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2023年07月22日 B03版
潘君明 北半园,位于苏州城娄门内白塔东路,园名有“甘守其半,不求其全”之意。 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太史沈世奕初建,园名“止园”,中有“怀云亭”。后归太守周勋斋,重新翻建,拓大其园,改名“朴园”。园有一峰,名“归云”。其后,园东归蒋氏,有“种梅亭”。再后归潘氏,有“古香亭”。 咸丰六年(1856),由安徽人道台陆解眉购后翻建,占地仅一亩半,园内建筑均以“半”为特色,有“半亭”“半廊”“半船”等。为与仓米巷史氏半园相区别,故称“北半园”,也称“陆氏半园”。1949年之前,陆氏有后裔居此。1950年后,园被移作他用,先后有木器盆桶社、织带厂、东吴丝织厂、第三纺织机械厂等使用,景点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规划维修,2009年再修,但住宅已毁,难以恢复。 现园在宅之东部,占地1130平方米。园以纵长水池为中心,环池黄石驳岸,绕有回廊,错以峰石,小巧精致。水池之东有小桥,可跨达旱船。池北有四面厅,宽敞明亮,匾题“知足轩”,取“知足不求其全”之意。厅前有平台,下临水池,可小坐赏景。临池之旱船,一半临水,名“半波舫”,贴墙屋面为“一落水”,形似走廊,故称“半廊”。西南有亭踞于假山之上,高5米许,两只翘角飞扬,故称“半亭”。池北有重檐高阁,为主人之藏书楼,外观两层,实为三层,为苏州园林中所仅见。底层厅上悬有匾额“且住为佳”,悬挂楹联“事若求全何所乐;人非有品不能闲”,体现了主人“甘守其半”的心情。厅中悬一大镜,映出厅前假山、池水、亭廊、花木之景色,如画一般。镜旁有一楹联:“诗句全从画里得;云山常在镜中留”,联意极佳,描绘得十分贴切。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名贵花木,风光旖旎,真是“半层楼阁半面妆”,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1982年园子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