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文学】赵敏/刘德功的写意人生

 河南文学杂志 2023-07-28 发布于河南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大型纯文学刊物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顶端文学、360个人图书馆8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赵敏

按二维码

在优美的音乐中浏览

2023年第三期电子版


刘德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铁荷画派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国煤矿工笔画院院长,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中国百名画坛百杰,中国画三百家。获得国家级金奖5次。作品《荷魂》被长期挂于中央办公厅。对当代中国画坛做出了十大贡献。

写刘德功的画,写刘德功这个人,必须要提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艺科科长赵黎。十几年前,赵黎科长对我说,你写人物的,你来写写刘德功吧,刘德功的画和他这个人很值得你写。中间,每年见面都说到此事儿。当时,疏于事务繁多,与德功先生也不认识,就搁下了。

今年是癸卯之年,三月,德功先生的画《铁荷魂》在平顶山展出百米长卷,画一展出,轰动了整个鹰城,这才见到刘德功。第一面有沉实之感,沉甸甸的生活与生命之意,从他内里散发出来,与他的画紧紧黏合。让我震撼,厚重的精神气质萦绕于他的周身。使然,他能画出《铁荷魂》这样大气磅礴的百米长卷已不足为奇。艺术与画、文字与画息息相通,感情与生活息息相通,生活的百味走进了画里,人的血脉掺揉在画的画魂里,这画的厚重在于画者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对人性的大彻大悟,了然明白,百花萦绕,缜思慎密,这才是刘德功,这才是刘德功的画儿。

《铁荷魂》长卷,深意曲径通幽,凸显在画面与画魂之间,画之意积极向上的生命意韵烈焰般燃烧,橄榄枝一样葱茏翠绿,萃轴上飘散着写意人生的追溯与过往,画与人,人与画同框而出。

我想,刘德功的写意人生就从这里开始。


写意人生追寻路,不使金樽空对月

“我把《将进酒》融进生命的岁月,也不会让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我没有怀才不遇,只是,我必须走完我人生前路所有拔涉的过往。我笑对金樽里的美酒,笑对明月的超然,笑对峥嵘的日月……”

这就是我的写意人生赠予我的开始!

这是我与德功先生采访时,我们在第一个时空节点里所谈话的内容!他对我说在最无望的日子里他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苦难的人生过往是德功先生最重的生命资本。

我翻遍了很多人为他写的画评、素论。几十年来从他出名之后,画评与素论就没有停止过,在他周身萦绕,从没有间断。但却没有一篇是从德功先生人性起点着笔的。他这个人如何?他的生活轨迹如何?他成长的岁月里都历经了什么?他的画在何时有了定论?……

我能理解,他的画与这个时代高度同步,入了世人的眼,可他这个人呢?画评的作者,写素论的评论家们终是忽略掉了一个情节和一个环节:画家的人性情感与画家的心理情感与画的实质相辅吗?

今天,我从这个都不注意的方面入手,写他这个人,写他在成名之前的每一个心理感观,是否与他的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血肉之吻的高度契合是不是在这个点上?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成功与否都与前身有深刻的渊缘,就像德功先生的画会成功,他的人会走出来一样,是一种强大的峥嵘岁月成就了他,浸泡使他有了人性资本的奠基,他成功,才是最后的可能。

他走了足足三十年才走到人生的顶峰。世人说他大气晚成。任何人都不会为了人生资本,去愿意过那种日子。时光荏苒,三十年岁月穿透过往的风雨,只飘忽了一下。对于一个人,三十年,就是从十岁开始也已经走完了青年时代,进入了四十不惑。

他出生在一个红色的家庭里,他的父辈像无数打江山的老军人一样,戎马倥偬,从北方跨越黄河,随大部队南下。他是父辈南下时的孩子,出生在河南许昌襄城县,出生时的日子,正是国家困难的1962年,全民都在饿肚子。随着三线建设,他跟随父亲来到平煤集团的建材厂,那时候不叫平煤集团,叫平顶山矿务局。矿务局是平顶山的特大型企业,有十万职工。当时,我们的国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百废待兴。全民上下有一个口号:给国家减轻负担,干部子女不在城市吃闲饭!于是,父亲就把他们全家都迁移回到山东菏泽农村老家。那年他刚一岁,他的童年是在山东菏泽度过的,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是很美好的。十六岁那年,他参军去了部队,四年后,他转业了,并跟随父亲又回到了平顶山。

当时,父亲在建材厂工作,他也在建材厂干了个临时工,在包装车间上夜班,拉一千多斤的水泥车,干八个小时,这是在夜班里。白天背着二百斤重的水泥袋子装车,一干就是一天,他说那时年轻,无论多累睡一觉就好了。他边干着临时工,边怀着美好的愿望等待着组织的工作分配。每天都盼望着分配一个好的单位好好干一番事业。当得知和他一起从部队回来的战友被分配到公安局和税务局上班时,他就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后来他接到了组织的通知,他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平顶山陶瓷厂工作,当时,陶瓷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厂子,厂里发不下来工资,他一气之下就放弃了盼望已久的正式工作。报名去了矿务局五矿当了一名井下采煤工。

很多年之后,他回忆说:“我的内心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深层的安放,也许这种安放是悲情的。可我一直在心中认为,就是在那些岁月里打上了黑色的烙印。时光走着,我的矿工兄弟们一直都在我的身旁也走着,融进血脉里的是我与他们谈笑的人生过往。我流泪时,透过泪痕看着他们,我高兴时透过欢笑看着他们。在以后我的作品里,浅色深色的线条,大团大团的泼墨都有他们的影子……”

白天,下到井下,我和他们一起,到井下趴在煤堆上,根本看不见脸上的颜色,身上全是煤灰,笑一下只露出一口白牙,其余的都和身边的煤堆是一个颜色……

如果说这叫磨难的话,他们不也和我一样,正受着这世间最深的磨难吗?他说,从二十岁到二十七岁,时光不经意间就流走了7年,他说我从没有埋怨过生活对我这样的折磨。我相信他说的话,因为我看过他后来的作品里,无论是写意、工笔、泼墨的国画里,那种对生活的渴望和向往,追求幸福的心像动漫一样在画里出现……

一根线条,一片叶子,两只白色的鹭鹭,两只火红的鹭鹭,一大片热望的红韵果,一幅无题的写意泼墨,红色的、金色的、白色的、蓝色的、桔色的,似把人生的命运写意进光明的画卷,他的内心都在那画里展露无余,蕴藏着无限的生命追求。如果他的内心是灰暗的,无色彩的,这些阳光的暗喻,明朗的墨色他是画不出来的。

林语堂说过:画家的作品出自内心,想到的与内心深处有着严密的吻合,无缝隙,无间隔,画就有十成十的生命的底色了。

这样的心性,这样内心的热望,怎么会埋怨人间有苦痛,苦痛对于他是一叶扁舟,一叶扁舟终究会划走离他而去的。他在乎的是明天太阳升起来之后新的追求。

我问他:“天道酬勤”!是不是这样?他说:是的,老天对我真的不薄!我要学会感恩!

四年后,他从五矿又调到了九矿,在井下变电所当电工。到九矿这一年。他上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函大是三年,上到第二年时,矿务局有一个李老师问他说:德功,你家有画画的人吗?他说没有。李老师又说,要是没有那你就是在画画上有天赋的。他画了一幅《牡丹》,被送到矿务局的一次画展中展出来了,挂在展厅的第二幅位置上,无论是谁,进到展厅里的第一眼就先看那幅《牡丹》。是谁把他画的《牡丹》挂到了展厅的第二个位置?他不知道,但大家对这幅《牡丹》赞不绝口他是知道的。第三年,他的毕业作品又画了一幅《牡丹》,叫《飞入寻常百姓家》。被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选中,这幅作品被选入《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现在的中国画院展出。整个平顶山,86级班至此一幅,就选的刘德功这幅。《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现在叫《国家画院》。从此后,刘德功这个名字就走入了中国绘画界的行列。这只是成功的开始,有那么点意思,离真正的成功还远的很呢!

有了初心的一个感念,这种感念是人性灵魂的第一个基点。“画”,成了刘德功终生不朽的物语,人与画再也分不开了。

他说,其实,他的“初心”并不是他的名字走进中国画坛之后才有的。是在山东的菏泽,是在他刚刚16岁高中毕业参军走时,更早一点儿说,是在建材厂做临时工时,是在九矿门前的小荷塘边上写生时候就有的……

那时候他多小啊,从父母带着全家回到老家菏泽,他已经隐隐地感到,他一生就得扎根在老家这块土地上了,老家的每一条小路,田间地头的每一次耕作播种,他最熟悉不过。回去几年后,他稍懂事了,在离家不远的小河里种了一片“荷”,过了夏天,荷就长得很水灵很秀气了,青葱翠绿的,他心里说不出那是要做什么用,但就是隐约感到有用处,有大用处。后来他问自己,那是在准备干什么呢?他说他当时真的说不清楚。他时常坐在河边看那些清秀瞿直独有风味的“荷”,后来从五矿调到九矿,九矿门前有一个小荷塘,全是碧绿翠色的荷叶,花期来临的时候,煞是美丽……

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了他在老家小河里种的那片“荷”,与九矿门前的这个荷塘,在潜意识里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荷叶有小变大,荷花慢慢开放,他坐在老家的河边写生,他坐在九矿门前荷塘边上写生,那种“初心”的浮现,他突然就明白他在等待什么了,他内心期待的又是什么了。热泪从眼里涌出,两边的“荷”在他的画笔下一条线一条线清晰地画在纸上,又清晰地回返到他的脑海,定格在画页上,也定格在他的心里。就是在那时候,他坚定不移地“种”下了他心里的“荷”,这荷,永生都不会消失,长在了他的心里,根深蒂固,这一辈子也不会动摇,不会改变。

他知道这是生命中漫长孤独的修行!这是他成才的必修之路!

后来他的《铁荷魂》百米长卷与世长存,获得现世的大奖,就是水到渠成,不足为奇。

他曾荣获中国百名德艺双馨文艺家,“1997”中国画坛百杰。1999年获得“中国画三百家”金奖,国家级金奖5次。省部级金奖12次。出版美术理论研究专著4卷。出版个人美术作品集和主流杂志百册。在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品《荷魂》被悬挂于中央办公厅,从挂上起多年从未取下。

祖国认可,人民认可,母亲认可,一方热土上的家人、同事都认可……在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代表祖国举办作品展和书画艺术民族传承演讲!他在偌大的讲坛上声音宏亮地说:我是中国人,我叫刘德功!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常。他从没有口头立过志,却在心中坚守着这片初心的净土,立志常,不矢志。

人生的过往有些回忆是痛苦的,而有些回忆是幸福和欢乐的,是苦中含着乐的。看到了希望,生活的希望,初心的希望。到了1991年,这一年,他去了中央美院就读了。一年后,从中央美院回来,画风定下来了。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也知道心里储存的素材日积月累是什么。在这之前,什么都画,人物、花鸟、山水,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喜欢什么就画什么。这期间,他说他的基本功在不知不觉中上台阶了,再后来,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是作家,我想文学与绘画在思想感情上是相通的,文学的功力上台阶是在对文字和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理解上,绘画也是一样的,得心应手,手到勤来,一定是他在绘画上的突破,是他在心灵的感悟上有了更深的意识。文学的基本功是这样的。当然,撇开除你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点儿额外的天赋。

他的画风突破他说是在他三十岁以后,我一直认为他不是大器晚成,是英年就才华显露,鹤立鸡群。我还认为他从小就开始用心地去接触生活的过程是认真的,倾注了心灵血肉的,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执着与坚韧不拔。画风突破在什么地方,他说很明显。开始画“荷,”对“荷”有潜在的“悟”,那种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有的,从中央美院回到平顶山,他思索回来时美院老师给他说的话:要有一个定局了,不能再拖,画出你自己的风格,他说他理解的是画荷花都脱不开凡本,以古人为师,以今人为师,对自然界的感悟。古人也好,今人也罢,画到最后是你自己的灵魂感受,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东西,那便是你的风格。就像吃了云南的米线,河南也有云南米线,但已经加入了河南的地方风味,其实,就是河南的米线。

刘德功说,自己的感悟最重要,画出来的是刘德功的。学别人的东西,临摹别人的,心境不同的时候,画都有好坏不同,只有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所谓风格才会出来。

这时候,他想到山东菏泽老家那片“荷”的样子,九矿门前那片“荷”的样子,这些“荷”己经在他的心里入了味,生了根,是他自己的,只要一扎笔,那形状,那态势立刻就在画幅中凸现了。

很多立体的感悟是少年与青年时代一路走来留在心里的,沉淀在血液中的,掺揉在骨子里的一种血脉情怀,是命运与他的画紧紧吻合在一起的生命之作,无缝隙,无间隔。

让他终生难以忘怀的是他在五矿井下挖煤时,那些日子,在每天下班回家的路口,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是白天或深夜,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刺骨,都能看到母亲的身影。在他下班的路口老等着他回来,他说每天从井下上来,他洗澡只用5至6分钟时间,然后骑车往家奔,快到家时,他母亲己经站在了通往五矿口的那条路上等着自己。他要晚到五分钟,母亲就会再往前走一段路,他要晚到十分钟,母亲就会一直往前走,他下车奔向母亲说:妈,你不累呀,别等我了,我就晚回来一会儿工夫,母亲用手擦把眼睛说,以后你别晚回来了,我不放心!他把母亲抱到他的自行车后座上,推着母亲往家走去。

他说虽然我从井下走出来二十多年了,每当一个人在静默创作时,父母的身影就会在脑海里浮现,正是父母做人一生的磊落照亮了自己堂堂前行的大路,他才有了今天不变的情怀和坚定不移的韧性。

从小向往英雄,英雄情怀多少年在胸中郁结,不会消散。在部队写血书,把手指咬破。有一年建材厂失火,浓烟滚滚,他从后面转过去,站在窗户上,把钢筋打开,跳到火场里,再把大门打开,人们才呼呼啦啦涌进去抢救车间里的财产。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总是想着集体想着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从小刻在骨子里面的东西,与血脉紧紧相连,成了心中的烙印,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他的正直与坦荡的心性也不会走失。

我与他认识很晚,看过他的画,他把画一张一张挂起来让我看,让我找感觉,画里有一种正气,与他的心性相同。从他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他约束自身,修养德行的人性之花,浩荡的正能量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很多人喜爱他的画,他的画让世人敬畏,也让世人爱不释眼,因为画里显现着东方民族禅意思想的人与事物,符合人与自然的规律与情操。他的画还是落在泥土里的画,接着地气,散发人性的光辉,所以很多凡人喜爱,当然我也喜欢。

倾泄着爱的阳光,抒写着对命运不屈的追求,明朗超脱的墨色里满是人间无限写意的诉说,他用心中的“写意与工笔”画着他心中的每一幅画,画到极致,想到极致。他怎么想就怎么画,这才是他自己的画,是很多年就想这样做的一件事。

而每一幅画里的爱、与这个世界充满歌与舞的赞美,每一处工笔写意的线条里都有他陈年的理想、求索与向往。积极向上的攀援是用生命在告诉世人:

一路走来,我的金樽里时时都有酒映向明月和碧空,一直不空。


不落的精神旗帜,在心间高高飘扬

人到了不惑之年,就是说,该如何定型早就有说道了,三十而立,该立的己经立住了,立不住走到四十岁,也没有什么希望了。那是两千年前后,刘德功己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厂里发不出工资,他带着女儿去父母家蹭饭,母亲把锅里最稠的那一碗饭端到他手里,他用哀痛的泪眼看向母亲,只有对着母亲,他才会这样,母亲安慰他说,吃吧,吃饱了再说。他热泪长流,端着碗一口也吃不下。他又带着女儿在山脚下租了一间房,一间四处漏气的房子,房子冬天冷,夏天热,可那总算能让一家人有了个栖身之地了。

面对赖以生存即将倒闭的单位和支离破碎的家,他迷茫无助地更加痛苦,甚至面对生活恐惧过。平时,滴酒不沾的他,这段时间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当他每次醉酒回到家里,年迈的老父亲总是默默地坐在他的床头,母亲端着一杯水站在父亲身边一起等他慢慢醒来。每当他醉酒醒来,父亲都是微笑着对他说,少喝点儿,下次少喝点儿,别喝坏了身体。这时母亲总是站一旁抹着眼泪一声不吭。当他看到这种场景,心里疼得象刀割一般。他对父母说,我从此后不再喝酒了,你们放心吧!打那后,父母再没有见过儿子喝酒。

这一年,他卖掉了仅有的一小套房产,把女儿托咐给妹妹照顾,带着八千元的房款,踏上了去四川写生的路。就是这一年,他在四川画了一批南园情作品,有竹子、芭蕉等,他说正是因为在四川创作的这批作品,才改变了他的画风和创作方向。这一年春节他为了节省一张车票钱,没有回家与父母和女儿团圆。

这时他的画己经初见雏形,刘德功的风格己在画的灵魂里凸显,廖廖数笔,苍然欲滴的翠荷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两只雪白的鹭鹭藏在荷叶的深处,只那一点雪白,就道尽了生命过往的真谛,看见了奋斗的火花和积极向上的意志。看过画的人即刻会对生活燃起雄心与热望,对命运决不放弃追求的步伐。劲风吹过的河面上,大片的“荷”倔强地重生在天地之间,豪迈地迎风而立……

可那是画啊,现时不能吃,不能用,只能看,还得懂它的人来看才有价值。刘德功这个名字还没有被世人领略一二。

他告诉我,他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为了画画辞去了工作,远走四川写生。他说那是他生命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他坚信一定会聚集成高山河流,成为他生活与生命中成功的希望。因为这是一杆精神旗帜,一直在他心中高高地飘扬,没有什么比他的画更让人心碎,更让人值得放弃那一份工作。于是很多年所有的苦难,都成了他在画板上色彩最婉约的铺垫。

在第一章里,我写到“天道酬勤”这个成语。在这里“天道酬勤”再一次光临。老天对那些勤奋努力,刻苦用心,追求不懈的人决不会亏待,在刘德功的身上,也彰显出这样的情怀。

那一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郑州成立一个河南创作中心,面向全国招两个画家。全国各地的画家们来河南采风、写生时,这两个画家做接待工作,刘德功幸运地被中国美协河南创作中心选中,成为了本中心的一名画家,去了郑州。于是环境好了很多,不少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了。他开始认真地写生,这一段时间里,他又创作了一批画风不同的作品,与四川写生时的作品又有了不一样的风格。这一时期,他一直在变,画风一直在不停地变,他要找到他想要的最好的画风!

这段时间也是静下心来创作的日子,他很珍惜。他把画好的作品让河南美协主度方照华看了一下,方主席当时就很感动,说,我们为你办一个河南美术新星展,你的这批作品都要展进去。

刘德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深有感触地说贵人扶一步,胜过十年路。任何人的成功之路都离不开贵人的相助。

这期间他的身边连续出现两个他命中的贵人。其实,他从来都不信“命”,可就是有福运之人出现在他的身边,毫不吝啬的帮助他,支持他,给他增加了心灵上一抺温色的暖意。方主席对他的无私帮助还是在方照华的工作范畴之内。那种爱才识才的一颗心他看得十分清楚,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真心真意。对他作品的指点倾心尽力,没有任何的隐藏。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他画画几十年的生涯里,他所在的单位,从改制走到今天,他历经了很多任领导,高层的、中层的、最底层的科长们,他说每一届在位的人都对他有提携关爱的恩情,对他这个底层工人出身的画家,大力支持他的事业,给予他思想与行动上的帮助。这些,他终身都不会忘记。

这里,说一个中层领导,一个对他在早年有过帮助的人。

这个人是当时矿务局工会的副主席采东宾。河南第一届新星画展办起来了,被展到作品的画家单柆得去一名工会的领导,平顶山去的是工会的采东宾副主席。

开幕式以后,河南省美协在全国各地邀请来的评论家们开始对作品讨论品评,很多评论家对刘德功的多幅作品评论的非常精典:作品很独特、很感人、有作者自我思想的体现、还有个性风格的创作意识。采东宾主席在那个会上感动极了,对他说,德功,你为咱平顶山矿务局可争了大光啦!没有想到你的实力这么强,回去后,我一定给局领导好好的汇报,咱局是全国十家上了十万职工的企业,局领导很看重文化方面的发展呀!

刘德功说两千年前后,是矿务局最困难的时候。可采主席从省里回到平顶山就马不停啼的向领导做了汇报,想让局里成立一个书画院,大力发展这项文化事业,推动平煤经济的发展。

果然,一年之后,书画院就成立了。他说,前路上要没有这些贵人对他的帮扶,他不会有今天的一切。

“人间正道是苍桑!”

人生永远在路上,这个时候,他有多在意这样来之不易的人文环境,就是坐在火车上,手里也拿着书,平时有十分钟时间,也想画个小草图。他说时间太珍贵了,它不等人啊!只有超越它不停的向前走,才能跟上它的步伐。不是有句话叫飞一样的时光吗?在我的画板上就经历了时间的飞越。真的,那些年,我常常听见时间向前奔跑的声音,在我的身边“嘀嘀嗒嗒”地跑着,我的脑子总是在不停地转着呢!思考着草图如何画到画板上。思考在路上,行动也在路上。所以他的作品那十年里不停地在变化中。矿务局文艺科科长赵黎说,德功是个性情很软的人。很随和。其实,我也这样认为,那是他性情低调,不张扬,但他是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在我采访他的那些日子里,与他深谈,我认为,赵黎科长几十年与他朝夕相处,感情的深厚己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万事有缘,这缘己曲径通幽,直达心灵。

他心中有杆旗帜,呼啦啦的一直在飘着。他有努力的目标。作品己经有了初步的成就,这时己获了五次全国大奖。建国50周年,全国评出300名画家,300名里又评出三个金奖,他名列三个金奖的第一名。说他心理强大,他从不怨天忧人。无论多大的事情都默默低下头认真去做,看准了前方,方向不会错,就义无反顾地前行,决不瞻前顾后,停滞不前。

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蹱。”刘德功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强大的胜者。对朋友,对兄弟,对家人,对挚爱者两肋插刀,当仁不让……对弱者,对伤害过他的人他选择原谅,不究过往。

他曾两次失去工作铁饭碗,足以证明他内心的强大。

他说他在河南分会7年,迎来送往多少个全国各地的画家们,他们来河南采风,与他一样有着一颗对绘画艺术追求和向往的心灵,他热情地接待,给他们安排好食宿,带他们前往采风地采风。这期间,他认识了中国艺术创作院严学章院长,他说严院长是他生命中第三位贵人,在他的心里有很深印痕的贵人。

那么,他的第二位贵人又是谁呢?

是平煤集团文体科的一位老科长杨良慧。杨科长己经退休二十年了。在那些过往的日子里,也是真心帮助过他的人。1991年他去中央美院学习,那时候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的出路,不知道怎样去说才能让局领导同意,杨科长说,德功,我去说吧!我想想如何去说才能顺利让你去学习。一周后,杨科长对他说,你准备起程去学习吧,领导同意了。他上去握住杨科长的手想说些什么,老科长说,德功你别感谢我,是领导看你是人才,对你很有期望才同意呢!你一定要努力学呀,别浪费了这得来不易的时光。他眼圈红了,握着杨科长的手再也说不出任何话来。他说,很多年之后,他记起杨科长那句:别感谢我的话时,还会落泪。

那次是他命运转折的第一步。

认识严学章院长是在他进入画坛之后。严院长把他的作品反复看了几遍。然后给他打电话说:德功,你要想空间大一些,就来北京发展吧,这个空间我给你。当时,正好有一个出国办画展文化交流的机会,是去意大利的。这己经到了2006年春夏之交。

“开到荼靡花事了!”荼靡花在这个深春季节里己经开过了,这个春天再无任何花要开了。夏天来临了。

在这之前,平煤书画院现象己经在全国大火了一把,刘德功带领平煤书画院的画家们在中央美术学院办了一次展览。在北京茶城办了第二次展览。最后画折回来,在平顶山平煤书画院又办了第三次展览,平煤书画现象名声大震,平顶山的名声大震。

这人文环境是严学章院长为他创造的。这次之后,他的“荷”第一次被中国艺术创作院严学章院长定论为“铁荷!”后又有学者评论家撰文说叫“禅荷!”或“圣荷”!这两个深厚悠远的荷名,不知道别人喜欢不?你为作家,我是喜欢的,特别是“禅荷!”

从2006年至今己快20年了。刘德功的“铁荷”“禅荷”“圣荷”寓意深远切遗世独立,画作如山洪、如柔枝、如大爱坚韧不拔。奠定了在绘画艺术这块肥沃资深的土壤里一个实至名归的位置。又凸显出一枝美丽的独秀,多了中国画坛与世界画坛沟通交流一脉顺水的渠道。由于他多次跟随国家外出进行文化绘画艺术的交流,刘德功的名字,响彻中国画坛上空,中国几千年的工笔、写意、泼墨的美篇里,除了那些己经作古的大名鼎鼎的画界前辈,将有一枝“铁荷”画派是刘德功先生创立的!


《铁荷魂》人性灵魂的诠释

刘德功的百米长卷《铁荷魂》2023年春天在平顶山平煤集团展出,长卷绘制前后用了15年光阴。展出后,画坛一片喧嚣。有惊叹的、有赞叹的、有玩味思索的、有竖起拇指喊OK的……沸腾的人群中,自是有一番风景,自是有一番热闹超常的势头。

严学章院长对德功先生的画这样评价,他是在灵感突兀来临之下,为德功先生的“荷魂”创新想到的《铁荷画派》“荷魂”的内涵,严学章院长在瞬息就解惑了“荷”的深层灵魂的诠释。那种准确的释解让听者和看者赞叹不己。此后,“荷魂”成了《铁荷画派》。给中国画坛引领进一枝新的派别。《铁荷画派》瞬息成了许许多多画家、评论家笔下不朽的话题。这使我想到画坛大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山水、花鸟、人物”……

这些为中华民族的画坛上增添过光辉画彩的大师们,一生专著也只有一样是手到勤来的,他们在年深月久的岁月里为画好“虾”“马”“山水、花鸟、人物……”写生观察了多少年,多少光阴走在事与情的路上,在观察感悟中终于有了廖廖几笔的恢宏大作问世。这除了他们不朽的才情,还有大师们对生命、对生活挚热的追求。还有不息忘我的认认真真,做人做事儿的挚着。心中对祖国对民族不落的大爱情怀!他们是后人应该好好学习的榜样。

一个人做点儿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不懈努力去做事儿。

刘德功就是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努力的那个人。严学章院长在当今中国画坛上有多高的地位?人们的敬仰程度就有多重!他这样写刘德功,这样解析刘德功的《铁荷画派》灵魂及“荷”的内涵:

刘德功的铁荷派《从现在到传统》

严学章

他的荷的魂在那里,是八大荷的孤傲?是硕翁荷的劲直?是大千荷的妖冶?是天寿荷的清雅?都不是。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抑或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也不是,他的画荷历史上没有诗境难觅,他是接天莲叶无穷“黄”,映日荷花别样“沉”——沉沉的冷黄。铺天盖地的满目冷黄。是其荷之象,苍郁浑茫的“沉沉”,是其荷之魂。这样地表现荷之魂,古往今来问津无人,刘德功是第一人也!

沉沉荷如铁。铁铸荷魂。铁荷画派。刘德功的铁荷画派。中国艺术创作院的铁荷画派。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这样的学术命题。

刘德功先生开创的铁荷画派,其美学指向首在一个“铁”字,坚硬如铁。锈迹斑斑地铁。刚直不阿的铁。铁肩担道义。铁笔铸荷魂。在这里“铁”不仅仅是一种笔墨技术指向,更是一种精神的向度和力度——信念如铁,笔力如铁。气象如铁,蓬勃如铁,生命的旺盛如铁……这种铁铸般的笔墨语言,一方面给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笔墨技法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气象。另一方面,开创了表现荷花中国画艺术的新视野。再一方面,拓展了荷花作为一种民族传统精神的历史认同的新的美学天地。柔性的荷也可以表现出气香环宇的宏大刚性,圣洁的荷也可以用斑斑透迹去表现它深层次的生命意蕴。精神内的荷也可在铁笔横扫里喷薄出恣意汪洋的生命张力。一句话,刘德功的荷魂系列,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精神气象,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在历史画荷里闯出新路因而卓然立派——铁荷画派。

……  ……

严学章院长精道地把德功的荷魂内涵解析在了他的《从现代到传统》的文章中,深刻点明了他对“荷”的多重性慨括。这篇千字文评中,寄予了严学章院长对《铁荷画派》的深情厚谊。用人文的脉搏丈量了荷魂精神的不朽与独特。是我们民族最精华与深远的高尚品格。铁荷的阳光精神,铁荷的文墨精神,铁荷的牺牲自我苍翠欲滴坚韧不拔的精神,铁荷的气象爱国精神都是我们民族从悠悠远古走来的传统的大发扬。几千年画色艳丽,画笔奇俏,绚烂精致的山水、花鸟、虫鱼、人物、苍劲的泼墨里看见了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看见了茫茫苍苍的人类从远古走向文明的血泪历史。画册是祖国的窗口,是中华的彩衣,是民族的招牌,是穿越五千载祥落大地的及时雨露,是人文花朵不朽的绽放……

宏阔高远的华夏文明里,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徐徐向我们走来……当代的严学章,还有新时代的刘德功向我们走来!

绘画界的后来人正向我们走来!

前面说了,在无限悠远漫长的岁月里,大师们观察探究生活的认真与追求真谛的行为,对于刘德功也是同样走在这条探密追索的路上,从没有停止过脚步,从没有犹豫与彷徨。

刘德功在记述他观察“荷”变化时的过程里,历经了怎样不凡之路,我们看一看他写的《我与铁荷魂》就知道了!

《我与铁荷魂》

刘德功

在1996年一个冷风簌簌的秋天,淡淡的暖阳洒满了整片荷塘。我站在荷塘的边上,心中升起许多暖意。如往日一样坐在那片安静的荷塘边上写生。一阵凉风吹来,我身体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没有意识到老天瞬息变脸。暴风骤雨让我无法躲闪,我快速冲进荷塘边种莲人平时歇息的小屋,风雨交加,雷鸣电闪中,我庆幸荷塘边有此小屋可以让我遮风挡雨临时避难。

喘息间,透过敞开的门窗看雨中的荷塘时,我看到了荷塘的另一面,狂风在呼啸,暴雨在怒吼,风雨奋力拔起满塘的荷。此时的我己经看不见荷花那张典雅的脸,眼前的一切景象颠覆了我写生几十年来对荷的认知。这一象征着和谐和美、和为贵的圣洁之花,君子之花,禅意之花,受到外界的侵犯时,那顽强的生命发出了对抗另一种生命的力量,所喷发出的血性精神震憾了我的心灵。只见狂风暴雨撕扯荷的枝干。电闪雷鸣劈打荷花娇嫩的脸,满塘铺天盖地的荷叶,一池纵横交错的枝干。它们面向风雨的中心手拉着手,枝干交错似心手相连,拧成锁链。荷叶舞动像肩并着肩,伴随着倾盆大雨和雷鸣闪电。莲涛汹涌,嘶鸣呐喊,那跌宕起伏的荷塘和翻滚的荷叶不时掀起一波波荷涛荷浪。滚滚向前,任凭疾风撕裂,暴雨摧残与浊浪滔天。凶险暴雨在击碎荷的灵感,荷却以一种愤然不屈的精神向大自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悲壮的生命里饱含惊心动魄的呼唤!它们凝聚在一起,浩浩荡荡铁铸一般,像黄河波涛汹涌的巨浪滚动翻转。似一塘流动的钢铁雕塑意志更坚,我看到了荷塘的气象万千。

…… ……

如果前二十年德功观察探究“荷”的物语是温性与柔美,和睦和谐,多姿多彩的。他的画在充满冷色的光影里,底色是暖阳的铺陈。那么,经过这次对“荷”塘深层的观察,暴雨中的荷塘给了他无限延深宽度和长度的思考,他说:“阳光总在风雨后!”荷塘的静美在大自然颠覆之后才显尽它对世人对生活的百味真谛。很多评论家对他的“荷”理解是苍凉、孤傲、孤独……他说,你也这样认为吗?我说我不这样认为,我看过了你的画,己经有了明确的解释,再者,严学章院长对“荷”灵魂的释解太到位了,把“荷”灵魂寓意为“中国创作艺术院”的《铁荷画派》,是多么高的赞誉和褒奖。

那是顽强坚韧的“荷”,是一种光明与自然的精神所在,你描摹的每一条荷线,每一片荷叶,都在时空里铮铮向往光明的前路,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如果有心的阅画者一定会注意到,“荷魂”的画幅里每一幅在荷叶的深处都有两只象征生命追寻的鹭鹭,或雪白,或火红,把满池荷塘点缀到燃起升腾的烈焰,看到荷叶,只一眼就看见那两只深藏荷叶中的白鹭或者红鹭,那鹭鹭在画中是动态的,指引着看画的人去往画的深处游戈,其画的寓意让阅画者由浅而深随意联想,随意发挥想像的空间……

决不是苍凉、孤傲、孤独的?而是温暖和坚韧,刚毅和谐团结,手拉着手战胜困难的寓意……

严学章院长和刘德功己经在他们的文章中从深层释解了“荷”灵魂的意境。我也认为:

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

我们继续看德功对现实中观察在暴风雨中的荷,那种对世间对人、对物更深更透的感悟:

…… ……

一阵阵冷雨透过门窗打湿我的衣衫,一股股热流冲撞着我的肺腑和心田。我抬头望去,看到了荷那坚韧的风骨,昂扬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内涵。以及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我心里一颤,不!这不是翻江倒海的莲涛荷浪,我分明看到了与我血脉相连的矿工兄弟在百米深的井下挥镐采煤的艰难。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挥汗如雨!这种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与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相互映照,相到碰撞,明明是万千纵横起伏,排山倒海的荷。我却看到了万马奔腾、千军拼杀的战场,看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气象。明明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荷,我却看到了与我生死相关的战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忘却生死,奔走在战壕里,坚毅如山,勇往直前。因为我是我家三代军人中的其中一员。对军人的理解在胸中激荡。荷的这种雄浑光明的意境和气势,昂扬不屈的铮铮铁骨,不正是千百万煤矿工人那坚毅、果敢、健硕的阳刚之气吗?这种坚毅顽强的品质,气吞山河的魂魄不正是铁血军魂吗?这种坚定的信念,磅礡的生命激情,这种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拼搏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象征吗?

这狂风暴雨中的荷,一下点亮了我的艺术之路,唤醒了我心中的荷。此时的我,也仿佛成了风雨中的一株荷,我一下捕捉到了追求的风格,一下找到了要画的主题,那被破坏后重生的顽强生命力,才是写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我脑海里闪现着荷的魂,煤矿工人的魂!恢宏的铿锵军魂,巍然屹立的中华民族之魂!“荷魂!”“荷魂!”

就这样萌发了“荷魂!”铁荷横空出世!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捉捕到了创作的灵感,感谢雨中荷塘给我灵魂的震撼。感谢矿工兄弟那钢铁般的意志和团结拼搏的精神,为我的作品风格赋予了新生命的体验!

……  ……

在以后的创作中,刘德功画风大变,画面有了群山般体魄感和铁铸般的笔墨语言。荷那苍郁、凝重、雄健、不屈的精神跃然在画笔端。笔下的荷有了惊风雨,泣鬼神的铁气、铁风、铁魂魄,也就有了蔚为壮观,惊世骇俗,撼天动地、气势如虹、浩浩荡荡的高两米五,长百米的工笔《铁荷魂》长卷。因此,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严学章为中国画坛豪迈欢呼起名:《铁荷画派》!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一家画派就这样在中国绘画史上诞生了,它和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画界前辈一样,百年之后做为中国绘画史上最高的荣誉源远流长!给后人基奠了一门学科的流派,为画史增添了隽永悠长的一笔。绵绵清韵的工笔,骄傲地在绘画界分门别类写进了中国画史史册。严学章说:这是中国艺术创作院的《铁荷画派》!

这也是刘德功的《铁荷画派》!

刘德功说,此生与荷有缘,儿时种藕与荷结下了缘,长大后画荷与荷结下了缘。数年来我的内心深处的那片荷塘是用生命的感悟来浇灌的,几十载专注于荷。专心于荷,专事于荷。矢志不渝,一往情深,像一株荷矗立在万亩荷塘。这是我与荷朝夕共处结下的缘。它与我的生活、情感、生命密切相关,紧密相联,我用生命拥抱荷的生命。

他是用生命拥吻了“荷!”是用生命续写着绘画艺术的人性真善美。他续写了几十年,多么地认真,无怨无悔。

为探源泽流不惜身体有病,往返于千里观察鹭鹭鸟的现场。那次去黄山、去宣城是为观察那支鸟而特意去的,去的路上,车走一路两边都是稻田,稻田才放了水,水漫过脚脖子深,清凌凌的水上全都是鸟儿在田里觅食儿。他对司机说,你的车速快点儿,把田里的鸟都惊起来,让它们飞到路上。司机按了喇叭,鸟呼呼隆隆都飞起来了。飞在车的前头,车速猛地快起来了。两只鸟来不及飞起,落进了路边稻田的水里,有一只撞在了车头上,扑扑棱棱掉在车旁边起不来了。他赶紧下车,把鸟捧起来带回了驻地。鸟在他住的屋子里很快就繁腾苏醒过来,站在床头柜上一点也不怕人,他走近鸟,把它白色的羽毛轻轻地梳理一遍,鸟的嘴是红色的,脚爪是红色的,干净得让人不忍去触摸它的羽毛,他捧起鸟,仔细地看嘴、看眼、看爪子……细细地观察了三天,然后对司机说,返回吧。在鸟被撞的那条路上,他下车捧着那支鸟,小心翼翼地又放在了那个它掉落的地方。鸟一直看着汽车开走了,他坐在车里扭头也看着鸟,车走了很远,鸟还没有飞走,还在看着车往前走。

他说,干啥事儿,操啥心。为画荷深处那两支鹭鹭鸟,他费尽心思,多少年看鸟儿的嘴儿、眼、爪子、羽毛顺丝儿时的样子,炸毛时不顺丝儿的样子,一笔一画得来不易。

先师们的感受从哪儿来的,他说是从大自然中来的,从观察探索中慢慢得来的,确实不易。月月年年都在看那支鸟,飞起来什么样儿,卧着什么样儿。

画鱼。鲶鱼,他说野生的鲶鱼是六根胡须儿,人工饲养的鲶鱼是四根胡须儿,光这一个鱼,他观察了十年之久,最后才得出胡须儿六根和胡须儿四根的准确数据。

没有对大自然的感受得不来真东西,大自然就是老师。

对大自然豁然开朗,理解了醒悟了,所以成了大画家,成了大师。南北方的画家们都是环境造成的,离开了调查观摩,离开了大自然这位先师的促导,你是什么家也成不了的。

他的《铁荷画派》,荷魂的诠释来得容易吗?风雨三十年,时光三十年,苍阳岁月不亏他,人事不亏他,命运也不亏他!

他的艺术成就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国画杰出人才!”,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师”,出访多个国家,进行文化绘画艺术交流。他创建的《铁荷画派》,对当代中国画坛做出了前无古人重大历史、与当代今天突出的十大贡献!

采访时他说过一句话:看不到涨潮落潮时刻的大起大落,心中就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大悲大喜,就感受不到生命在波澜壮阔时的完美与卓越,而我,尽最大努力做到完美与卓越!


初心里的梦,飞奔山之巅

在漫长苦痛的追求绘画艺术艰辛的岁月里,刘德功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从没有在泥泞不堪的过往里遗失过。既使是早年贫穷无望的日子里,也没有丢掉身上这种宝贵的品质。他说,他的初心里在成长中即使走的是这样艰难的路,他也会从一而终地把初心里的理想当成永生不悔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在这一点上,严学章院长对他是有评价的:

《从现代到传统》

严学章

刘德功走进我的视野是在2006年的3月的一天,在郑州的一次夜宴小酌——他讷言沉稳。

刘德功走进我的视野是在2006年的6月的一天,他受邀参加中国艺术创作院赴意大利的访问团,半个多月与他朝夕相处——他诚实而不乏精明的头脑。

刘德功走进我心灵的不是刘德功,是他画的“荷魂”系列,有深度有个性。展现他心灵的“荷魂”也勾走了我的魂似的。打那以后,我脑海里总是时隐时现地怩兮着他的“荷的魂”。斩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赶之不走……

他的性情与人品都无可挑剔,做人的原则坚定,做事认真勤勉,不骄不燥,始终如一,今生认准的事情,无怨无悔……

…… ……

2006年6月,严学章院长的一个电话,刘德功带着他的画就到了北京。这时,中国艺术创作院正在组织画家团队远赴意大利进行文化绘画交流。刘德功的名字赫然在榜。这是他第一次以艺术团成员的身份跟随中国艺术创作院出访。他说,就是今天谈到远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他也激动的不能平静。在此后很多次与严学章院长出访的日子里,他都默默在心中下着决心:这辈子不会辜负了严学章这位伯乐对他的知遇之恩。

严学章在意大利与刘德功相处半个月,对他的为人、处事、谦卑、恭敬,努力刻苦和沉稳,一丝不苟的认真,他对艺术追求的态度,不卑不亢对人对己严格要求,很是赞同。严学章后来说,刘德功是个人才,无论是绘画上,做人做事上,他都看到了这一代年轻画家心灵的纯美,人性的大气,心智的健全和智慧的超群!

在这里,谈一件事,足以说明刘德功人格品质超然的气度。

2011年离现在己经12年了。12年,刘德功那次在山东搞画展发生的一件事,还令他身边的人不能忘记。那年,在去山东办画展上的路上。还没有上飞机,就有人给他打电话,说想买你的画,己经看上了你画展展品的一批作品,这一批全要了。多少钱你说个数。刘德功说不行,我有经纪人,经纪人得有提成的,我这样卖画是违犯了行业规矩的,背着经纪人偷卖画的事儿我不干。到了山东,他还没有得空把这件事儿给经纪人细说清楚,经纪人就知道了。经纪人很感动,说,这次算了,提成我不拿了,只要你愿意,我永久给你签协议合作。

再说,他们要买你的这批画,你不用管,我去给他们谈。后来经纪人谈成了,资金整整翻了一倍。买家说,刘先生,没想到你人这样的大气,胸怀这样开阔,就这个数吧,不再谈了。

他告诉我,这次谈买卖,是他的经纪人谈的,也只用了二十分钟,双方成了朋友,多少年来往不断。山东成了他的活动基地,他说人家高姿态,你决不能低姿态。人性是在一来一往里看端倪的。经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德和做人的格局。他说画有质量,人也得有质量。一圈儿人托着自己,敬你,你必须得有大格局。

情无限源远流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道理,他说他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他懂得的,父亲是军人,对他说,你与你的朋友在一起,自己吃亏可以,一定不能让你的朋友吃了亏。有危险,你得上,让你的朋友去安全的地方。他说,父母的这些教诲真让他终生受益,长大成人有这样的格局,是父母的教导有方。所以,他的处事和为人是别人敬自己一尺,他得回敬别人一丈,这样他才心安。

这些普通的道理,看似浅,实则深!

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三家评画为准。从这个方面,在当时拿金奖的河南画家只有他刘德功一人。

中国画的最高金奖,他拿了五次。然而,他的处事态度依然是低到了尘埃里去。初心一辈子也不会改变,匍匐在艺术殿堂的脚下象个小学生一样不懈的努力,几十年如一日。

严学章说过,德功画“荷”,之所以能够卓尔不群,开创一代画“荷”新风,我认为除了他独特的学术理念从现代到传统刻苦求索的精神,还在于他谦虚谨慎,不骄不燥沉稳的心性。即在当下生活感悟里找到自己的创作主题以后,再去寻找传统的根!他立志初心,用现代意识激活传统意识,在创作中回归传统,让传统在创新中繁衍。正是这种人性的大悟,保证了刘德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性化创作之路。在这里,刘德功几十年不改初心,这种从现代到传统的创作理念值得倡导借鉴。刘德功铁荷的个性,正是当代绘画时代的人性和现代性的高度显示。

他如此发展,必然会走出《铁荷画派》形成的新的路子。

一家画派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何等的不易。刘德功做到了,他将自己的绘画至于他的生命之上,用全部血性人性观的爱将传统与现代演绎到卓越的完美。

2018的到2019年,疫情还在肆虐的日子里,刘德功也没有停止百米长卷《铁荷魂》的创作。这期间,中国美院邀请他在疫情完全平稳之后去北京授课,给他一个班的学生,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没有去。他说,我教出一个只会画“荷”的画家,就把人家孩子给毁了。人,得有责任,得有良知,社会的责任感在自己身上决不能丢弃了。我就是去,就是教,也是教孩子们“技法”和“心法”。心里的感受,就象他画的“铁荷魂”长卷,在表现手法上那是全新的,与任何画派都不一样,自成一家。

有人问他:“铁荷魂”长卷那么恢宏浩荡,篇幅那么绵绵悠清,你花费了多少心血啊!他说前后共用了15年。铁:生出铁骨,心性。荷:生出柔美,极至。15年只在那一卷画册上抒写他的情致,画他的心声,意像他的“荷”情“荷”梦,还有他的不知前路的未来,都在作品中。所以在这一点上,画画是至在他生命之上的事业。

他对我说,这些年,国内各地,国外各国来回的跑,有时也受市场的影响,市场的风暴太强劲了,有时候根本抗不住,也画了一些迎合市场的作品。现在想来,还得把底线和原则提到最高处,保持初心不容易呵。回到初心,更是不易。但还是要回到初心。不再受市场的影响和约束,心灵间就会自由很多。想画点儿啥就画点儿啥!他说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艺术才是绘画的本心,那里禅意深深,本真深深,人性深深,忘我忘忧,为中华画册,为这个民族渊源的生存。

他在2013年和2022年出版的《中国画史.画鸟卷》《铁荷画派.学术卷》中有两幅作品对他这种初心的展露所传达的意境最为深切!

一幅是《秋天的芦苇.红鹭》,一幅是《红韵果.秋》。其实,这两幅画都没有题名,给阅画的人释放极其深远悠长的空间,是我给这两幅画冠上了名子,我极喜爱这两幅作品,在画册里找到它们,爱不释眼,静坐在那里不眨眼地看,突然就看出了画里的乾坤。《芦苇.红鹭》,这幅作品是写实手法创作的,意境隐深在天高水阔,无边无际的茅草中,茅草深处两只火红的“鹭鹭”才是这幅画的根本。人,追求生命的写意,理想就在作品中透出光辉的绚烂。那火红的两只鸟,是秋意中的茅草在枯荣的“秋”里绽放“春”的追求。秋天过后是严寒的冬天,冬过去呢?春就来临了。红色的暖意里是不放弃任何对“春”的向往。画中的茅草是桔黄色的,桔黄的色调也是浅暖的色彩,不是枯萎败落的深黄。这一点,阅画者一定会有同感。“鹭鹭”在芦苇深处凸显着火红,长长的嘴是黑色的,红与黑是最衬托的两种色调,搭配一起放在空间里美不胜收……

德功说过,在我的初心里,是回归的韵律,对禅意生命的热望,展现的意境聪明的读者一定明白,读不懂的会在时间的水滴过往里慢慢品出一些味道,我不怕时间久,所以无需去解释任何话语。画作与文学作品一样,因此,留给时间去淘治吧!

我想到了梵高的《向日葵》,他画好的时候,有多少人懂得画的价值?有多少人把他的画当成珍品珍藏?然而,他才去世十五年,他的《向日葵》就拍卖到了300万美金。

《红韵果.秋》全幅画180CM乘以180CM,这幅作品明媚喜庆,给阅画者大团结的召示。中华民族是一个喜庆多于忧伤的民族,几千年来,民族悲悯苦难的历史,足以让后人惊起晨昏努力前行,尽管征程的路上血泪斑斑,可这个民族从没有放弃对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历史留下的墨海里也不断有血腥的汁溢,也没有使这个民族后退停止征途。与外强斗争,与内封建统治斗争,始终都没有放弃追寻前进的步伐,从一而终地对生活充满爱与向往。

人们喜欢团圆,欢笑,喜欢红红火火的日子,吉利的人设。这幅作品全幅画面透出的意境就是悠远中的幸福感爆棚,给人笑口不收的饱满情绪,观之后有喜洋洋的情感涌悦。那一串串的红韵果色泽鲜艳而美丽,把千载的老树都压弯了腰,铺满纸面的红果喜洋洋,暖洋洋。而从树和红果的间隙里透出湛蓝湛蓝的天空,画的右上角露出半面圆月,半面隐在树果中间,给人无限的暇思!明月很圆,照彻人间。画的意境是读意的,一下明白了这是一幅民族乐的欢快作品,美好的让人怀念过往,珍惜生活,珍爱生命,人民团结友好,社会安定进步!

喜欢听《百鸟朝凤》曲子的人很多,这是民乐大师魏子猷创作的一首汉民族民间乐曲,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的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海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农家的儿女们结婚时,吹响的第一支曲子一定是《百鸟朝凤》,农家盖房子上竖梁时一定也是《百鸟朝凤》。你走进山村小院,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它欢快喜庆的乐点迎风飘过来。

这是东方民族的习俗,是千百年来华夏中国悠悠生存的古朴韵律。有它,国人才能在生活里找到欢乐与爱情,有它,人们才能安心地追求生活中美妙的男欢女爱,繁衍人类古老而纯净的人性欲念。这才是东方民族的文化元素,这才是汉民族的大爱、大痛与大欢乐!

所以,《红韵果.秋》与《百鸟朝凤》在同一个基点上,虽然他们创作的载体不同,运用手法不同,但它们同是汉民族伟大的作品,是汉民族元素基因里最繁盛绚丽的一枝花瓣!

德功说过,回归了初心,就会有精品问世。

看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说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诠释出生命内敛的火花,精神层面的共鸣,才是一个画家刻骨的感悟。现在的心纯净多了,做啥事儿,会按着自己的心性去走,减去很多繁杂的琐务。其实,他说在十几年前,他己经开始做减法运算了,所以,他的心回归久己。

他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种境界己经把他从苦难的人生写意里解救了出来,他的金樽里有酒,一直都有,因为在他的心中,那杆追寻的旗帜一直迎风飘扬。在《铁荷魂》里,他注入满腔的画墨和情韵,把生命中回归的热望创作进铁荷长卷。世人读懂,令他欣慰。而《铁荷画派》全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天下至此他一家。

他说,有限的是画面,无限的是画外。画外才是他攀上山之巅的动力,回归才是他一生努力的方向!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赵敏,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300多万字出版、发表。有小说集《梦为远别》;散文集《原野》;散文、随笔集《尘缘》;报告文学集《风景独话》等15部出版。获得河南省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奔流》《莽原》文学创作奖,中组部与河南省委组织部电视艺术专题片解说词一等奖。有多部(篇)获奖,收入全国中学生作文周刊,多篇收入中国年度最佳散文卷,《散文选刊》等各类文学文集。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张丙生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