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同学】舞,为爱而起

 微湖尖尖荷 2023-07-28 发布于安徽

文章:马加强 图片:林少洁 音乐:网络

四月的合肥之行注定令人终生难忘,我们在“第二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学有所获,行有所成,受益匪浅。期间,有幸认识很多经历相似的残友,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今天所写的同学是一位了不起的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她叫林少洁。

1

提笔前,刚好看到林老师发的一个抢人眼球的视频号,点阅后发现是一首杭州亚运会的宣传歌曲《等你来》,旋律轻快,歌词生动,演绎精彩,无不展示出了“共梦想 同精彩”的精神内涵。“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每个奇迹的瞬间”,其中的这句歌词尤为打动我,进而叫人心生力量与渴望,毕竟我也曾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参加过多次运动会。后了解得知,视频中的表演者均来自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灵馨残疾人艺术团,作为团长的林少洁担任了此次宣传活动的策划、统筹、编排、指挥等工作。

走进林少洁的团长故事,还要从2013年的那个初春时节说起。在一个春风和煦的午后,右腿行走不便的林少洁认识了几位不同寻常的残友,感觉他们比自己还不容易,而且那一张张阳光的笑脸、一句句温暖的话语都深深的感染了她,继而在她心底悄然汇聚起某种神奇的力量。不久后,热衷于公益的林少洁精心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带着这几位平时很少出门的残友去踏青,去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去追寻命运之外的美好。期间,一位叫子安的盲童在用双手触摸到水面时惊喜不已,这幕恰好被林少洁看到,瞬间令她热泪盈眶。或许源于相似的命运,亦或因为有太多个“子安”在呼唤,林少洁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了公益事业当中。林少洁说,“这一步真的挺难,不仅涉及自身的衣食生活,而且关乎残友们的梦想,最终还是被爱给坚定住了。”

在当初组建一支残疾人乐队,到走向舞台,再到打造出一个艺术团队,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无比艰辛的过程,犹如凤凰涅槃,好比破茧成蝶。有道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有几位成员都是从零开始学乐器,盲人成员由于看不见乐器和曲谱,所以只能靠双手去摸,摸对摸熟乐器的结构与位置,再用手机翻译曲谱,一次次的听、一次次的摸,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谈及艺术团黎明前的黑暗,林少洁意味深长地说道,“音乐是他们心中看得见的光明,他们用音乐来还原这个世界的色彩。”

2017年,是林少洁工作最辛苦且是收获最多的一年。为了参加省赛,她近四个多月没有休息过,白加黑、五加二、连轴转,群舞、双人舞、声乐等内容占据了林少洁的所有时间。林少洁说,当时家里正在装修房子,上学的孩子常常只能在家吃泡面,因为她全然都顾不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倔强的人用倔强的爱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五个参赛节目均拿了奖,大群舞还获得唯一的“特等奖”。林少洁至今依然记得走上领奖台的场景,记得那段写给成员们的话:“尽管扶轮问路,尽管倚杖寻光,尽管在寂静中仰望万物之声,也要在颠簸中吟歌,哼给冬日的冰雪听,再唱一支给春天的杜鹃花。”

时光如梭,为爱起舞,灵馨残疾人艺术团相继开展了200多场特殊艺术演出活动,其足迹遍布温州各地,甚至还登上过温州春晚,观众累计高达100多万人次。蓦然回首,林少洁不禁感言,“在特殊艺术工作中,我的心里悄然产生了对生命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尽管我们的成员都身有残损,但思想仍有翼,我听到很多坚强的生命在努力振翅的声音。”

2

我与林老师相识于四月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我们的座位斜对着,印象颇深。林老师给人的初印象便是谦逊低调且平易近人,她那淡淡的微笑流露着东方女性独具魅力的美。如果不论年龄,她更像是80后们的林妹妹,像是90后们的林姐姐,叫人绝不会想到,她竟是70后的杰出代表。

时间是生活的另一双眼睛,可以代人捕捉到非同寻常的瞬间,七天的研修时光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林老师。33名研修班学员分别来自全国各地,大家怀揣着对文学多一度的热爱,克服种种困难或不便,相聚安徽合肥,共同接受文学的洗礼。其中,有几位学员的行动不便,平日里大伙互帮互助,在此就要说林老师的乐于助人。每每就餐时,总能看到林老师为同学先打饭的身影,她会悉心问别人想吃什么、需要什么,来来回回,无微不至,脸上的笑容叫人感到无比的熨帖和自然;每每往返于我们的教室时,总能看到林老师为同学拎包推轮椅的身影,她会用心留意每个台阶、每次上下,进进出出,小心翼翼,内心的热情极易让人接收与获取。平心而论,林老师真的更具有耐心、细心和爱心,她真的更懂我们,就像是情同手足的知心大姐姐。

研修期间,林老师常与她的室友形影相伴,尽管室友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但没有关系,因为她是她的手,也是她的脚,因为她无比懂她,也特别理解她。因此,我们常常能够见到她俩一起去就餐、一起去上课,一起漫步、一起欢笑,不知道的人或许会认定她俩就是亲姊妹。我曾留意过几个相似的瞬间,林老师若突然一眼看不到了室友,她的第一反应便是环顾四周,接着去询问身边的人......如今想想,确实挺令人感动,这应是一份爱的自然延伸。

在内心的强力驱动下,我顺着研修时光的隧道走进了林老师的成长经历。有道是“幸福只有一种,而不幸却有很多种”,林少洁幼年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她曾幻想着能恢复到正常的孩子那样,也曾不惜一切的去四处寻医问药,但终被一句“错过了最佳治疗的年龄”给带回了残酷的现实,只能摇摇晃晃地行走于人间,只能跌跌撞撞地追逐于征途。蓦然回首,从命运出口走出来的林少洁愈加的乐观豁达,她以不变应万变,用自身的“不便”为别人创造便利,把一颗赤诚的心做成了一轮小小的太阳。就这样,一路走来的林少洁先后获得了最美温州人、道德模范、温州十大感动人物等殊荣,她的事迹更是被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网、新华网、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相逢时节,为爱起舞,研修的时光炫出一道道缤纷靓丽的弧线,既有人生的姿态,又有生命的色彩,既让人欢欣鼓舞,又叫人迷恋动容。结业后,大家先后踏上了归程,送别林老师时不觉百感交集,让人重拾一份信仰,令人心生一股力量,叫人相信每一次绽放都自带光芒。

3

从文学中来,到文学中去。合肥一别后,我们仍在班级微信群里保持着对于文学的痴迷与热爱,近来得知林老师正在准备着新作的出版,在为之感到无比高兴的同时,也有幸踏上了她的创作心路。

诗人余秀华曾说过,“诗歌是我摇摇晃晃人生的一根拐棍。”残疾最初也曾给林少洁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曾一度让她陷入自卑与敏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读读写写可以缓释内心的疾苦,可以倾泻她的惆怅,可以成为她孤独世界里的一个“出口”。就此,她开始了边读边写,读别人世界里的美好,写自己对残缺命运的不甘心。

二十岁那年,林少洁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她也随之开始了如饥似渴的阅读。然而命运狂妄,试图一次次扼住她的喉咙,随着“脊髓灰质炎症”的后遗症,林少洁的右腿肌肉已逐渐萎缩,左右腿长短不一,手按压着腿才能艰难勉强的行走,脊柱也变得侧弯。与此同时,生活的贫困成了压垮她希望的一座大山,以至曾令她极度想要离家出走。也是在这一年,林少洁意外读到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不用说,苦难也是文学的一抹灵魂,而坚强正是文字的一种姿态。往事不堪回首,林少洁在寻觅的路途上跌跌撞撞,一次次地摔倒、爬起,先后历经过5次儿麻矫正大手术,期间那种断骨、矫正、拉骨的痛令她苦不堪言。在无数个身体不能侧翻、夜不能寐的日子里,林少洁居然没有因为疼痛而掉过一滴眼泪。漫漫长夜,她启动了疯狂阅读的模式,当读到诗人艾青的那句“天快亮了”时,便正式打响了自身抗争命运的“战斗”。于是,在那些熹微的晨光里,林少洁任凭内心自由呐喊,有时躺着写,有时趴着写,写满一本本与病痛达成和解的日记,写满一个少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林少洁说她时常想起老师当初的一句话,“少年的记忆,是一个作家的宝藏。”因此,她时常梦见自己坐在故乡的岸边,继而唤醒了她潜藏已久的“作家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少洁在众多人的关心下,历尽坎坎坷坷,终于写成并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回到故乡的岸边》,也由此成功抵达了人生彼岸。

而今,忙于艺术团工作的林少洁依旧不忘捕捉感人的瞬间,积聚写作的素材,她要把更多不屈服命运的故事写出来,要把无悔的青春镌刻成章,要把那些高贵的灵魂变为永恒,正如她反复坚定的那样,“我知道,终有一天,它会跃然在纸上。”

不负韶华,为爱而舞,把文字舞成人生的铠甲,将文学舞作生命的华裳,舞一个苦尽甘来,舞一个春暖花开。这一路,山山水水,磕磕绊绊,能舞则舞;这一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应舞尽舞,此时此刻,我真想跟林老师学上几段张弛有度的舞蹈。

者简介:马加强,山东微山县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风采微山湖系列丛书》(旅游卷)副主编,诗星光文学社编辑,《微山湖》文学杂志社编辑。有作品在《诗潮》《三角洲》《神州文学》《人民公安报》《济宁日报》《济宁晚报》《今日微山》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出版文集《我的视角》《风起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