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茂林之家 2023-07-27 发布于湖南

在近代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当代对战争不够熟悉的人可能会疑惑一个问题。

为什么装备精良、有黄埔军校在背后支撑的国民党军队会不敌装备落后的共产党军队呢?

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主要原因就是共产党占据了当时的人心和大义,而国民党得不到人民支持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但除此之外,更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

最著名的就是国民党军队的那些“草包”将军们了。

他们有的或是胸中无物、才学疏浅,或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还有的就只会溜须拍马、指鹿为马。

有这些“猪队友”在,国民党哪里还能打得了胜仗?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捏造战绩的胡宗南

胡宗南是正牌的黄埔军校学生,不仅是蒋介石的同乡,而且从黄埔毕业后就一直紧紧跟随着蒋介石,从而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和青睐,从而官位走得顺风顺水。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蒋介石要是胡宗南“安内”,他就去攻打共产党的解放区;蒋介石要是叫他“攘外”,他就去攻打日本伪满洲国的军队。

在当时的解放区有一句话,生动地诠释了胡宗南的“狗腿子”精神。

“胡宗南啊胡宗南,蒋介石的一条狗。”

因为蒋介石对胡宗南的信赖有加,胡宗南从黄埔军校出来之后就当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长,由于蒋介石就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胡宗南在当时的国民党内是属于“嫡系”的“黄埔系”。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本来身为蒋介石“嫡系”的胡宗南,从此就会一路升官发财,但这种靠攀亲带故得来的虚名迟早会由于没有真本事而破碎。

1932年蒋介石“御驾亲征”,率领大军进攻共产党在大别山的“红四”方面军,胡宗南作为蒋介石的一员“大将”,亲自率领了第一师进攻。

在陕、鄂交界的漫川关大战中,胡宗南整整率领了几十万的大军试图阻击红军部队。

而此时的红军只有一万余人,人数相差十倍有余。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面对这种绝对的优势时,胡宗南竟然还口出狂言:“红军不过如此,漫川关,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坟墓!”

但谁知在入川的战役中,在胡宗南的一通胡乱指挥之下,胡宗南的军队一出手就被红军吃掉了两个集团军,吓得胡宗南一路撤退,中途还被游击队打得人仰马翻,逃得那叫一个狼狈不堪。

在著名的陕甘宁战役中,蒋介石给胡宗南的指导战略是“吸引陕甘宁边区主力于陇东决战之机袭击延安”。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胡宗南也是忠心耿耿地执行了,连夜带着部队袭击了延安晋南,走之前还保证“三日之内拿下延安,向校长、向全国、也向全世界报捷!”

但是指挥失误之下,胡宗南头一战就把第一旅第一师的“王牌军”给弄得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之后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军队死伤了大半。

最终这一战红军全军安全撤离延安,给胡总南留下了一个空城。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不知如何给蒋介石交差的胡宗南硬着头皮捏造了一个“全数歼敌五万余,成功占领延安城,缴获武器弹药无数”的假功劳,连夜致电蒋介石。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蒋介石偏偏还信了胡宗南的假情报,还给他升了官。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坐失胜机的陈诚

和胡宗南不同,并非“黄埔系”出身的陈诚并没有得到多少蒋介石的青睐,反而在政治上不受蒋介石的待见。

也因此陈诚时常被蒋介石派往一些异常艰苦的战役,一些失败和不利的黑锅也经常是陈诚来背的。在国民党内,他还被戏称为“救火队长”。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1938年武汉保卫战争中被蒋介石派往保卫武昌,结果丢了武昌;1939年被委任第九战区总司令,结果丢失了南昌;后来1940年又被派往枣宜会战对战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又把宜昌拱手让出。他也因此成当时了一个大大的笑柄,连国统区里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个“三昌将军”的“美名”。

他的各个部下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平日里只会喝花酒、抽大烟甚至公费去逛青楼,弄得陈诚的军队个个吃不饱饭,打起战来有气无力。

这也间接导致了陈诚1941年反攻宜昌的失败。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1941年,陈诚为了给自己失败的枣宜会战洗刷耻辱,主动向蒋介石请缨出兵讨回宜昌。

陈诚在开战前放出豪言“此战不拿回宜昌,就拿我的人头回南京给蒋委员长!”

开战前夕,他甚至让手下把胜利的电报给拟定好了。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但在关键时候,陈诚听到了日军的大部队支援宜昌的情报,一时之间因为顾忌日军的援军而冲昏了头脑,转而去进攻那个不知明细的日军援军。

结果就是延误了战机,给了困守在宜昌的日本军队喘息之机,在两股日军的里应外合之下,彻彻底底地丢掉了宜昌这个军事重地。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葬送50万大军的刘峙

刘峙也是出身于黄埔军校,因为运气好才在国民党军队中崭露头角的。

1926年,国民革命军2师师长王懋功因“图谋不轨”罪被蒋介石罢免职务,刘峙作为蒋介石的嫡系自然而然地被升为2师师长。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北伐战争中,1926年刘峙奉命攻打南昌城中的北洋军阀孙传芳军队,麻痹大意的刘峙过度轻敌,在夜里被孙传芳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仅军队死伤大半,大量武器和物资还被敌军缴获。所幸刘峙本人逃跑及时,天亮时才回到军队,自身倒是毫发无损。

1927年8月,孙传芳与北伐军军爆发龙潭战役,此次战役可以说是北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用“成败在此一举”形容丝毫不为过。

刘峙也是亲率第4团赶往战场。8月28日,刘峙在行军途中,因为计划不周,所乘火车意外发生相撞事故,刘峙部队死伤百余人。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更糟糕的是一时间行军的计划被耽搁,等到刘峙快马加鞭赶到战场,战斗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自此刘峙也被共产党军队冠以“逃跑将军”的称号。

在决定国民党成败关键的淮海战役里,蒋介石也是对刘峙寄予了厚望。

蒋介石郑重地把刘峙任命为总司令,把当时国民党压箱底的近60万军队全部交予刘峙全权领导。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然而刘峙在这场大规模战役中指挥作战毫无建功,从海州到商丘,国民党军队在他的昏庸领导下屡战屡败,50多万军队被红军全部歼灭,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刘峙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出逃。

蒋介石在得知这个消息时,顿时气得浑身发抖,然后头一昏,晕了过去。

最终国民党政府在崩溃后,刘峙被迫逃到了香港,在九龙遭到流散的军队抢劫,随身携带的钱财损失大半。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后来逃到印尼时为了糊口,刘峙还在当地华语学校应聘做了一名小学教师,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将领,居然在国民党军中被称为“五虎上将”之一,实在是令人感到难以言表,红军能够战胜蒋介石的邪恶政权,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人格败坏的汤恩伯

汤恩伯这个名字在整个近代史中都可以算是声名狼藉甚至是臭名昭著了。

汤恩伯原名汤克勤19岁进入援闽浙军讲武堂学习 被分配至浙军第一师担任排长。

汤恩伯没有大背景,也没什么真本事,本以为他的一生最多就是一个低级军官了。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可没想到汤恩伯对当官发财太过痴心入迷,为了去日本留学,竟然放下作为军人的尊严,拜了当时权力如日中天的陈仪为师。

为了给陈义表明自己的忠诚,他把自己的姓名从“汤克勤”改成“汤恩伯”,表达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陈仪的恩情。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国民党政权晚期,汤恩伯为了赢得蒋介石的信任,竟然还把恩师陈仪给出卖了。

就这么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人,又怎么会在日本学到什么真东西呢?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果不其然,汤恩伯在留学期间,根本没有去认真学习,反而为了自己升官发财的大道,不顾自己在中国已经有了家室,转头去勾搭起了陈仪的义女。

最后汤恩伯也是搭上了这脸权力攀升的“快车”,回国后在官路上顺风顺水,节节攀升,本来就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小军官,结果到最后靠着人情世故爬到了蒋介石的面前,成为国民政府三大嫡系之一,让人啧啧称奇。

在1940年到1944的河南,汤恩伯也是彻底地暴露了自己邪恶的内心,在当时的河南甚至有一句俗语:宁愿日本鬼子来烧杀,不要汤恩伯来驻扎。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汤恩伯在那时是和大洪水、大旱灾、蝗虫灾并称为“水旱蝗汤”的四害之一!

1938年,蒋介石下令在黄河花园口炸毁黄河决堤,滔滔洪水在当时冲毁了无数平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没来得及收割的粮食也被黄河水给尽数淹没,汤恩伯也是在这时被派往河南救灾。

哪知这厮不是来救灾的,他本人就是一个灾难!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来到河南后,汤恩伯也不管当地百姓的死活,为了给蒋介石溜须拍马和扬名全国,他下令征集建筑材料大兴土木,名义上是招揽沦陷区流亡的青年学生,实则是为了取得蒋介石的信任和青睐,建立以蒋介石的号命名的“中正学院”和其他政治学院,这些所谓的学院在后来也没搞出什么名堂,不是被老百姓又给拆了回去,就是在炮火中倒塌了。

为此他把很多平民百姓的屋子和农村祖宗祠堂以及宗教场所诸如教堂、道教和佛教庙堂都强拆,甚至当时老百姓天天祭拜祈福的龙王庙都给拆掉了,来获得砖头木料和石材。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当时的汤恩伯可以说是“建功心切”,不顾老百姓急需休养生息的需求,还把老百姓一个个地拉来无偿给他做劳工,这一拉就是好多年,搞得本就丢了家园和耕地的河南人民妻离子散,弄得河南一片水深火热、怨声载道。

当时河南的小孩要是淘气不听话,父母就吓唬他说:“等下就叫汤恩伯把你抓走!”

汤恩伯在河南也被当地人民形象地赋予了“汤屠夫”的恶名。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在军队管理上,汤恩伯更是一败涂地。

军队里没士兵了就去老百姓家里拉壮丁,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游击队骚扰百姓、抢夺百姓财物和粮食他也不管。

他本人更是竭尽所能地能贪就贪,克扣军饷已经见怪不怪,更有甚者有时候士兵竟然一天就只能吃一顿半红豆半米饭的一顿饭,这也让汤恩伯的下属们离心背德,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背叛国民党、弃暗投明向红军投诚人数最多的军队就是汤恩伯的直属军队。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罪魁祸首蒋介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么多丢人现眼的草包将领的背后,就是任人唯亲,刚愎自用以及无才无德的蒋介石了。

上至抗日战争,下到解放战争。蒋介石本人的糊涂决策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任人唯亲、重用庸才。对白崇禧、孙立人、薛岳这样有卓越功绩的战将,蒋介石始终无法信任,许多优秀将领被他排挤没有受到重用,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草包将军的出现,导致了败仗连连。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出尔反尔。重庆谈判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了协议,破坏了国共合作的大好战机,导致日军乘虚而入。

滥杀无辜。花园口决提,死伤老百姓十余万;“白色恐怖”弥漫国统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恐怖政策下,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辜百姓死伤无数。

一系列错误指挥之下,国民党的百万大军全数在他的手下覆灭,把中华人民的抗战道路弄得无比艰辛,大好的局势也随之消散。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同时他卖国求荣,大量的黄金白银在蒋介石统治下外流到其他列强国家,国库亏空的同时百姓民不聊生,饥荒盛行,老百姓一度要去吃“观音土”来勉强度日。

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贼心不死,在台湾搅乱政局,大搞专政,一度想着反攻大陆夺回政权。

直到死亡,蒋介石才算是结束了罪恶的一生,把国民党的腐朽黑暗带到了棺材里边。

不顾大局、胡乱指挥的国民党五大草包将领

参考文献:

《民国高级将领档案解密》章冼文

《国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 第2卷》张洪涛

淮海战役 铁法能源报2021.08.13

刘峙“福将”外号的由来 燕赵老年报2018.06.27

且慢笑刘峙 刘吉同 2011.05.25

《落暮 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程继隆

汤恩伯与河南抗日战场 团结报 2015.12.03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蒋介石日记解读2》 杨天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