、多生事境时看到的雨。

凄然的雨水让理想不能实现的诗人倍感赋闲的无奈,秋风的凌冽更显出雨水的寒凉,郁结成了诗人老大无成的自沉之感。

满庭松桂雨余天, 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 星辰长似太平年”。

雨一下就是接连数天不曾停歇,看雨的韦庄想起了祖国远方,那同着不绝细雨一样经久不息的战事。祖国仍不安定,家国在风雨中飘荡

黄巢军盘踞在长安,竟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何时才能收复失地重归太平?阴郁不停的不止是这雨,也是诗人心系家国的郁愁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雨常常隔断空间、路途断绝,让人难以出行无法相见,朦胧模糊的雨景和淅淅沥沥的雨声,稍不留神百便会沁透杜甫漂泊羁旅的心

黄菊还未开花,举杯却只能独自一人饮,绵绵雨丝搅乱的时诗人不曾实现的宏图壮志,滋生的是难舍难分、割舍不断的思乡怀友情

雨是可看可触的,“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暂起柴扉色,轻沾鸟兽衣。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天光乍现,薄日初明,小雨轻轻地飘忽在木叶之上。风起云涌,迷雾缭绕,天地间一片雾气云霞,云雨偕行,回旋飘荡。

晨雨轻薄如蝉翼,轻小的洒在鸟兽羽毛上只是微微一沾,虽有似无。而雨雾却笼罩着半山,半隐半现宛若浑然仙境美不胜收

雨是可听可闻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繁花似锦、人烟阜盛,春水倒映着青葱草木的影子,更氤氲出一种润泽、澄澈与鲜活。诗人仰望青天,荡舟微波碧水之上

淅淅沥沥溅落的水花轻打在诗人的心上,节奏舒缓,音韵轻柔,让人沉醉陷入无忧之眠,享受雨带来的宁静惬意和闲暇。

雨是自然灵动的,雨景是多姿的,雨境是昂意的,雨水是丰饶的,可触可感可听可闻的雨成了诗人笔下最经久不衰的吟咏意象。

有的雨中汇聚的是丰收的喜悦,有的雨中惊叹的是自然的魅力,有的雨中感慨的是旅人的忧愁,有的雨中汇聚的是家国情怀。

把“雨”写进诗里,句句惊艳字字珠玑,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首都是精美的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