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师系黄埔学生军发展成的美械精锐,我军仅伤亡300人就将其全歼-今日头条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3-07-28 发布于河南

▲第三次包围临江形势图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东北保安总司令杜聿明再次调集重兵,进攻我军南满根据地腹地的临江城,我军也被迫开始了四保临江的最后一战。此前,国民党军已经三次进攻临江,企图一举攻灭我南满根据地,从而集中全力北上,但每次都大败而归。此次为了取得大胜,杜聿明特意请示蒋介石,从东北、华北等地抽调援兵,拼凑了11个整编师,并安排保安副总司令、黄埔一期生郑洞国亲临前线,统一指挥作战。

▲郑洞国系抗日名将

11个师再犯南满

这11个师兵分三路,其中左路主力系滇军杂牌,右路主力第207师系青年军,兵源主要是学生,战力也不强;中路主力则是第13军89师。这其中,最精锐的自然就是这个第89师,该师系黄埔学生军一部改编的中央教导第3师扩编而成,属于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从1932年成立开始,无论围剿红军、军阀混战,还是抗日战争,该师都被当做主力使用,四处征战。1944年10月,第89师随其所在的第13军一起换装了美械装备,成为第一批接受美式整军的国民党部队;次年8月日寇投降后,该师还曾作为精锐进驻香港地区受降。

▲第89师系黄埔学生发展而来

左右两路都很难快速全歼

面对如此一支美械精锐,一向避敌锋芒,先打弱敌的我军竟然一反常态,将首战打击目标就选定了这个第89师。原来,我军经过一番周密考虑,发现左路的第60军系从云南被强行调到冰天雪地的东北打内战的,作战积极性不高,一打就往后撤,很难捕捉战机。右路的第207师虽然作战能力不强,但青年军一向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御林军,思想顽固,不向一般部队那样一败就整连整排溃散或投降,短时间内很难歼灭。

▲青年军注重政治宣传,十分顽固

89师位置适中又初来乍到

反倒是这个第89师由于出身嫡系,装备精良,又有众多光环加身,因此十分狂妄,不像第60军那样滑溜,容易设伏围歼;其次,该师刚刚从热河调来,并未参加前几次进攻临江的战斗,地形等不熟悉;更重要的是,该师作为中路主力,一心想抢头功,推进得比其他敌军都快,已呈孤军深入之势,又处于战场中间,我军不用太大调整就可对其围攻。

▲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围攻

3个师伏击第89师

南满我军很快集结了第3纵队所属的4个师投入战斗,其中第9师负责打援,准备阻击敌中路后续的敌人;第7、8、10师隐蔽在临江城以西100多公里的红石镇、三源浦一线。同时,派出两个营迎着第89师的来路出发,稍一接触就向后撤退,一步步将第89师引入伏击圈。当该师进入一片狭窄的山地后,枪声突然从四面八方响起,还夹杂着大炮的轰鸣。

▲被俘的国民党军

敌前卫团立即崩溃,乱哄哄地向后退去,结果与后续的大部队搅在一起,还有大批的骡马、大车、汽车和大炮等,将道路堵得沙丁鱼罐头一般。敌人虽然派出4架飞机前来支援,但两军已经搅在一起,这些飞机即使擦着树梢飞行,依然不敢投弹,最近只能悻悻离去。当天傍晚,我军3个师成功会师,第89师及配属其作战的第54师162团覆灭,700余人被击毙,副师长张校堂以下7800余人被俘,而我方的伤亡竟然仅有328人,也算刷新了东北战场敌我损失比的最高纪录。

▲全歼敌军的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