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核心能力。

 Karl 2023-07-27 发布于云南

为什么喜欢读《毛选》?按理说不应该呀!时代背景变了,语言风格变了,应用场景变了,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捧起了《毛选》?

今天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这个问题,突然发现有这样三种可能。

毛泽东: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核心能力。

第一、《毛选》讲的是底层规律,因此它是可以千变万化的,而非仅仅适用于那个年代。

比如:

《实践论》教给我们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教给我们两种宇宙观,以及如何抓住主要矛盾以推动历史的伟大进程。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教给我们如何研究战争、如何以弱胜强。

《学习和时局》教给我们为着领导,必须预见。

《共产党人》发刊词教给我们三大革命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

如此等等,无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规律。

第二、《毛选》将很多工作方法进行了结构化规范,为我们“照猫画虎”提供了应用框架。

比如:

《三个月总结》教给我们如何写好季度总结。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教给我们讲好四方面内容,问题就好解决了。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气教给了我们六十个工作方法(《毛泽东文集》)。

《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教给我们如何清除官僚毒瘤,克服五多五少(《毛泽东文集》)。

八月失败,教给我们科学决策的“六把尺子”(《毛泽东传》)。

如此等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然后就眼看着工作水平蹭蹭的涨。

毛泽东: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核心能力。

第三、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毛选》创造了太多的互联网语言,读起来时而捧腹、时而沉思。

比如我罗列几段,大家可以深刻感受一下主席的语言魅力: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

4、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组织起来》)。

6、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而这又给予我们一大一小两个启发。

小启发是如何进德修业,作好自媒体,像毛主席那样“死而不亡者寿”?

大启发则是: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核心能力。那就是:抽象化能力、结构化能力与生动化能力。如何理解呢?我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抽象化能力。

抽象化能力是指人类思维的一种能力,即将具体的事物或概念抽象化,忽略其细节和具体特征,提取出共同的本质特征或规律。通过抽象化能力,人们能够将不同的个体归纳为一个共同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推理和创造。

比如:

一九二八年,朱德与毛泽东胜利会师后,他们在总结以往大量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概括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长时期内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要求重在斗智,而不能单靠斗力。毛泽东把这十六字诀称为“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它正是从敌强我弱这一特点出发,趋利避害,避实击虚,灵活机动,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人民军队后来的战略战术,就是由它发展起来的。

第二、结构化能力。

结构化能力是指个体或系统在处理信息、问题或任务时,能够将其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并以一种有组织、有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和组织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能把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捋成一二三四五的条理性结构能力。

比如: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篇文章中,毛主席告诉我们:面对一般问题的“四步破解法”,即:定义问题、明确表现、深挖来源以及制定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通过对问题的具体表现与来源分析,不断追本溯源,进而抓住它的实质,然后再对症下药,如此才能够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生动化能力。

生动化能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表达和传达信息时,能够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和引起受众的兴趣和注意力的能力。生动化能力包括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有趣的故事、多媒体等手段,使信息更易于理解、记忆和接受。生动化能力在教育、演讲、广告、营销等领域中非常重要,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影响力。

那么如何都能做到呢?毛主席告诉我们:一是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二是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三是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如此才能:结合现实问题,先大喊一声:“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再好好地拿出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治疗。如此,才是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生动有趣和负责任的“时代檄文”。

毛泽东: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核心能力。

总之,如何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呢?毛主席用行动告诉我们:

一是要有洞察事物规律的能力,让主观符合客观,让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常胜将军;

二是要能在混乱中建立秩序,通过结构化来让大家既明确目标与任务,又知晓路径与方法;

三是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必须用群众喜欢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淡而无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